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晶,王瀝晨
(四川省蜀通巖土工程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目前,在我們國家水工環勘查的工作之中,欠缺具備高技能與高素質的專業化勘查人員,所運用的勘察工具與設備也相對滯后,另外還有勘查工作人員的科研意識、創新意識、合作意識以及思想觀念均不高,導致水工環勘查的工作很難得到井然有序的實施。除此之外,水工環勘查人員的組織機構的設置未嚴格依照相應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出發,欠缺專業化的領導人才,影響到了勘查工作的實施。
長時間以來,我們國家水工環勘查工作之中經常性的會發生“重過程,輕結果”方面的問題,僅僅是進行水工環勘查工作,但是并未科學合理化、客觀的來針對周邊區域的資源開采環境來進行分析,導致在具體進行勘察的工作之中經常的會引發重開發與資源的利用,但是卻忽略了針對勘察周邊生態環境的保護,使得礦山環境與條件在慢慢變差,這與勘察工作的本質相悖。為了可以在最大限度之上來預防地質勘查工作損壞到周邊的水文生態、植被以及土地,有效的保障水文生態始終處在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就務必要在具體實施水工環勘查的階段之中,客觀的評價勘查區域周邊的生態情況,反之,則就會使得區域的水位下降,進而出現水土流失情況的發生。
如今,在水文地質研究在逐步深入的背景之下,水文地質范圍之中也慢慢的衍生出了諸多新型化的理論知識、技術、工藝以及方式等等,假使可以將這部分先進化的理論與技術合理的運用在水工環勘查的具體工作之中,那么就可以很好的促進我們國家水工環勘查工作有條不紊的實施,在具體工作的過程之中,并未將其很好的予以落實,其主要體現在水工環勘查工作的欠缺專業化的技術人員,且諸多技術人員的年齡偏大,很難及時的予以學習和了解先進化的勘察工藝與技術,導致其很難適應新時代背景之下的水工環勘查工作。
某礦區,其主要是屬于滑坡區域,在該區域之內的關鍵巖體主要就是層狀軟弱碎屑層,滑坡體因為上部耕植土蓋層、砂巖互層以及層狀較軟泥巖所構建而成。由于受到后期構造、風化因素的影響之下,巖體裂隙發育,表層會將巖體分割層位碎裂狀態;微地貌則是緩坡,軟弱泥巖產狀傾角與緩坡面傾向相符。
我們國家勘查技術之上方面的問題尤為顯著,前文已經得到,諸多新型化技術在我們國家并未充分的重視起來,這直接性的威脅到了我們國家勘查工作的質量與未來的發展情境,因此務必要的將其充分的將新型化技術重視起來以及自身的創新工作,這是勘查工作后期發展主流趨勢,目前也是提升勘查工作質量與效率與安全性能最為直接的方式。針對遙感技術而言,在水工環勘查工作之中,運用范圍相對寬泛,則是環境地質與工程地質之中最為關鍵的技術之一。但是想要將定量評價做好,就務必要將其他領域之內的知識,像是運用計算機模擬技術等等。這使得評級更為精準,數據的結果更加安全可靠性,另外在經濟效益層面的優勢也十分顯著。
(1)儀器及裝置類型。該次勘查主要運用的是2臺DUK-2A高密度電法測量系統,其自身的優勢十分顯著,比如:信息數據可靠、精度相對較高。該次主要運用的是對稱四極測深裝置,其實質上就是溫納(WENNER)裝置。如圖1所示,AB極是其中的兩個供電電機,MN極則是測量的電極,兩端要始終保持平衡與對稱,在該環節之中,在深入不斷加深的情況之下而在慢慢的發生變化,但是在等比的基礎之上,要將數據統一的傳輸到計算機之中,之后針對更高的軟件來進行兼容,在經過反復的演練之后來進行制作成圖,從而相應的獲取到地下電阻率剖面,在該環節之中,其最大的特征主要表現在AM=MN=NB,并將其一一記錄在MN的中點。

圖1 溫納裝置示意圖(a:電極距)
(2)測網布置及工作方法。嚴格依照勘探的最終目的和具體要求來和礦區的具體情況融合在一起,這地滑坡來進行10條測線的設置工作,其中主要可以分成兩個方面。第一,其中的6條可以用來進行橫向測量,將方向角N合理的控制在94°,另外的4條則為縱向測線,方向角S是7°,測線號WT7-WT10。WT-5主要是利用點距5m、120道多電極來進行合理化的排列裝置,最終將其它9條利用點距5m、90道多電極來予以合理化的排列裝置,各個測線直接性的距離也不一樣的,一般可以將其維持在40m~60m之間。
(3)成果解譯推斷。在針對最終的勘察結果來進行分析的階段之中,其主要運用的是高密度電法的數據來實施,其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運用野外所采集到的數據來利用計算機來實現傳輸和轉換,并將其合理的制作成為相應的格式,利用不斷的演練計算出來最終的結果,進而獲取到電阻率數據,可以運用最小二乘法的方式來進行反復演練操作,相應的就可以得出視電阻率反演斷面圖。依據視電阻率值變化的特征,和鉆探與地質探測材料結合在一起,最終實現地質解釋。
第一,在具體選擇工作人員之上,要合理運用相對完整化的只是體系以及豐富的工作經驗的人員,針對部分欠缺相應工作經驗的人員來進行分析,必須要由統一的人員來帶領,另外相應的勘察人員要具備一定的敬業意識與責任意識;在相應的勘察人員到崗之后,要積極的學習新型化的勘察就會,要不斷的更新與補充自身的知識儲備。在管理相應的勘察人員的過程之中,要具備相應勘察規范與制度,來約束相應勘察的具體履職情況。除此之外,勘察團隊之中最為關鍵的儀器設備,一方面是針對其中不完善儀器,要及時的反饋給上級,進行及時的修理;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對于團隊內部,要不斷的強化對于儀器與設備的管理,全部儀器都得要具體的記錄下來,并嚴格依照相應的規范制度來予以實施,預防出現損壞機器情況的出現。
總之,目前,想要確保建筑工程質量與地質勘查工作,那么就務必要進一步的強化水文地質工作的力度,在基本掌握水文地質條件之中的各項內容與分析,將健全化的施工設計方案制定出來,并積極的制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在最大限度之上來保障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的真實可靠性,最終為確保工程建筑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1]周丹.水工環勘察工作的難點與解決途徑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2):119.
[2]吳虹.水工環勘察工作的難點與解決途徑[J].世界有色金屬,2016(09):53-54.
[3]孟蓉.水工環勘察工作的難點與解決途徑[J].有色金屬文摘,2015,30(06):89+91.
[4]李延鵬.論水工環勘察工作存在的難點以及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