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劉悅
鎮寧自治縣簡嘎鄉在脫貧攻堅“春風行動”的指引下,從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農旅一體化等方面入手,多角度實施精準扶貧,立志打贏脫貧攻堅戰。
鋪沙子、架管道......仲春時節,在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簡嘎鄉的大街小巷,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決策有方法、干部有干勁、群眾有盼頭”的脫貧熱情正涌動在簡嘎鄉的每一個角落。
“一年改善條件、二年改變面貌、三年基本摘帽、四年鞏固提高。”作為貴州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簡嘎鄉在貴州省脫貧攻堅“春風行動”的指引下,聚焦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貧等方面,立志打贏脫貧攻堅戰。
“簡嘎地理位置比較偏僻,進出只有一條通道,現在路擴寬修好了,走起來方便很多,要是在半年前,那簡直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簡嘎鄉黨委書記饒思紅說。
交通不便嚴重制約了簡嘎鄉經濟社會發展。長久以來,簡嘎的群眾大多過著傳統的農耕生活,不少年輕人無法忍受貧困,外出打工。村村寨寨一年到頭,就春節前后幾天有點生氣。
2015年底,簡嘎鄉雖然有了通村路,但沒有一條油路和硬化路。盡管簡嘎資源豐富,卻只能“埋”在深山,形成“富饒”的貧困。2016年初,簡嘎鄉貧困戶1677戶6481人,貧困發生率53.9%。
“以前去位置比較偏遠的老百姓家,我們要先騎摩托,然后劃竹筏,最后還要徒步走上一兩公里才能到,開展群眾工作十分不便。”簡嘎鄉播西村村干部袁斌說。
為了打破制約發展的瓶頸,簡嘎鄉開始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狠下功夫”。2017年,簡嘎鄉共建成通鄉、通村、通組公路85.35公里,其中,完成22.75公里的良田至簡嘎公路提級改造工程,建成29公里通組道路,實施8個行政村通組道路硬化工程,打通村寨之間互聯互通的交通障礙。
磨德村村民魯啟彬說:“現在交通改善了,走起來太方便了。”他之前在浙江打工,每年春節才回家一次,以前汽車只能開到鎮上,如今村里通了水泥路,汽車開到了家門口。交通改善了,他也留下來建設家鄉。
“隨著交通的改善,讓打工回來的群眾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了家鄉的變化,感受到扶真貧、真扶貧,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回鄉創業就業。”饒思紅說。
簡嘎鄉屬于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沒有連片的土地進行大規模種植。如何結合簡嘎鄉實際,走出一條屬于簡嘎鄉的“脫貧路”,簡嘎鄉發展種養殖業走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以前,這里都是荒坡,如今我們種植火龍果,把土地利用起來。”在精品水果火龍果種植基地,簡嘎鄉鄉長王波說。從2014年開始,簡嘎鄉組織大戶流轉1500畝荒坡種植火龍果,以此改變農戶單靠平地、肥地種植經濟作物的理念,提高種植農戶的種植水平,引導農戶通過利用坡耕地、荒地進行種植,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多渠道增加了貧困農民收入。
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牽住發展的“牛鼻子”,成為簡嘎鄉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的關鍵。
為了發展養殖業,簡嘎鄉引進柳江畜禽公司和貴州赤水竹香雞公司實行合作社飼養、企業保底收購的“1158”模式(1戶建檔立卡貧困農戶建1棟籠養蛋雞舍,養殖蛋雞500只,實現產值8萬元以上),帶動貧困群眾利用“特惠貸”發展蛋雞產業。目前翁元村首個養雞場飼養蛋雞1萬羽,已產蛋近70萬枚。通過農校對接,簡嘎雞蛋已經走上全縣各中小學校營養餐餐單。

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牽住發展的“牛鼻子”,成為了鎮寧自治縣簡嘎鄉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的關鍵。圖為簡嘎鄉村民正在采摘火龍果。(鎮寧自治縣簡嘎鄉政府辦公室供圖)
同時,簡嘎與四川德康公司合作,共同發起了“家庭農場”模式,通過建1個養豬場,帶動10戶貧困戶,飼養1000頭育肥豬的“111”模式帶動群眾發展規模生態畜牧業。
據德康集團服務部經理喬少俊介紹,生豬養殖項目是按照“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來運營的。“依靠生豬養殖的項目,當地群眾一年就可以掙到40萬的代養費,其中除去貧困戶的分紅、場地的租金、水、電等費用后凈收入在14萬左右。”
2017年11月,一則“簡嘎鄉岜懷、法繞、播西村綜合旅游修建性詳細規劃及農旅一體化扶貧實施規劃中標(成交)公告”出現在中國政府采購網中,簡嘎鄉大力發展農旅一體化,助力脫貧攻堅的腳步快速邁開。
簡嘎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天然溫室”的優勢,讓簡嘎鄉瞄準了發展旅游業的商機。
“通過改建后,旅館的環境得到改善,我相信今后的旅館生意一定會越來越好。”簡嘎鄉當地一家旅館的老板娘一手指著房屋外搭建的鋼架,一邊熱情地說,“看我家這里,過些天就要裝修外墻了,所以趁現在還沒有動工,我們得趕緊做好準備工作。”簡嘎鄉的風情小鎮呼之欲出,已經雛形初現。
“我們的建設項目,包括600米市政道路,1400米的外環路和186戶房屋立面改造,目前已經完成工程量的40%。”簡嘎鄉副鄉長顏家林介紹說,“這不僅改善了簡嘎的人居環境,而且讓打工回來的群眾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了家鄉的變化,感受到扶真貧、真扶貧,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鄉創業就業。”
鎮寧自治縣簡嘎鄉風情小鎮建設項目于2016年11月啟動,其功能布局主要有中心公園、河濱公園、民族文化廣場、衛生院、農貿市場、客運站、游客接待中心、特色生態農業展示中心等。風情小鎮建設完成,不僅改善了當地百姓的人居環境,建筑風貌還充分體現簡嘎當地的民居特色,為當地旅游發展增光添彩。
風情小鎮的建設,為未來發展鄉村游吸引游客到簡嘎過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們這里還有火龍果、李子,美麗的河流,加上風情小鎮的建設,可以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來游玩,為簡嘎鄉發展鄉村游打下基礎。”顏家林介紹說。
“我們將用活用好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支持,把握住縣委縣政府舉全縣之力攻堅簡嘎的機遇,打贏這場攻堅戰,讓簡嘎來個翻天覆地的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