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志鐸,史良,劉瑞林
(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200)
某大型鋼鐵廠煉鋼車間共有480/80t大型冶金鑄造吊10臺,在生產中承載著作業部鐵水、鋼水吊運的重要任務,是煉鋼工序關鍵設備。加料跨480t鑄造起重機負責將鐵水包吊起兌入轉爐;鋼水接收跨480t鑄造起重機負責將鋼水包吊運至連鑄大包回轉臺上。由于其設備外部尺寸大,單件設備質量大,且處于高空位置,設備備件在檢修更換過程中無論從施工安全、人員組織、更換方法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尤其是行車大車行走機構的車輪組發生故障后,在更換過程中檢修時間長,投入人力多,作業空間狹小且屬于高空作業,車輪組全靠人力進行倒運,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風險。這個問題是一直困擾檢修單位、作業部點檢人員的一大難題。
480/80t鑄造起重機采取4梁6軌雙小車結構,主要由橋架、大車運行機構、主小車、副小車、電氣設備、附屬鋼結構等部分組成。大車運行機構采用四角獨立驅動,其車輪全部采用車輪組形式,由車輪平衡架與橋架連接。分2車輪的車輪組及3車輪的車輪組,四角主動車輪組為2車輪組。每臺天車共計16組車輪組,即36個車輪。每組車輪約重2t,僅靠人力進行倒運困難較大。
煉鋼車間480T天車投入使用近7年,根據設備使用壽命計算,無論是車輪輪緣,還是車輪軸承都達到了一定的使用壽命。每臺480T天車共有36個大車輪,10臺天車就達到360個車輪,每更換一組車輪組需鉗工8~10人,檢修工時8~10小時,而且在成組更換480/80t天車大車輪時,必須在將車輪拆卸完畢后沿軌道水平方向推出,此過程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一方面必須使用倒鏈配合施工,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同時要求施工人員必須精力集中,避免出現安全事故。
另外,在更換中間大車輪的時候,由于天車本體結構形式的特點,造成水平方向(沿軌道方向)施工空間限制,導致必須要先將外面的第一組大車輪拆卸完畢后才可以更換第二組大車輪,無形中增加了一倍的工作量;與此同時,工作量的增加不可避免的會造成施工人員、檢修時間的增加;由于更換車輪需要使用80t汽車吊配合,也就造成了汽車吊臺班時間及費用的增加;另外,增加的工序易存在安全隱患。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在更換車輪組時造成大車車輪組更換的難點:車輪組拆下完畢后如何順利的將其從行車端梁下方移除。在檢修工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均浪費在該項工序上,因此我們便找到了問題的關鍵,同時也確定了重點的攻關方向——如何順利的將大車車輪組快速移出行車端梁下方。經過分析論證,我們提出如果設計一個裝置能將車輪組沿垂直軌道方向移動到天車走臺上,該裝置類似滑車原理,大車車輪組卡板螺絲拆下后,將車輪組直接落在滑車上,利用滑車裝置將車輪沿垂直軌道方向移出,在天車平臺上設計龍門架,快速方便的將舊車輪吊出,然后再將新車輪放在滑車上推入到天車端梁內,就能解決上述在更換車輪中的安全與人力的難題。
車輪快換裝置配合更換天車大車輪,該裝置由滑動小車、滑道、小車滑道支架、調節裝置以及門形支架五部分組成。
以更換大車輪為例,將車輪快換裝置組裝完畢后垂直于軌道放置,通過調節裝置保證滑動小車能夠在滑道上順暢的滑行。將第二組車輪組的接手螺栓拆除,使用千斤頂將其支撐起到要求高度后將滑動小車推入放置到車輪組下面,之后回落千斤頂使車輪組支撐在滑動小車上面;將車輪鉸軸卡板等拆除,此時就可以將車輪組沿滑道方向(垂直軌道方向)推出,之后利用門型支架和倒鏈將舊車輪組從滑動小車上吊下并將新車輪組放上,沿滑道方向再重新推回去進行車輪回裝即可(圖1)。
圖1 車輪組更換過程圖
通過幾次使用以及對該裝置的不斷改善,該快速更換裝置達到使用靈活,拆裝方便,能夠快速對480t大型冶金鑄造起重機大車輪組進行更換。采用車輪快換裝置更換480T天車第二組大車輪比采用傳統方法,每次可節省4小時檢修時間,減少人力投入5人次,同時還能節省汽車吊的占用時間4小時/次;煉鋼作業部共10臺480T天車,每臺天車存在使用車輪快換裝置有明顯效果的車輪組8組,共80組,也就是說更換這些部位車輪組使用該車輪快換裝置不但能夠產生直接經濟效益,而且改善了工作模式,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時消除了安全隱患,從根源上杜絕了因拆裝車輪組可能產生的安全事故。
參考文獻:
[1]董剛.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2]時彥林.冶金機械設備(起重機類)[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3]盧乗恒.機械制造基礎[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