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麗
(河源市環境監測站,廣東 河源 517000)
當前,我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技術得到迅猛發展,大部分城市建有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部分一線城市已經建立了可移動環境空氣監測系統。這些技術的應用,要求城市建立相應的質量控制管理系統,從而保障其所取得的信息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主要包括監測子站、中心計算機室、質量保證實驗室以及系統支持實驗室等核心部門。其中,中心計算機室在整個監測系統中占據主要地位,全部采樣以及試驗數據均需要借助電腦進行整合和建檔。這就說明,在自動化發展的環境下,對計算機進行應用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此外,檢測子站和兩個實驗室需要共同工作,這樣才能促使自動化系統安全運轉[1]。
當前,我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構成特點比較簡單,而環境監測部門主要是將那些從監測站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和進一步分析,此后通過行政部門向上逐層上報。我國質量控制以及質量保障部門均是相互獨立的,不同操作均是監測站人員負責的。事實上,這一操作流程中的操作系統已經比較落后,需要對其進行不斷完善。圖1為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系統工作流程。
人們需對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儀器性能進行審核,其主要劃分為精密度審核和準確度審核兩種。

圖1 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系統工作流程
在審核SO2、NO2、O3以及CO監測儀的精密度過程中,需要向每臺分析儀中輸入一定濃度的標氣,標氣濃度主要取決于開放光程儀器所使用濃度,對儀器讀數和標氣濃度進行對比,從而確定儀器的精密度。審核OMI0檢測器的精密度時,使用標準流量計檢測儀器的工作量,對流量測定值以及監測儀器設定值進行對比,進而確定儀器的精密度。在對精密度進行審核之前,不能對監測儀器中的任何參數進行改變,如果審核的精密和儀器零/跨調節共同實施,需要精密度審核在零/跨調節之前實施。做到每三個月,對監測儀器至少進行一次精密度審核,同時每年對監測儀器精密度審核次數不能少于4次。
針對SO2、NO2、O3以及CO監測儀準確度進行審核,采用的方法是向每臺分析儀中通入一系列的濃度標氣,其標氣的濃度同樣取決于開放光程儀器所使用的濃度,然后對儀器的讀數和標氣實際濃度進行對比,從而明確該儀器的準確度。對PM10檢測儀器的準確度進行審核時,可以使用標準膜檢測,也可以和經典的重要法進行比較。對準確度進行審核之前,不能對監測儀器中任何參數進行改動,如果對準確度進行審核,連同儀器零/夸調節同時進行時,準確度審核一定要在零/跨調節之前進行。每年必須對每臺儀器進行至少一次準確度檢測。
質量控制人員要充分了解相應的環境保護法律知識,并且擁有環境保護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術能力,通過上級部門開展的考試,獲得相應的崗位許可證。對于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系統用到的儀器,人們要具備基本的判斷以及維修能力。一般而言,環境空氣監測站需要配置3位質量監督工作人員,對具體工作進行嚴格監督,同時還需每個月按照一定的時間限制填寫監督記錄表。在填寫過程中,存在不合格情況,則需將這些內容向相關部門報告,同時對這些內容作出進一步整改,整改后對結果進行再次復查。
根據不同工作崗位之間存在的差異,可以對不同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工作人員進行科學分組,包括中心控制組、質量控制組、運行保障組。其中,中心控制組的主要工作職責是對不同檢測項目使用的設備儀器運行情況進行嚴密監督,對出現的故障作出診斷,同時對儀器所記錄下來的相關數據進行認真收集、診斷、檢查、整理并存儲。若出現數據異常或者儀器異常情況,這時可以向相關人員報告,從而及時解決,并且進行詳細記錄,對有誤數據進行及時修改。質量控制組的主要工作是針對自身檢測儀器、設備實施情況校準,對比并且溯源標準。運行保障組日常承擔的主要職責是排除儀器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故障,同時結合自動監測站的實際情況,進行進一步巡視和檢查,然后采用自動監測的方式,監測周圍有無污染。對儀器的具體運行情況進行嚴密觀察,及時更換藥劑,填寫情況記錄表,如果有需要,還需對相關儀器進行購置和更換。
環境空氣自動監測機房和儀器一定要進行統一配置,所選擇的分析方式必須符合國家規定。此外,要有較長時間運行和穩定運行的能力。為了促使自動檢測質量得到有效控制,還需要配備一些先進的監測儀器。采購儀器之前,要作出嚴格調查和分析,制定可行的用戶需求,嚴格控制這些儀器,儀器到位后,要邀請專業人員對其進行專業調試和校準,全部性能指標均達到要求后,再提交相關單位驗收,取得計量部門檢驗認定后,再對其進行正式使用。與此同時,還需對其進行定期檢查,確保儀器在最佳狀態下運行。
對儀器設備進行使用過程中,要對監測儀器進行定期校準,從而確保自動監測質量達到相關要求。而校準形式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對儀器進行強制校準,計量監測部門要將檢查校準儀器送到相應質量監測部門進行強制性監測,一般而言,監測周期為一年。例如,SO2和NO2、CO等,分析儀均是規定送計量監測部門進行校準的儀器[3]。針對不需要送檢的,計量監測部門可自主檢測,每年必須進行一次校準。這一程序和方式均可以通過相關部門自行制定,然后將其送交質量控制部門進行審核和批準,最終形成相應的指導手冊。
在具體使用過程中,若儀器的測定數據以及實際數據之間存在較大誤差,這一誤差遠遠超出規定范圍,這時需要對儀器作出嚴格檢查和校準。與此同時,需對此前的檢測數據進行深入檢查,明確其是否科學有效,如果誤差較大導致其失效,就需要追溯前一次檢查的結果,在此基礎上作出進一步修改[4]。
針對自動監測儀器,專業部門需要設置相應的管理人員,為其提供專項管理,構建動態的管理檔案,從而保障每臺儀器所在位置和狀態均能夠隨時進行查詢,制定出全部自動監測儀器的年檢制度和計劃。不同的儀器說明書、檢驗報告、調試報告、監測報告以及自檢報告等均需要進行分配,妥善保管,為其查詢和調閱提供方便。
對于自動監測儀器而言,所獲得的數據需利用我國規定的標準計量單位,并且結合我國相關規定進行取舍。其中,原始數據使用的是二級審核制度,上報的數據使用的是三審核制度。同時,執行嚴格的保密制度,通過有效的預防方法,確保數據足夠安全[5]。對數據進行采集和處理的計算機或者其他設備,需運用授權操作機制,對數據進行及時備份。最后形成相應的監測報告,記錄要足夠規范,當相關人員簽名完成之后,要及時送交檔案,同時進行存檔和備份,相應供貨商應當提供使用證明,并在檔案室進行備案[6]。
當前,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已經成為我國使用的主要監測模式,這一技術所呈現的監測數據可以促使環境空氣監測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從而為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提供有效手段。人們要借助科學規范的質量控制體系,確保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能夠客觀、精準、科學有效。對此,相關部門要重視質量控制工作,確保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符合相關要求,最終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1 沈 清,張曄霞,於香湘,等.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自動監測手工比對的質量控制[J].環境監控與預警,2017,9(2):64-67.
2 楊文娟.淺析環境空氣自動監測中的質量控制的有效性[J].科技資訊,2017,15(9):138-140.
3 肖德林.淺談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系統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措施[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11):89-90.
4 李鍔彬.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系統運行管理的策略與質量控制的信息化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6):141-144.
5 王鵬飛.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系統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J].技術與市場,2014,21(6):363.
6 李 媛.環境空氣氯化氫監測中存在的干擾及預防干擾的質量控制措施[J].科技傳播,2012,4(24):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