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廣播電視技術中心河池分中心)
按照“十二五”高山臺站建設時間節點要求,各臺站逐步建設竣工并驗收完成,根據上級工作部署,各分中心在2016—2017年先后對所轄高山臺站的機房設備進行了搬遷。作者以維護部主任身份,組織了南寧分中心平果轉播臺、平果岜化山轉播臺和隆安微波臺的反復多次搬遷,以分中心副主任身份,參加了大化、宜州、天峨等轉播臺的搬遷。搬遷工作完成后,臺站機房的工作環境大為改善,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在多次臺站搬遷實施中,通過觀察、思考與總結,作者積累了一定經驗,現就個人所得與同行們進行交流分享。
“十二五”高山臺站的機房建設根據實際情況分兩種:一種是另外選址建設新機房,如宜州轉播臺;另一種由于山頭面積有限,只能在原來舊機房的基礎上進行擴建或裝修,即所謂的套建,平果轉播臺、隆安微波臺就屬此類。新建機房的設備搬遷工作可以一次性完成,套建機房則需要根據工程建設進展進行多次設備搬移,以騰出空間進行下一步建設,機房搬遷稍顯復雜。
平果轉播臺、隆安微波臺屬于套建機房,為配合工程隊做好建設工作,設備移動前需與裝修人員溝通,既要方便日后設備維護和搶修,又不影響下一步裝修工作,還要避免裝修過程中出現碰觸設備和線路的情況。我多次帶領部門人員到現場察看、測量,反復探討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搬移方案。套建機房最后一次設備搬遷則與新建機房一樣,需要根據機房結構和美觀大方的布局要求,盡量做到主備發射機擺放在一起,同一系統的設備擺放在一起,設備內部和設備之間的連線整齊美觀,等等。
包括各種規格型號的電源電纜線、音視頻線、網線,各種音視頻的接頭、水晶頭、線耳,標簽機、標簽紙、記號筆,各種熱縮管、絕緣膠布、剪刀、電烙鐵與剝線鉗、剪線鉗,電焊切割工具,小型發電機,至少三套套裝工具,搬移設備時用的手套、木棍、麻繩、鋼管,還有各種防受傷、防蚊蟲藥,等等。
套建機房前兩次移動設備時可做的前期工作不多,需要等到設備擺放到位后即時處理;新建機房搬遷前期可以做很多準備工作,如安裝好照明線路與空調新風系統,定位好新的信號網絡機柜,根據各種設備實際擺放位置布好各種規格型號的信號線、電源線和控制線,固定好安防監控設備,確定新的ATS切換開關和大型UPS位置,等等。
按照發射機、信號源、供配電、天饋和遠程監控等系統進行分類,所有設備及其附屬設施都需要提前貼上標簽,相應的信號線、控制線、電源電纜、天饋線等兩端都必須進行同樣標識,避免混淆。
各個分中心都十分重視機房搬遷工作,一把手和分管副主任都會親自到場,河池分中心領導班子成員基本全部到場,同時還抽調其他部門的技術骨干進行支援,涉及天饋部分還請天線隊派人負責拆裝和測試。搬遷工作一般由分管技術的分中心副主任擔任總指揮,進行全面調度指揮,維護部主任則負責機房各方面具體情況的協調。搬遷小組則根據參與人員的技術特長來劃分,按照發射機(天饋)、信號源、供配電、遠程監控(安防)和后勤保障一般分成四到五個小組,各小組做好溝通,相互之間職責明確,既各司其職,又緊密配合。

圖2 隆安微波臺第二次搬移后的實物圖
提前制作好應急電源插排、軟質饋管、音視頻線等;明確臺站留守技術人員,如在停機時間截止前,臺站遠程監控系統未能完全恢復,留守技術人員將繼續進行掃尾工作,直至臺站所有工作恢復正常。
以上各項情況完全明確之后,整個搬遷方案就可以形成文字報告,同時擬定臺站停機搬遷時間表,報請上級管理部門審批。
搬遷申請得到批復后,搬遷隊伍立刻進入臺站著手準備搬遷。在全臺設備停機之前,先由供配電小組外接一路臨時電源作為搬遷過程中各項工作所需電源。停機時間一到,供配電小組將原機房所有設備的電源斷開,確保無電狀態下操作的安全性。接著各小組進入工作狀態,將所負責設備的外部連接線路拆除,盡管已經提前做好標識,但為了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差錯,最好用手機拍照以備恢復時確認。所有設備外部連接斷開后,進入集團作戰模式,由總指揮調度,按照先內后外、先重后輕、先大后小的原則,集中力量將調頻、電視、發電機、配電柜、ATS、穩壓器、天饋線、UPS、接收機、采集器、音視頻服務器等各種設備搬移到既定位置。設備搬移到位后,各小組又轉入分散作戰狀態,對各自負責系統的設備進行位置調整、連線鋪設、接頭制作、接入設備,等等。對于設備相互之間的銜接,如發射機到多工器再到天饋線之間的饋管連接,配電到發射機之間的電源電纜連接,信號網絡機柜與發射機和其他各種設備之間的線路連接,機房整個系統所有設備接地線的接入等,各小組再次牽手,共同合作默契完成。

圖3 宜州轉播臺搬遷完成后的實物圖
搬遷結束后的核查與調試是搬遷工作的另一重點。所有設備完成定位、安裝與接入,并與其它設備正確連接好,各小組根據《無線臺站遠程監控管理系統設備安裝手冊》和搬遷方案進行自查和相互交叉檢查,檢查設備是否按要求移動到位,各種信號線、電源線和控制線是否連接到正確的設備。檢查核對無誤后,方可對供配電系統、信號源系統、發射機系統等逐步加電調試,送電時還要在外電、發電機和大型UPS之間進行切換,確保ATS切換正常。各設備加電手動操作正常后,接著運用臺站主控電腦對所有系統包括安防方面逐一進行數據測試與功能控制。臺站主控電腦控制正常后,還必須與樞紐臺遠程監控平臺對接,由平臺確認遠程可監可控。每一個環節都完全正常后,才能宣告整個搬遷工作順利結束。
首先要制訂周全的應急預案。因為搬遷過程時間緊、任務重,同時人多手雜,什么意外都可能發生,所以事先必須充分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然后針對性制訂應急措施,否則就可能出現手忙腳亂的現象;其次要明確優先級別。搬遷時間嚴格控制在上級批復的停機時間段內,但搬遷中面臨的情況千變萬化,所以必須優先安排供配電、發射機、和信號源等系統的安裝與連接,當開播時間節點到達之前可以給設備加電應急播出,不至于造成停播;再次要按照先戶外再室內的原則進行處理。在多次搬遷過程中,不是室內外溫差大,就是出現不合時宜的風和雨,盡快把各種機器設備搬移到預定位置,接下來就可以在室內作業,將不良天氣對搬遷進度造成的影響降低到最小;最后必須進行交叉復查。各種設備和系統的安裝連接與調試的條理性都很強,容不得任何差錯,但思維局限讓一般人很難發現自己工作中的不明顯差錯,所以最后環節一定要通過交叉檢查來及時發現和糾正錯誤,避免對機器設備造成損壞。
發射臺站是我們廣電系統向人民群眾傳送黨和國家聲音的平臺,是我們無線人工作的第一線,安全播出是我們無線人賴以生存的生命線。加強臺站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臺站發射設備運行維護環境,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是我們長期堅持并努力的方向。本文針對臺站搬遷的具體實施方案進行了說明,講述了臺站搬遷的基本過程,總結歸納了應遵循的基本規律及注意事項,為臺站搬遷工作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參考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