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玲
小時候我身體弱,住在北面陰冷的房間三天兩頭感冒繼而掛吊瓶,墻上有一盞昏黃的卡通船燈,頭發上總沾著退燒時用的酒精的味兒,連記憶都好像飄浮在燈光勾勒出的小熊捕魚船上,搖搖晃晃、昏昏沉沉。
后來住在南面的哥哥因為干燥上火流鼻血,父母就把我們兩個的房間調換了,想著這回總能一箭雙雕。結果輪到我流鼻血了,而且一流就是半個多小時。鼻血不斷浸透堵住鼻孔的面巾紙,感覺實在驚悚,于是我干脆躺在床上,讓血液直接流進喉嚨,因恐懼而劇烈顫動的心跳伴著嗓子里的血腥味兒,偶爾會使我困倦地落入各種驚悚的夢魘。升入初中,令我膽戰心驚的鼻血怪獸被腹痛代替了,老媽買了很多樓下診所的大夫自己配制的中藥丸。吃不完的藥丸長年累月地堆積在冰箱的冷藏室里,不過似乎也沒有什么療效。
就像打怪升級一樣,到了高中和大學,我終于徹底擺脫了這些纏人的惡魔,但也許是出于慢慢累積起來的對自身健康狀況的憂慮,我患上了疑心病,也就是總懷疑自己生病了。
高中的一個晚上我吃完杧果,又吃了很多黑巧克力,結果覺得心動過速(也不知道自己從哪里聽的這個詞兒)、呼吸困難、頭暈目眩、肌肉麻痹,然后半夜叫醒熟睡的老爸,戰戰兢兢地說覺得很不舒服,當時老媽在外地出差,老爸惶恐地騎著電動車帶我去醫院,外套都穿反了。到了醫院我迷迷糊糊地跟急診值班的護士說我需要輸氧,躺在診察室的床上還堅信不疑、振振有詞地陳述病情病因,結果把護士給逗笑了,問我是不是讀過醫書。之后老爸帶我到住院部掛點滴,大概就是輸了點鉀,做了心電圖也沒有任何異常,第二天早晨我第一次吃到老爸外送的小米粥。因為各種檢查,他的私房錢都被花光了。檢測結果表明我除了低鉀外沒有生病。
雖然被聽說這件事的親人稍稍取笑了一番,但這也沒能阻止我在持續質疑的路上越走越遠。大學讀書期間,冬天下雪的夜里因衣服單薄受了風寒,頓時覺得面部肌肉發麻不受控制,然后想到之前看過的新聞網站上關于面癱的報道,凌晨緊張兮兮地給千里之外的母親打電話說覺得自己的臉要歪了,于是老媽在電話的另一端哭笑不得地安慰我。打完電話我仍舊沒怎么睡好,早上起來連滾帶爬地翻身下床照鏡子,鏡子里咧嘴傻笑的臉證明我只是虛驚一場。后來聽老媽說,當時老爸還讓她趕緊跟我通個視頻,看看我的臉到底歪沒歪。
回憶這些經歷時,我突然想起高中第一次讀《三怪客泛舟記》的情景,哈哈大笑,覺得遇到了人生知己。在杰羅姆筆下,那三個“感到渾身不舒服,心里直發慌”的總在討論健康問題的年輕人的形象仿佛是一面供我自嘲的透鏡,折射出父母對我這個“熊孩子”所付出的關懷與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