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離分子
執一卷滌濯九州的霸業雄圖,了一段席卷天下的舊恨新仇。
帷幄弓刀,闕下風云,十載一心局四海;江山崩亂,家國沉浮,兩世一身御乾坤。辟邪之后,誰識人心,誰敢弄權;慶熹之外,誰見狂瀾,浩蕩悲歡。
紅豬俠是以武俠作品見長的作者,倘若以武道來論,紅豬俠也是出手即見功力的練家子。
中國武術講究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見之于文章,則可以詞句修辭、謀篇布局、人物刻畫等技巧謂之筋骨皮,而以核心主旨、精神世界的構造謂之氣。《慶熹紀事》就是紅豬俠多年精修功力的一次全面展示,從這本小說的背后,你能領會中國武俠精神世界的追求、中國史家文學的骨氣胸襟以及中國政治哲學的智慧冷靜。
紅豬俠的小說文字,就像一位大俠,從你看他的第一眼起,你就能感受到他的氣場和功力。整部作品的文字從頭到尾都透著一種如墜三九的寒冷,仿佛練過玄冥神掌一般,讓人從字里行間就看到人間的世態炎涼、霜雪無常,這種冷是無聲的,也是無處不在的,沒有刻意,也沒有夸張。但卻不是如寒極一樣冰冷到底,它的霜雪下燃燒著火,這火無法沖破寒冰,令人窒息,就像命運扼住了書中很多人物的咽喉。你在他們的日常、對話中就能感受到他們的無奈與無力感。哪怕是雷奇峰這樣江湖上的頂級高手,也逃不過命運和執念的捆綁,他的灑脫也僅限于揮劍斷魂的一瞬吧。
紅豬俠筆力非常,大氣磅礴,清冽古樸,環環相扣,邏輯嚴密,寥寥數筆即可牽動人心。擅長刻畫運籌帷幄、決斷深刻的人物,書寫波譎云詭、布局精妙、格局豁達的史詩傳奇故事。作品《慶熹紀事》在各大網絡平臺連載累計點擊閱讀量過億,超高口碑令其成為古代權謀小說的經典之作。
相比于《瑯琊榜》中對手的不堪一擊,《慶熹紀事》中的眾多人物,都胸懷溝壑,愛恨糾纏間謀斷深刻,卻也不乏快意恩仇的可愛可恨。
有著如此剛健磅礴的筋骨與皮肉,《慶熹紀事》的精氣自然也綿延不凡。主人公辟邪乍看是有著哈姆雷特般身世的王子,但他卻不像哈姆雷特那般糾結多疑、彷徨憤怒。他的魅力與悲情在于他自始至終都清醒堅定,哪怕有過一時的迷茫,他的決心和信念也不曾動搖過。所以,他對自己殘忍如斯,對明珠拒絕如初,對父親的厚望執行到底。縱然如他所說,他是可以為了達到目的連親朋摯友都不惜出賣的惡人,但這樣的出賣,于他又何嘗不是一次次的去犧牲自己的靈魂來鍛造鐵石心腸呢?這種淬煉的痛,又有幾人能忍受?有幾人能理解?
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大俠小俠,各有各自的江湖機遇、武功修為,各有各的存在。紅豬俠筆下的俠者就是這般多種多樣,層次分明。“俠之言挾也,以權力俠輔人也”,如辟邪、姜放等,為了天下蒼生不惜一切、甘于輔佐君上成全大義與光明,這是一類俠士。亦有“其行雖然不軌,然其言比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困厄”如雷奇峰者,為尋心安、贖遺憾而一生困于弄權者手下,他是對主上忠誠、對內心忠誠的俠義之士,只是輸在走錯了路跟錯了人,因而惡行引惡果,這是他的悲劇。還有“在信與利間舍生而取義,辱身以成仁”,重信輕生、不惜名利的俠者,盛世隱于市,亂世灑熱血,這應該可以算是根植于中國儒家傳統文化下、廣泛被認知認可的俠義精神。能在一部小說中將眾俠的群生眾相呈現得如此鮮活而深刻,可以想見,紅豬俠對中國武俠和中國歷史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所以我們才能從《慶熹紀事》中讀出歷史,讀到認同和感動。
正是: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俠骨已無多。
《慶熹紀事》
紅豬俠著
浙江文藝出版社2018年4月
《上上長江》
《上上長江》是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劉醒龍深情書寫中華民族母親河長江的紀實體散文。從長江入海口上溯到三江源,一路溯流而行,這既是一次艱辛的尋夢之旅,也是對民族精神的探源和回望。《上上長江》充滿著一位文學赤子朝拜母親河的虔誠和激動,從各種水利考察站到三峽大壩等國家工程,從潯陽樓、金山寺等高樓廟宇到杜甫、陳獨秀等人的孤冢舊居,每一篇行走手記,都展現了劉醒龍的深厚文學素養和創作激情,有面對大好河山的喜悅,有對失路英難的悲憫,也有對人品和文才俱佳的文學隔世知己的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