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冬 揚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南陽 473000)
伴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及生活方式出現較大變化,存在暴飲暴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導致越來越多的消化道疾病多發[1]。一些癥狀較輕的胃腸道疾病,發病后不能在短時間內及時的治療,隨著病情的遷延,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道出血及穿孔等嚴重疾病,加重了患者腹部疼痛,臨床治療多采用手術修補方式來治療胃腸穿孔等急腹癥[2]。本文主要選取我院120例胃腸穿孔患者給予腹腔鏡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希望為臨床治療提供借鑒。
選取2015年4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胃腸穿孔患者,采用隨機擲骰子方式,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60例。排除標準:所有患有其它精神、智力溝通以及意識障礙等疾病的患者;合并肝、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納入標準:患者主要表現為腹部針刺樣疼痛、腹脹、發熱及大汗等癥狀,經腹部彩超顯示腹腔內有出血等情況[3]。參照組患者男女比例=36∶24,年齡范圍30~56歲,平均年齡(43±6.2)歲,平均病程(7.3±0.2)d;研究組患者男女比例=35∶25,年齡范圍31~57歲,平均年齡(44±6.5)歲,平均病程(6.4±0.3)d。上述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可比性一致。
所有患者均進行腹部彩超檢查,確診疾病嚴重程度,且在術前均應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所有患者均給予全身麻醉。參照組患者采用傳統開腹修補手術,取平臥位,在右上腹部做一個切口,進行剖腹探查,對胃腸穿孔部位進行修補縫合,最后放置引流管,縫合傷口。研究組患者應用微創腹腔鏡手術修補,在臍周圍1cm的位置做弧形切口,并插入氣腹針,注入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氣腹,使腹壓維持在10~15mmHg,然后在腹腔鏡的觀察下,在右鎖骨中線和腋前線的交叉位置處,分別插入10mm或5mm的套管。通過腹腔鏡探頭探查的圖像,進行治療,先吸出腹腔積液,快速的找準胃腸穿孔部位,然后應用大網膜覆蓋,再用生理鹽水快速的沖洗腸管周圍的滲液及膿液,在可吸收胃及十二指腸的穿孔部位,放置引流管,最后釋放腹腔壓力,縫合切口[4],并在術后給予胃腸減壓及抗感染治療。
觀察各小組患者經不同的治療方式后的下床活動時間、胃腸蠕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術后并發癥情況。

研究組患者的下床活動時間、胃腸蠕動時間及肛門排氣時間均較參照組短,P<0.05,見表1。


組別下床活動時間(h)肛門排氣時間(h)胃腸蠕動時間(d)研究組32.5±3.223.4.±2.81.5±0.6參照組17.4±3.448.9±3.52.3±0.8t25.05044.0686.196P<0.05<0.05<0.05
不同治療方式后,研究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情況較參照組少,P<0.05,見表2。
表2 并發癥情況[n/%]

組別切口感染盆腔膿腫腸梗阻并發癥總率研究組(n=60)1102參照組(n=60)34411χ2---6.987P---0.008
伴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越來越多的消化道疾病多發,主要以胃炎、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最典型。這些疾病發生后,在短時間內治療效果不佳,隨著病情的遷延,會加重患者的疼痛程度,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情況,如出血、穿孔等[5]。其中最典型的急腹癥是穿孔,病情進展較快,在臨床上要加緊治療,以免延誤病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影響術后康復。對于胃腸穿孔疾病采用手術修補治療,由于傳統的開腹修補手術切口較大,術中患者失血量過多,手術時間長,術后患者疼痛劇烈,難以耐受,且還容易發生切口感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長,容易發生腸粘連,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該手術已漸漸被微創治療所代替[6]。伴隨著微創手術時代的到來,腹腔鏡手術治療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本文中,主要應用腹腔鏡修補手術治療胃腸穿孔,手術操作簡單方便,切口小,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減輕了患者疼痛,術后感染情況較少,且下床活動時間早,減少了腸粘連及梗阻等并發癥情況,增加了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加速了患者康復,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提高了生活質量。微創治療是當今臨床外科發展的趨勢所向,對臨床外科手術具有劃時代的意義[7]。
綜上所述,應用微創腹腔鏡治療胃腸穿孔疾病的效果顯著,縮短了治療時間,減少了并發癥情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 陳麗杏.腹腔鏡治療胃腸穿孔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河南醫學研究,2016,25(8):1489~1490.
2 閻海.腹腔鏡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中國現代醫生,2016,54(25):36~38.
3 彭有開.腹腔鏡治療急性胃穿孔68例的臨床效果觀察.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9):173~174.
4 邱斌.腹腔鏡與開腹手術下行胃穿孔修補術的綜合臨床療效對比.中國保健營養月刊,2013,23(6):1178~1179.
5 張勇.腹腔鏡治療胃腸道穿孔與開腹手術的臨床效果觀察.中國醫學工程,2015,31(12):35.
6 李國華,李春雨.腹腔鏡治療胃腸穿孔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延邊醫學,2014,45(23):60~61.
7 王啟倫,冉茂彪,陳其龍.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胃腸道穿孔的效果探析.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