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暉
(重慶巫峽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桃花鐵礦位于重慶市巫山縣抱龍鎮(zhèn),礦區(qū)東西長10.5 km,南北寬1.4~4.4 km,總面積為27.75 m2,由南北2個礦段組成,遠景資源量為2億t。一期生產(chǎn)能力為80萬t/a,采用多平硐開拓,脈內(nèi)掘進,無軌運輸方式,電耙房柱法開采。桃花鐵礦回采時,爆破后偽頂黏土巖會大量混入礦石中,電耙耙礦過程中也帶入了大量底板頁巖,廢石混入率達到40%以上;為控制廢石混入及保障頂板安全,偽頂層必須全部進行錨網(wǎng)支護,但實踐表明,頂板黏土巖穩(wěn)定性差,難以支護,同時礦層穩(wěn)固頂板雖為黃龍組灰?guī)r,但局部節(jié)理裂隙較發(fā)育,巖溶發(fā)育,破壞了巖體局部的完整性,降低了頂板穩(wěn)固性,開挖時易產(chǎn)生掉塊或冒頂,礦體及其圍巖受斷層、褶皺影響大,礦體受多組構造面控制,部分采場所在地段圍巖破碎,大部分工作面需采用礦工鋼棚式支護、液壓支柱等加強支護,在整個回采過程中安全性較差,支護成本也較高。桃花鐵礦采用多平硐開拓,無軌運輸,平硐通過能力較大,但電耙房柱法采用2JP-30型電耙,耙礦能力低,同時回采作業(yè)支護較多,工序繁瑣,大大增加了回采循環(huán)的間隔時間,在回采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部分時間段裝礦溜井無礦或大量井下卡車排隊等礦的情況,回采作業(yè)效率非常低。因此,需要對桃花鐵礦采礦方法進行優(yōu)化。
桃花鐵礦礦體主要呈層狀產(chǎn)出,主礦層位于黃家磴組頂部,屬單一礦層。礦體的形態(tài)與賀家坪背斜基本一致,樞紐向北東緩傾,兩翼向北西和南東傾斜。礦體平均厚2.88 m,傾角為8°~20°,屬緩傾斜薄礦體。礦層頂板為石炭系中統(tǒng)黃龍組微晶灰?guī)r,巖質(zhì)堅硬,穩(wěn)固,其底部有厚0~0.7 m的黏土巖,厚度小,質(zhì)軟,見水易軟化,為赤鐵礦的直接偽頂層。礦層底板為紫紅色、灰綠色頁巖,含少量赤鐵礦細鮞粒和粉砂質(zhì)[1]。礦層傾向褶皺發(fā)育,頂?shù)装羼薨櫰鸱螅』翃A斷礦體。頂?shù)装羼薨櫧o切割布巷及回采帶來一定的困難,頂板受構造弱面、裂隙斷縫、溶蝕侵蝕、露頭風化氧化等危害侵擾,開采后頂板易離層、松脫,易沿斷縫、搭縫、水縫冒頂,給采場的頂板管理帶來一定難度。
桃花鐵礦原采礦方法為電耙房柱法。礦塊沿礦體走向每60 m布置一個,礦塊高度同階段高度,即25 m。采場崩落礦石由電耙耙運至采場下部集礦平巷,再用電耙耙運至階段集礦溜井運出。傾斜方向采用電耙耙礦,斜長不宜超過80 m。當?shù)V體傾角較緩時,上、下運輸階段間設出礦副階段。每兩個礦塊間留10 m連續(xù)間柱,頂?shù)字鶎挒?.5 m,礦塊中留4 m×4 m點柱,沿走向和傾斜方向視礦體頂板穩(wěn)固程度,點柱間距一般為9~10 m。每礦塊設階段溜井1條,均布置在礦體下盤巖石中,沿礦體底板布置上山4條,階段電耙硐室4個[2-3]。電耙房柱法見圖1。

圖1 電耙房柱法示意(單位:m)
借鑒國內(nèi)類似地質(zhì)條件礦床開采的成功經(jīng)驗,結合桃花鐵礦自身實際情況,針對偽頂廢石混入較高、難以支護,采場斷層較多、圍巖破碎等情況,采用鏟運機進路房柱法,見圖2。
2.1 采場結構參數(shù)
鏟運機進路房柱法礦塊長120 m,依托階段運輸平巷每隔120 m布置一條鏟運機運輸上山至上階段運輸平巷,采用偽傾斜、之字形布置,鏟運機上山寬3.7m,高3.5m,且留設連續(xù)間柱,間柱每邊寬3 m。礦塊高度為階段高度,即25 m,礦塊頂柱寬5 m,底柱寬3 m。切割進路沿礦塊走向布置,每隔13 m布置一條,兩進路之間留3 m連續(xù)間柱。鏟運機進路房柱法采場結構參數(shù)見表1。

圖2 鏟運機進路房柱法示意(單位:m)

表1 鏟運機進路房柱法采場結構參數(shù)
2.2 切割進路工藝
切割進路依托鏟運機運輸上山從上而下沿走向布置,間隔13 m布置一條。以4 m寬前進布置到礦塊邊界后,再退采刷擴至9 m寬,兩進路之間留3 m的連續(xù)間柱。切割進路采用分層爆破掘進,先爆破礦體中下部(高品位礦),留700 mm護頂?shù)V,鏟裝作業(yè)完成后,再爆破護頂?shù)V及偽頂(低品位礦)。
2.3 刷擴退采工藝
切割進路到礦塊邊界后,從邊界開始刷擴退采。進路兩幫同時刷擴,刷擴寬度均為2 m,一次退采長度為9 m。刷擴時先爆破礦體,鏟裝作業(yè)完成后,采用挖掘機挖斗直接挖除偽頂,挖除全部頁巖至灰?guī)r頂板。
2.4 采場通風
新風由階段運輸平巷、鏟運機上山進入采場,采場進路配備一臺局扇加強通風,污風從礦塊上山進入上階段回風系統(tǒng)。
2.5 礦石搬運工藝
礦石搬運均采用機械作業(yè)。鏟運機和卡車均沿上階段運輸平巷進入鏟運機運輸上山,鏟運機直接進礦房裝礦后,卸入在鏟運機運輸上山與切割進路交叉點等候的卡車,卡車沿鏟運機運輸上山下行至下階段運輸平巷,運出地表。
2.6 采空區(qū)頂板管理
試驗采用進路法開采,為保證地表穩(wěn)定及生產(chǎn)安全,采場進路兩側間柱一般不進行回采。
通過鏟運機進路房柱法試驗,技術經(jīng)濟指標達到了較好的水平,見表2。

表2 現(xiàn)場試驗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
通過與電耙房柱法對比發(fā)現(xiàn),雖然鏟運機進路房柱法回采率稍微偏低,但生產(chǎn)能力大幅提高,廢石混入率更是大幅下降,頂板基本不支護,各項技術指標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鏟運機進路房柱法從根本上解決了桃花鐵礦軟弱偽頂難支護、易掉落、混入礦石的難題,控制了廢石混入率,保障了回采安全及出礦品位;連續(xù)間柱減少了圍巖破碎情況下的支護量,降低了支護強度需求;同時,大幅提升了全礦的機械化程度,作業(yè)效率大幅提高,出礦能力大幅加強。
(1)偽頂難支護、易掉落,礦體圍巖破碎,頂?shù)装鍙U石混入率較高,作業(yè)效率低是導致電耙房柱法無法實施的主要原因,鏟運機進路房柱法回采圍巖破碎、薄頂板易掉落的緩傾斜薄礦體具有良好的效果。
(2)小斷面間隔進路、分層爆破、機械鏟裝、挖機清頂是鏟運機進路房柱法的主要工藝,既保障了作業(yè)的安全,又降低了廢石的混入,還提高了作業(yè)效率,鏟運機進路房柱法值得推廣。同時仍需進一步優(yōu)化采場參數(shù),以達到更好的技術經(jīng)濟指標。
[1] 陳江帆,羅慶國,張承偉,等. 重慶市巫山縣桃花赤鐵礦區(qū)詳查地質(zhì)報告[R].重慶:重慶市地質(zhì)礦產(chǎn)勘查開發(fā)局川東南地質(zhì)大隊,2013.
[2] 房志桓,羅一波,張有乾,等.重慶巫峽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桃花鐵礦采礦方法研究現(xiàn)場試驗方案[R].長沙: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2017.
[3] 鐘 良.進路式采礦法的應用前景[J].云南冶金,2014,43(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