摘 要:近年來,國內水利工程建設規模不斷擴大,但也發現一些水利工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滲水問題,嚴重威脅水利工程的安全性。滲水問題是水利工程的常見病害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水利工程滲水的原因,然后探討水利施工中的防滲新技術,最后闡述水利工程防滲施工中的技術要點。
關鍵詞:水利工程;滲水;防滲技術
中圖分類號:TV5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18)10-0078-02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New Anti-seepage Technology
i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HOU Yukun JIANG Yajun
(Shangqiu Water Conservancy Bureau,Shangqiu Henan 4760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scale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China has been expanding continuously, but som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have been found to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water seepage problems, which seriously threaten the safety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Seepage is one of the common diseases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d the causes of water seepage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nd then discussed the new technology of seepage prevention i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nd finally expounded the technical key points in seepage prevention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Keywords: hydraulic engineering;water seepage;anti-seepage technology
1 水利工程滲水的原因
1.1 水利工程砌體滲水
水利工程的堤壩下部中存在一些基體洞穴,在工程施工結束之后沒有采取合適的方式對這些洞穴進行封堵。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加之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這些洞穴可能會逐漸發育并相互連接形成貫穿裂縫。由于這些裂縫比較隱蔽,施工單位不能及時發現并采取處理措施,繼而出現大面積的滲水問題,從而影響工程質量[1-4]。
1.2 堤壩施工中的抹灰層導致滲水
抹灰層施工是堤壩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施工人員沒有做好堤壩表面的測量工作,導致測量數據與標準值之間誤差較大。在后期抹灰找平過程中出現局部抹灰厚度過大的現象,這會導致表面開裂問題的發生,不僅影響抹灰層的整體質量,還會產生滲水問題。
1.3 堤壩施工中沒有處理好基層砌體
在進行基層砌體施工時,會有多種因素導致基層砌體出現開裂現象,如施工中的砌體砂漿和易性較差、強度低、振搗不密實等。同時,砌體施工所用的磚未充分濕潤,砌體所使用的材料之間沒有采取抗裂措施,也會導致水利工程出現不同程度的滲水問題。
1.4 施工縫造成的滲水
水利工程建設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程,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往往會被劃分為幾個施工階段,而這會導致不同施工階段銜接部分出現施工縫。一旦這些施工縫處理不好,就會成為滲水的主要區域。同時,由于模板的牢固程度未達到工程要求,也會導致滲水。
1.5 荷載裂縫導致的滲水問題
混凝土工程有其自身規定的荷載,一旦在施工過程中出現荷載過大或者是出現次應力,就會導致出現裂縫。通常情況下,把外荷載導致的裂縫稱之為荷載裂縫,把因次應力導致的裂縫稱之為次應力裂縫。無論出現哪種裂縫,都會導致滲水情況的發生,不利于混凝土工程的實施。
2 水利施工中的防滲新技術
2.1 混凝土防滲墻
混凝土防滲墻是一種在松散地基中進行造孔,然后將混凝土灌注到孔內形成具有一定支撐力和防滲性能的地下連續墻。混凝土防滲墻技術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西方發達國家及前蘇聯得到推廣,成為地下工程和深基礎施工中有效的技術。目前,該技術在國內水利工程防滲施工中的應用也較為成熟。這種防滲技術的優點在于環境適應能力強,不同地質環境下的水利工程均可通過修建混凝土防滲墻的方式進行防滲。
2.2 帷幕灌漿
帷幕灌漿,就是把一定配比的某種具有流動性和膠凝性的漿液,通過鉆孔壓入巖層裂隙中,經過膠結硬化以后,以改善巖基的整體性和抗滲能力,提高巖基的強度。在帷幕灌漿施工中,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問題:一是要注意控制好漿液的濃度,漿液中不能含有大粒徑的砂石,保證灌漿管在安裝過程中不被孔內泥漿、砂石將出口堵住;二是使用較大壓力的灌漿機械。帷幕灌漿主要是通過外部施加壓力的方式將漿液擠入到水利工程巖層裂隙中,因此需要利用機械設備提供較強大的壓力,使漿液全部填充滿裂隙,切斷所有的滲水途徑,提高防滲效果;三是帷幕灌漿操作完成后,需要靜置一段時間,讓漿液完全凝固。
2.3 高壓旋噴防滲墻
高壓旋噴防滲技術適用于那些巖層破碎較為嚴重且土層松軟的地質條件,在高壓條件下,設備內的泥漿以極高速度沖擊軟土和破碎巖層,在沖擊力作用下,泥漿、碎石、軟土重新混合。在泥漿的粘結作用下,形成具有一定密度且整體性較好的地下連續墻。但是,這種技術的應用局限性較強,且在高壓旋噴過程中可能會給水利工程地基或巖體結構造成二次損害,因此對壓力控制有嚴格要求。
3 水利工程防滲施工中的技術要點
3.1 點滲情況下的防滲施工
點滲是水利工程滲水問題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由于點滲的滲水量較小,一般難以發現,因此,在進行防滲施工時,可以針對出現滲水的具體位置,采取相應的修補措施。技術人員確定點滲位置后,標定出滲漏范圍,然后沿著滲漏縫向內挖掘約20~30cm。將配制好的混凝土砂漿填補到挖掘的孔洞內,并保證混凝土砂漿的密實度。待混凝土砂漿干燥后,在表層涂一層防水涂料,提高局部防水性能,以避免點滲問題的反復出現。
3.2 及時封堵基體洞穴
在前期水利工程地基施工時,出于施工需求,會預留出一些孔洞。但是,許多施工單位在工程結束后容易忘記封堵這些孔洞,后期地下水或水庫水在壓力作用下滲透到孔洞內,匯聚后產生滲漏。在進行防滲施工時,技術人員要利用探測設備對水利工程的堤壩進行全面檢查和探測,找出是否有尚未封堵的洞穴。如果發現有中空洞穴或是堵塞不實的洞穴,應及時標記,并在所有檢測完成后統一進行封堵處理。
3.3 表面微滲漏的處理
表面微滲漏的現象不明顯,容易被施工人員忽略。但實,其作為一種區域性滲漏現象,危害性較高。如果不能及時采取防滲處理,很有可能導致裂隙擴大,給水利工程的安全造成負面影響。針對這一問題,可以通過更換防水材料的方式,先將微滲漏表面的土層挖除,然后在原有滲漏面上鋪設一層防水材料。
3.4 抹灰層施工控制
首先,抹灰之前,必須要開展必要的清基工作,將堤壩基體表面的浮灰、砂石及其他雜物全部處理掉。如果基體表面有不平整的地方,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平整性操作,為抹灰施工創造良好的環境;其次,配制灰漿,可以在灰漿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杜拉纖維,以提高灰漿的抗裂能力,有效避免灰漿后期出現散裂,延長其使用壽命;最后,抹灰施工時,要保證用力均勻,并每完成一層抹灰施工,需要在灰漿保持半濕潤狀態下進行壓實操作,通過調整壓力大小,使抹灰層表面保持水平。根據施工要求,一般需要進行2~3遍抹灰。
3.5 混凝土溫度的控制
目前,行業內在混凝土溫度控制方面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措施:一是在混凝土制備過程中,使用冷水進行拌合,降低混凝土材料本身的溫度;二是根據季節不同,尤其是在夏季高溫天氣下,通過分層澆筑的方式,加快混凝土散熱,避免熱量聚集;三是在混凝土澆筑時,內置冷卻管,以起到及時散失熱量的作用。
4 結語
水利工程中的滲水是一種較為常見但危害性極高的問題,必須引起施工單位的高度重視。由于引發工程滲水的原因較多,為了提高防滲效果,一方面施工單位要根據實際情況,深入分析滲漏原因;另一方面,要及時采取相應的防滲技術,切實提高防滲效果,確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和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楊興斌.帷幕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4):267-269.
[2]蘇暢,鄭慧,杜清平,等.復合土工膜防滲技術在西霞院反調節水庫工程上的應用[C]//水利水電工程新技術推廣研討會暨中國水利學會水工結構專業委員會第九次年會.2016.
[3]劉喜武,劉艷芳,孫素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滲新技術及應用[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08(9):77-79.
[4]孫志恒,岳躍真.聚脲彈性體噴涂技術及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大壩與安全,2005(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