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一角:圖書館、鋼琴湖
前陣子,《王牌特工2》上映了,眾多影迷爭相歡呼:“看見科林叔重新出現,不知道有多激動。”科林·費斯在《王牌特工》里演繹的風度翩翩的帥大叔,把英倫紳士的浪漫風度展現到了極致。
不過,科林叔最經典的電影卻是那部提名十二項奧斯卡,最終斬獲四項大獎的經典電影《國王的演講》。這部大片的卡司聽起來都嚇人:除了他以外,還有邁克爾·剛本——霍格沃茨的鄧布利多校長、海倫娜·伯翰·卡特——女魔頭貝拉特里克斯、蒂莫西·斯波——二五仔蟲尾巴等一眾老戲骨。沒看過的意粉們可以補補課,說不定還能找到你熟悉的人。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嚴重口吃的王子,在二戰期間如何克服自己的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礙,成功地發表一篇鼓舞人心的演講的故事。從說話都不利索到用一篇感情充沛的演講鼓舞民眾,如果有副標題,我想,這部電影的副標題應該叫作——《論一個播音員的自我修養》。
那么,想要練就一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想要自己能夠在話筒前侃侃而談,想要把話語的魅力發揮到極致,播音主持就是你的不二法門。
論到播音與主持藝術,繞不開的學校就是那所殿堂級的學?!袊鴤髅酱髮W。
不需要過多介紹了,大家可以翻一翻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的履歷表,一大半都寫著這所學校,比如已故的羅京,還有承包了各種心靈雞湯的白巖松,以及李詠、周濤、崔永元、康輝、尼格買提,等等。
在這里,校電視臺幾萬塊的儀器憑學生證就可以借出,想當年,中國傳媒大學六十年校慶的時候,舞臺堪比春晚,還使用了一臺價值2000多萬的專業高清轉播車,比起什么奔馳、寶馬、保時捷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不過,這些其實是微不足道的點綴,畢竟,中國傳媒大學是靠“海底撈大學”的名號打下一片江山的。
她是北京最早給宿舍裝上空調的大學之一。
她是全校W i-F i覆蓋的學校(教學樓里的Wi-Fi信號在上課期間會消失)。
因為女生住在校外的學生公寓,為了照顧女生,特意修建了一座過街天橋方便女生回宿舍,當然,23:00以后男生禁止上橋。百度百科有云:23點哥就走。
還有,因為3∶7的男女比例,她是北京最早把男廁所改成女廁所的學校。
當然,也有“不著調”的地方,當新圖書館落成的時候,“高大上”的裝修讓同學們私下認為堪比購物廣場大悅城。于是,幾天之后,學校把一塊刻著“大閱城”三個大字的石頭擺在了圖書館前。
至于宿舍,全空調還不夠嗎?每晚23:30斷電,周末不斷電,考試周和假期更是全天供電,滿足你的復(kai)習(hei)需求。
有了住還要有吃,中國傳媒大學有一道網紅菜:肉餅。只要6毛,就能享受獨此一家的美味。環境嘛,馬馬虎虎,也就是咖啡館標準吧。
不過,這里對學生雖然是“海底撈服務”,對待明星可是相當嚴苛。江湖傳言:“能在中傳的小禮堂站上一分鐘,就能在人民大會堂站兩個小時?!敝灰旧狭宋枧_,無論你有多大腕兒,只要表現不好,立刻噓聲四起,紙飛機滿天飛。不是不尊敬你,而是看不慣你對舞臺的敷衍。能堅持下來的,要么是無懈可擊的完美,要么,就是真的猛士。詳情可以百度“廣院之春”,絕對驚爆你的眼球。
雖然非主流,雖然這是一所能夠把“男生不準留長發,蓄胡須,戴耳環,女生不準留短發、光頭,不準露背”這種“著裝指南”寫進學生手冊的大學,但是,這里絕對不會忽略學習。就算是充斥著俊男靚女的播音系,可以“靠臉吃飯”的那些同學,每天天不亮也會看到他們在小樹林里,在操場上對著墻壁,獨自練聲。




在這里,有每天早上在操場上瘋狂重復“八百標兵奔北坡”的播音腔、有扛著機器滿學校拍姑娘的攝影男、有滿腦子新聞理想的未來記者,甚至有在實驗室焊收音機電路板的理工男。每一個人都心懷夢想。
友情提示,中國傳媒大學男女比例3∶7,號稱“女生當男生使,男生當牲口使”。別的不說,在足球場上,女生打架比男生還兇的,只此一家。來這里,要有能吃苦的思想準備,撒嬌也沒用,畢竟,男生實在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