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璽
來自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數量再創歷史新高1,全年共登記軟件407774件,首次突破40萬大關,與2015年292360件相比,同比增長39.48%,這也是自2010年以來同比增速最快的一年。
自1992年我國實施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制度以來,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數量屢創新高。從歷年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情況來看,年登記量達到十萬件用了整整二十年時間,從十萬件增長到二十萬件用了三年時間,從二十萬件增長到2015年接近30萬的登記量僅用了一年,再到2016年超過40萬件的登記量,也僅用了一年時間。隨著軟件產業快速發展和廣大著作權人版權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我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正處于高速增長期。[1]在此背景下,我們有必要梳理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的作用,給廣大著作權人選擇知識產權保護策略提供參考。
(一)明確計算機著作權歸屬,提供初步證明
1.法律依據
國務院頒布的《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第七條規定,軟件著作權人可以向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認定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機構辦理登記。國家版權局2002年1月1日發布第9號公告,認定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為辦理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的登記機構,軟件著作權人可以到該機構辦理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機構發放的登記證明文件,是登記事項的初步證明。
2.法律效果
軟件著作權人通過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官網上公布的申請指南指引,準備好與登記類型相符合的登記申請材料,即可前往版權登記大廳或通過郵寄的方式提交申請材料。根據《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第三條的規定,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有三類,分別是:軟件著作權登記、軟件著作權專有許可合同登記和軟件著作權轉讓合同登記。申請人通過登記申請,提交身份證明和軟件開發的材料,可以幫助申請人理順開發者和其他參與方的關系,明確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歸屬。
(二) 減輕著作權人舉證責任,降低訴訟成本
1.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當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權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權登記證書、認證機構出具的證明、取得權利的合同等,可以作為證據。在作品或制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著作權、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權利人,但有相反證明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
2.法律效果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一直是知識產權案件審判的難點,障礙集中體現在權利存在和權利歸屬的認定、侵權證據的獲得等諸多方面。[2]上述司法解釋規定,當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權的著作權登記證書,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在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例中,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的證據作用十分顯著。當事人提供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證明了自身作為著作權人的初步事實,在對方沒有相反證據證明的情況下,在作品或制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視為著作權、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權利人。有著作權登記作為證據,著作權人能夠大大減輕自己的舉證負擔,縮短法院審查權利人身份所花費的時間,有效節約當事人和司法機關的訴訟成本。[3]
在最高院民事判決書中,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曾多次作為證據被使用。截止到2017年1月22日,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檢索到的1674件軟件著作權侵權案例中,當事人提交的證據中普遍都有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在對方沒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法院便能夠認定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記載的權利人依法享有該登記軟件的著作權。因此,發揮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的證據效力,有助于軟件著作權糾紛的順利解決。
(一) 提高軟件著作權歸屬的確定效率
判斷原告是否系涉案計算機軟件的著作權人,是審理計算機軟件侵權案件的基本前提。[4]因此,軟件著作權歸屬的確定至關重要。軟件著作權登記制度為著作權人提供了一種高效、便捷的證明選擇路徑。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提高了軟件著作權歸屬的確定效率,有利于權利人把握運用著作權創造價值的機會。
(二) 保障交易安全,促進軟件著作權價值的利用
版權保護制度源于“保護創作者”這一最直接的精神和利益訴求。開發計算機軟件,目的是要實現軟件產品的商業價值。如何實現其商業藍圖,基本的路徑為轉讓、專有許可、以軟件著作權出資等權利利用方式。其中,轉讓或專有許可兩種交易行為都涉及到交易安全問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明能夠很直觀地展現著作權人享有權利的軟件名稱及版本號、開發完成日期和首次發表日期等與軟件開發有關的原始信息,因此,在轉讓或專有許可活動中,登記證明可以起到消除當事方疑慮、促進交易順利進行的作用。另外,根據法律規定,已發生轉讓或專有許可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也可以申請登記保護。通過受讓取得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轉讓合同登記、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專有合同登記,都能起到保障交易安全的作用,促進軟件著作權財富價值的實現。
(三)為軟件質押融資提供前提
《物權法》第227條規定:“以注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出質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質權自有關主管部門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根據法律規定,質權自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即著作權質權采用的是登記生效主義。
《著作權質權登記辦法》第2條規定:“國家版權局負責著作權質權登記工作。”根據該辦法,申請人申請著作權質權登記,應提交著作權質權合同。著作權質權合同一般包括:出質人和質權人的基本信息,被擔保債權的種類和數額,出質著作權的內容和保護期、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質權擔保的范圍和期限、當事人約定的其他事項。
簽訂著作權質權合同時,作為出質人需要出示其享有著作權的權利憑證,作為質權人需要出質人將其權利憑證出質給質權人占有,在出質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時,質權人有權就該著作權優先受償。顯然,出質人可以展示的權利憑證即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當銀行作為質權人時,其首先便會要求出質人提交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明以進行核驗。因此,申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是以計算機軟件著作權進行質押融資的前提。
(四) 享受政策優惠與重點保護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是享有稅收優惠的條件。國務院印發的《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11〕4號文)指出,要繼續實施軟件增值稅優惠政策,進一步落實和完善相關營業稅稅收優惠政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軟件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1〕100號)也規定:“滿足下列條件的軟件產品,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批準,可以享受本通知規定的增值稅政策:……取得軟件產業主管部門頒發的《軟件產品登記證書》或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是軟件企業和軟件產品認定的必要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的《軟件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工信部聯軟〔2013〕64號)指出,企業向省級主管部門提出軟件企業認定申請的,應提交企業主營業務中擁有軟件著作權的有效證明材料。2009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令第9號發布《軟件產品管理辦法》,規定:國產軟件產品應當由該軟件產品的開發、生產單位申請登記和備案,并提交該軟件產品在我國境內開發及申請單位擁有知識產權的有效證明。對軟件產品來說,有效的著作權證明就是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雖然根據《國務院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國發〔2015〕11號),原軟件企業認定及產品登記備案形式屬于非行政許可審批范疇的,已被正式取消,但現有的《軟件企業評估規范》與《軟件產品評估規范》所規定的條件及材料要求,仍與上述兩個《辦法》基本一致,也就是說,軟件著作權登記仍然是軟件企業評估和軟件產品評估的必要條件。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是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條件。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016年1月29日印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16〕32號)規定,申請高新技術企業時需提交知識產權相關材料、科研項目立項證明、科技成果轉化、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等相關材料,其中,對于軟件企業而言,知識產權相關材料即指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依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可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等有關規定,申報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一) 提升權利人的著作權保護意識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第二條規定:“為促進我國軟件產業發展,增強我國信息產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國家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鼓勵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并對登記的軟件予以重點保護。”《辦法》以部門規章的形式,明確規定對登記的軟件予以重點保護,鼓勵著作權人申請登記。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是一種自愿登記,著作權人自覺選擇進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本身就代表著其著作權保護意識的覺醒。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中包含的一系列規范性的登記程序和登記實踐,能夠使著作權人了解到自身所享有的各項權利,大大提高其著作權保護意識,為我國著作權人整體版權保護意識的增強營造良好氛圍。
(二) 激勵創新、優化投資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除本辦法另有規定外,任何人均可查閱登記公告及可公開的有關登記文件。”根據公告的指引,軟件開發者可以看到自己已開發的軟件和即將開發的軟件所處的環境。企業研發一個計算機軟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金和時間,通過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信息的記載,可以幫助企業高效地捕捉未開發的軟件領域,激勵其進行軟件創新,并避免其進行盲目、重復的投資,從而優化投資效率,更好地實現軟件投資的商業價值。
(三)優秀案例具有示范作用
2008年,南京道及天軟件系統有限公司以其5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出質,獲得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萬元人民幣的流動資金貸款。[5]該案例是江蘇省首例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也是全國首例采用無抵押、無擔保形式操作的知識產權質押業務,出質人直接以軟件著作權作擔保,向銀行申請貸款業務,這充分證明了知識產權在質押貸款中的質押擔保功能。軟件著作權的權利價值實現方式還有很多,但作為企業管理者,一定要注重從源頭開始,及時申請軟件著作權登記保護,保障自己的知識產權能夠順利地發揮出最大效益。
[1] 索來軍,《中國新聞出版報》,2015年4月29日,第005版.
[2] 宋健、顧韜,《人民司法-應用》,2014(13):83.
[3] 索來軍,《著作權登記制度概論》,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253.
[4] 宋健、顧韜,《人民司法-應用》,2014(13):83.
[5] 段穎冰,《科技成果縱橫》,200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