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光
摘 要: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技術占主導地位的世紀,信息技術不斷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的精神。為更好地落實《新課標》的要求,體育學科教學應借力于信息技術手段,應用網絡化教學,整合、共享體育教學信息資源,營造生動的新型教育模式。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筆者將就該校教學工作中的幾個典型案例淺談信息技術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 自主預習 自我糾錯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1(b)-0065-02
1 微視頻預習:打開自主預習的“金鑰匙”
就體育課到底需不需要自主預習的問題,每位體育教師都持有各不相同觀點。有的教師認為加強學生課前預習,能夠有效地減少教師課上負擔。有的教師則認為體育課不需要預習,也沒有必要預習,教師的講解示范才是有效的教學手段。預習會讓學生提前知道教學內容,使課堂過早失去了懸念,影響學生聽課的積極性,也不利于教師組織課堂教學。
案例1:七彩陽光
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來說,七彩陽光廣播體操是入學后第一個要學習的體育課內容。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講,剛入學的他們還未形成良好的課堂常規習慣,教學內容的推進相對較為困難,常會出現一節課只學一、兩節的情況,學生遺忘動作的情況也經常出現。
學生對一個新的動作的認知,必須通過聽、看來獲得。而看是學生獲得信息的主要來源,微視頻預習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我們將七彩陽光完整視頻與分解教學視頻上傳至班級網站,學生可以對照視頻進行自主預習。課上教師在學生自主預習的基礎上,將個別動作的細節、易錯處進行強調糾正。預習效果較好,練習認真的同學可擔任小導師,帶領全班進行練習。為了能成為小導師,學生自主預習積極性更加高漲,預習的效果與質量也不斷提高。
推薦教學內容:七彩陽光 足球操 武術套路動作
2 多彩情景課堂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許多老師認為,體育課的“課堂”大多在操場,信息技術手段在體育課堂的運用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有通過高強度的練習和不斷地重復才能達到較高的學習效果。的確,教師的講解、示范、指導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但高強度、高密度的練習勢必影響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恰當地引入多媒體資源,創設多彩的情景,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提高學習效率。
案例2:急行跳遠
在《急行跳遠》一課的設計上,我們利用《大王叫我來巡山》的音樂帶領學生走進《西游記》的情境中,簡單有趣的韻律舞蹈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大王,學生扮演小猴子,在巡山過程中,完成不同形式、不同難度的熱身活動。在基本部分的練習環節,小猴子互相照鏡子,學生利用Pad攝像錄制自己練習過程,將自己的動作與教師示范動作對比,找出自己的優點與不足;游戲環節則以越過瀑布跳進水簾洞為背景,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里進行練習。結束部分,以學生喜歡的歌曲《寵愛》進行集體放松練習,在互相放松、相互幫助的氛圍中結束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興趣依賴于外界事物的新穎性。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我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學生感興趣的圖像、聲音、視頻等豐富的課程資源融入課堂,于學生共鳴點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注意力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3 定格瞬間動作,于細節處展開自我糾錯
教學過程中,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較為復雜的技術動作的重點環節是在一瞬間完成的。如:跳躍類的騰空動作、技巧類的滾翻動作、投擲類的最后用力順序等。而這一瞬間動作很難用言語描述清楚,示范的效果也會受教師身體狀況、學生觀察角度和時機等影響。我們恰當運用多媒體資源進行錄制,采用慢動作錄像的方法,將動作過程進行減速記錄。再通過慢鏡回放、停止畫面等方法將動作的每個技術環節清楚、直觀地展示在學生眼前。
案例3:前滾翻
前滾翻由蹲撐、蹬地、團身翻滾、推手站立四個動作組成,團身翻滾是動作的重難點。教師示范動作時,整套動作完成時間較短,簡單的示范動作只能給學生留下模糊印象,身體各部位著墊位置及發力順序并不容易呈現。
我們通過Pad將慢動作回放教師示范動作,學生能夠清楚看到并說出身體各部位著墊順序——雙手、頭后部、頸、背、腰、臀,從而幫助學生快速抓住技術動作的要點,建立動作概念。而在練習過程中,學生錯誤動作自己是意識不到的。學生同樣可以利用Pad將練習的過程錄制、拍攝。將自己練習的畫面與教師示范動作進行對比,在小組間采取自主、互助的方式進行糾錯(見圖1、圖2、圖3)。
常用慢動作錄制軟件:StableCam、敢玩、ROBA、IPHONE。
推薦教學內容:體操支撐跳躍的連續動作田徑跳躍項目的空中動作
4 結語
在多次的教學嘗試中,體育教師都深刻地感受到現代信息技術給體育教學帶來了諸多影響。但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夠完全依賴于信息技術手段,畢竟,教師的親身示范,手把手的教學才是體育教師最基本、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信息技術的運用需要體育教師結合課堂內容、重難點,將傳統教學方式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使學生學會技能才是體育課的最終目的。
新世紀是信息技術時代,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型教育形式,現代化的多媒體資源給體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合理恰當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對學生提供多感官的綜合刺激,能有效地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有趣,使學生通過各種靈活方便的交互界面來操縱控制學習,為學生思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將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就能夠使體育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教學效果也更為顯著。
參考文獻
[1] 張曉祥.整合信息技術與歷史學科教學初探[J].青年科學,2010(1).
[2] 馬跟旭.談現代教育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山西教育,2003(13):20.
[3] 李志峰.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教學改革[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4,24(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