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定國
(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石灰石礦)
攀鋼礦業公司石灰石礦于1970年5月建成投產,經過40多a的開采,目前開采平臺已下降到1 255 m 標高處。2017年5月,蘇鐵保護區提出石灰石采場位于其紅線范圍內,須在2024年末前退出蘇鐵保護區,由于現有境界內保有資源量遠大于退出蘇鐵保護區前需求資源量,為在有限時間內減少采場剝巖量,最大限度地利用優質礦石資源,結合開采現狀,對石灰石采場開采境界方案進行了優化探討,使采場的開采在當前形勢下更趨于合理、經濟。
目前石灰石采場執行的是攀鋼礦業公司設計研究院2004年12月完成的《攀鋼集團礦業公司巴關河石灰石礦中深部開采初步設計》[1],2017年6月對設計境界進行了局部調整。當前開采境界為1 267~1 183 m,境界內礦巖總量為1 855.41萬t,其中礦石為1 392.61萬t,巖石為462.80萬t,平均剝采比為0.33,東采場邊坡坐落在P1Y2+3礦層上。采場開采境界見圖1,邊坡位置見圖2,各臺階礦巖量見表1。

圖1 當前采場開采設計境界

圖2 臺階邊坡位置示意
本次石灰石采場境界優化遵循以下原則:
(1)采場出礦以采礦權證最大允許開采礦石量120萬t/a排產。
(2)根據政府相關部門的要求,石灰石采場須于2024年末退出蘇鐵保護區,開采服務年限為7 a,圈定境界內礦石量不低于840萬t。

表1 境界內1 267~1 183 m結余礦石量
(3)在滿足出礦的前提下,剝巖最小化。
(4)充分利用礦權范圍內優質P1Y5礦資源。
(5)所圈定的境界最終邊坡安全、穩定。
結合采場礦體賦存條件及當前開采現狀,在現有開采設計境界基礎上,提出3個境界優化方案[2],并對圈定礦量進行計算,為開采方案優化提供依據。
3.1 方案一
方案一為開采純P1Y5礦,東采場不開采P1Y3礦。在原設計開采境界基礎上,西采場開采境界及東采場南部邊坡境界不變,變更東采場北幫邊坡及東端幫。北幫靠幫邊坡平臺坐落在P1Y4巖層中,不開采東采場P1Y3礦,僅開采采場內純P1Y5礦,靠幫爆破切割的P1Y4三角體22.77萬t全部與P1Y5配礦利用。方案一的開采境界優化見圖3,靠幫臺階邊坡位置見圖4,圈入境界內礦巖量計算結果見表2。

圖3 方案一開采境界優化
由表2可知,方案一優化后境界內結存礦石資源855.36萬t全部為優質資源P1Y5,低品位P1Y4層位為22.79萬t,全部配礦利用,境界內共結存礦石資源量878.2萬t,平均剝采比為0.08 t/t。
根據該方案優化后境界的邊坡,對P7、P8、P9、P10剖面采用摩根斯坦法和畢肖普法進行穩定性驗算,終了邊坡各剖面、段高穩定性計算結果均滿足規范要求,終了邊坡整體穩定。
3.2 方案二
方案二為開采P1Y5礦和東采場部分P1Y3礦。在當前開采設計境界基礎上,西采場開采境界及東采場南部邊坡境界不變,變更東采場北幫邊坡及東端幫,調整F5~F9斷層境界,開采P1Y5礦和F5~F9斷層中的P1Y3礦。北幫靠幫邊坡平臺坐落在P1Y3礦層中,靠幫區域損失部分P1Y3礦。F5~F9斷層的P1Y4巖層全部與P1Y5、P1Y3礦配礦利用。境界調整見圖5。圈入境界內礦巖量計算見表3。

圖4 方案一靠幫臺階邊坡位置示意

臺階標高/m礦石量/萬tP1Y3P1Y5P1Y4(配礦利用)小計巖石量(H2+3)/萬t剝采比/(t/t)1267~12550.0041.681.5443.223.060.071255~12430.00156.882.91159.794.880.031243~12310.00172.234.53176.7615.940.091231~12190.00178.596.23184.8216.320.091219~12070.00168.473.54172.0115.710.091207~11950.05137.514.04141.6018.150.13合計878.2074.060.08
由表3可知,方案二優化后境界內結存礦石資源為P1Y5礦700.28萬t,P1Y3礦78.81萬t,低品位P1Y4礦89.8萬t,境界內共結存礦石資源量868.89萬t,P1Y4層位全部配礦利用,平均剝采比為0.18 t/t。對該方案優化后境界的邊坡進行穩定性驗算,終了邊坡各剖面、段高穩定性計算結果均滿足規范要求,終了邊坡整體穩定。
3.3 方案三
方案三為開采東采場P1Y3礦,放棄部分P1Y5礦。在方案二的基礎上,回收變更東采場東部境界,東端幫境界設置在F6~F9斷層采空區西部,邊坡坐落層位與方案二一致,在P1Y4巖層中。方案三境界調整見圖6,圈入境界內礦巖量計算見表4。

圖5 方案二境界調整示意

臺階標高/m礦石量/萬tP1Y3P1Y5P1Y4(配礦利用)小計巖石量(H2+3)/萬t剝采比/(t/t)1267~125510.6957.1410.7878.6118.330.231255~124312.21174.1216.58202.9135.090.171243~123114.28140.2917.27171.8445.690.271231~121914.96124.6515.52155.1331.130.201219~120711.51113.7314.44139.6819.690.141207~119515.1690.3515.21120.723.340.03合計868.89153.270.18
方案三境界內共圈定礦石量為827.89萬t,但低品位P1Y4礦配入量達131.52萬t,配入比達到15.9%,對整個境界內開采礦石的綜合品位影響較大。經對終了邊坡穩定性驗算,邊坡整體穩定。
3.4 開采境界方案比較
各開采境界方案對比見表5。通過對3個方案進行綜合對比[3],方案一最優,在120萬t/a的開采量情況下,能滿足2024年末退出蘇鐵保護區的開采服務年限要求,并有約38.19萬t的礦石富余,同時平均剝采比僅為0.08 t/t,剝巖量較少,適合當前石灰石排土場受限的開采局面。
結合當前石灰石采場面臨形勢,經3個開采境界方案綜合對比確定方案一最優,滿足開采量要求,采場剝采比在原設計基礎上,由0.33 t/t降至0.08 t/t,剝巖量減少了388.74萬t,節約了剝巖費用約500萬元,減少排土場占用空間,節約新建排土場的征用費用,方案經濟合理。此外,按照方案,開采需要剝離巖土74.06萬t,600 mm×900 mm破碎系統加工塊礦也將產生大量尾料,當前東排土場因紅線問題已停排,需繼續找尋、建設新的排土場,解決采場排土問題。當前開采標高已下降至1 255 m 水平,采場境界外600 mm×900 mm破碎機碾口位置為1 275 m水平,結合《石灰石礦逐步退出蘇鐵保護區開采方案》,以120萬t/a的規模出礦,采場開采至1 231 m水平時,600 mm×900 mm破碎系統供料將出現長距離上坡運輸,后續需規劃石灰石600 mm×900 mm破碎機選址及搬遷事項,確保塊礦產量。

圖6 方案三境界調整示意

臺階標高/m礦石量/萬tP1Y3P1Y5P1Y4(配礦利用)小計巖石量(H2+3)/萬t剝采比/(t/t)1267~125510.6955.9310.3776.9916.710.221255~124312.21169.1914.38195.7822.500.111243~123114.28133.2014.87162.3541.530.261231~121914.96119.5513.42147.9328.100.191219~120711.51108.4212.72132.6515.060.111207~119515.1683.5013.53112.193.240.03合計827.89127.140.15
[1] 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設計研究院.攀鋼集團礦業公司巴關河石灰石礦中深部開采初步設計[R]. 攀枝花: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設計研究院,2015.

表5 開采境界方案對比
[2] 沈世榮.營盤山采場中深部開采設計境界優化探討[J].礦業工程,2006(5):22-24.
[3] 陳 琪,趙德偉,楊慶軍.露天開采境界方案比較分析[J].黑龍江冶金,2015(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