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陽陽
在中國的高速路上,車速超過每小時100千米時,同車道的車就得保持100米以上的距離;而低于這一車速時,最小間距要保持在50米。然而,在大海中,高速行進的魚群可不需要這樣。魚兒們彼此挨得非常近,還會模仿周圍魚的動作,保持集體同步運動,它們怎么就不擔心“撞車”呢?
這是因為魚能憑借長測線器官察覺出周圍水壓的微小變化。這種線型的傳感器非常靈敏,能夠將環境變化信息迅速傳遞到中樞神經系統,使魚迅速反應。魚的這項高超本領啟發了日本科學家,他們發明了一款叫作EPORO的機器人。
EPORO機器人用激光和無線電波測量彼此的距離,同時分享彼此之間的位置信息,能在近距離的高速行進過程中,不與其他機器人、環境中的障礙物發生碰撞,非常靈活。在未來,這項技術還有一個更大的用途——自動駕駛汽車。
全球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是130萬,除了造成人員傷亡外,道路養護成本、保險索賠和應急救助服務還會花費數十億美元,大多數交通事故是由于駕駛人員操作不當引起的。假如將EPORO機器人的這項技術應用到無人駕駛汽車上,紅綠燈和路標將沒有存在的必要,而交通事故和交通擁堵發生的概率也都將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