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愛婷 趙小靜 杜衛祺 韓志新
(安陽縣人民醫院 安陽 455133)
在呼吸內科醫學領域,肺氣腫十分常見與多發,其是因肺組織終末支氣管遠端膨脹與充氣過度導致容積增大、彈力減退而發病,臨床表現以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等為主,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1]。更重要的是,肺氣腫是屬于慢性病的一種,病情遷延難愈,反復發作,因此在醫治過程中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率,使其能自覺規避不利于疾病的危險因素,減少病情的反復,改善其預后。本次研究擬觀察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臨床效果,成效確切。
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查與監督,樣本資料均選自于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共82例,參照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2]。入選病例均同意數據供研究使用,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其中男47例,女35例,年齡范圍在65~82歲,年齡均值(73.2±3.2)歲。將患者隨機選入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1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包括健康指導、病情觀察、對癥支持及心理疏導等;在此基礎上研究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具體步驟如下:(1)組建護理路徑小組與質控小組:由護理組長、責任護士、護士長等共同參與組成護理路徑小組,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結合臨床經驗進行組內討論,以時間為縱軸,入院診斷、健康宣教、用藥指導、飲食干預、運動指導及出院宣教等護理手段為橫軸,來制定路徑表[3];同時,以主管醫生、主管護師、護士長等組成質控小組來檢查路徑表的完成情況。(2)路徑表內容:①入院1d:由責任護士向患者介紹院內環境、主治醫生情況等,并協同完善相關檢查,做出準確診斷;②入院3d內:展開健康宣教,將疾病的病機、臨床表現、治療用藥、轉歸情況、配合事項等詳細介紹給患者,尤其是要注重關于正確規范用藥、呼吸鍛煉以及控感染方法等的宣教;③出院前:持續健康宣教,并追加心理疏導,提升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配合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生活指導,指導患者要根據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減衣物,以免受涼引發呼吸道感染;④住院時:向患者強調出院后需注意的事項,堅持科學的飲食、運動,保持平穩情緒,及時增減衣物,鞏固加強住院期間的健康宣教內容,同時囑咐患者若有不適要及時回醫院就診。
(1)健康知識掌握良好率:以我院自制健康知識問卷表予以評估,包括疾病相關知識與日常護理,量表總分100分,分值超90為掌握良好;(2)護理滿意度:以我院自制問卷來評估,量表總分100分,分值與滿意度呈正比,超85分為非常滿意,65~85分為滿意,低于65分為不滿意,除不滿意外的例數納入總滿意率統計。
本次研究以SPSS21.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良好率為95.1%,比較對照組的70.7%顯著更高(P<0.05),住院時長、住院費用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率、住院時長及住院費用對比

組別例數健康知識掌握良好率[n(%)]住院時長(d)住院費用(元)研究組4139(95.1)a11.0±2.6a4500.9±1233.4a對照組4129(70.7)14.9±4.66061.8±2144.5
注:a相比于對照組,P<0.05。
研究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97.6%,比較對照組的73.2%顯著更高(P<0.05),見表2。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一種發病率、死亡率均較高的疾病,已成為一個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3~4]。由于此病的病程長、病情反復,在醫治過程中配合科學的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估對比

組別例數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總滿意率(%)研究組412713140(97.6)s對照組4119111130(73.2)
注:s相比于對照組,P<0.05。
臨床護理路徑是近年來最新推廣的護理模式,該模式以循證護理為基礎、以質控保障為準繩、以整體護理為秩序、以持續優化服務為特點的標準化護理實施理念[5~6]。是護理學領域學者多年觀察、研究、總結、革新并體驗后所頒布的具有科學可行性的護理路徑。該模式將全部護理實施流程層層分解,每個層面和每個細節上均微觀操作,使整體護理秩序日趨規范、細致且人性化。同時,通過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也能夠有條不紊,預見性顯著,因而極大提高了護理的成本-效益比。
當前,醫療機構也已成為服務行業,因而客戶就是上帝,患者作為醫護人員的上帝,不但需要護理人員為其進行護理服務,更需要護理人員必須投入絕對的熱情、摯愛與悉心并及時地為其提供一切他需要并能夠令他滿意的服務[7~8]。因而,護理人員在強化基礎護理水平的同時必須高度滿足患者的身心訴求,對其投入極大的精力進行交流和宣教,使患者對治療的相關知識能夠得到掌握,這樣才能充分貫徹患者至上的人性化護理服務理念,使護患共同融入到護理工作中,提升護理效率。
由此可知,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有計劃、有預見性的護理模式,其將每個護理計劃明確,能激發護理人員與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理想的護理效果[6]。臨床護理路徑轉變了常規護理的被動服務,成為了主動服務,護理管理者會對全程護理進行控制,使得每項護理操作目的明確,提升護理質量。本組資料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良好率、滿意度均顯著更高,住院時長、住院費用則明顯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有助于縮短病程,節省醫療成本,并獲得較高的健康知識掌握率與滿意度,建議臨床加以重視并推廣。
1 徐玲玲,洪潔.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中的臨床效果.醫療裝備,2016,29(8):155~156.
2 陳小娟.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數理醫藥學雜志,2017,30(1):120~121.
3 曲小璐,王韻.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中的應用.醫藥前沿,2016,6(17):14~15.
4 徐文娟.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效果觀察.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5,8(3):118~120.
5 黃文清.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康復依從性的影響.數理醫藥學雜志,2014,27(5):604.
6 吳桂珍.急診呼吸衰竭患者的氣道護理體會.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2):278~279.
7 張興菊,何興中,何林巖.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護理中應用價值.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5,15(3):88~89.
8 趙文英,王國花,洪靜宜.臨床護理干預路徑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中的應用效果.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