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雪
關于吃:
從西醫角度來講,心力衰竭患者沒有必須要忌口的東西,蛋、奶、肉、蔬菜和水果,都可以吃,但是有些患有糖尿病和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高糖高脂的食品量是要少一些。在飲食方面,我們最在乎的是食鹽的攝入,下面是吃鹽的一般原則。
家里有吃咸菜,尤其是自制的腌菜的患者,就不要吃了,這種咸菜不但對心衰沒好處,還有可能引起高血壓甚至癌癥,這種生活習慣還是需要摒棄的。此外,以下這些食物要減少攝入:腌制、熏制的食品,如醬菜、咸肉、香腸;添加小蘇打的面食和糕點等;咸味濃的快餐,如漢堡包、油炸土豆等;含鈉調味品,如番茄醬、蛋黃醬、醬油、沙拉醬等含鹽飲料。
如果患者的處方中,有強效利尿劑,每天的尿量不少,這時候不需要嚴格限鹽,但是仍舊要注意飲食清淡。如果鹽不足也會造成患者沒有精神、血壓低、食欲差。同時,限鹽過度會引起血液中的鉀、鈉、氯等離子成分不平衡,對于治療沒好處。處方中沒有利尿劑或者利尿劑劑量偏小,這時候是需要注意鹽的攝入的。

如果患者喘得很重,不能下床(我們叫重度心衰),這時候每天的鈉鹽量限制在0.4克,實際相當于食鹽1克;
如果患者輕度活動后就有氣短(中度心衰),此時每天的攝入鈉鹽量限制在1克,實際相當于食鹽2.5克;
如果患者活動后沒有癥狀(輕度心衰),此時輕度心力衰竭患者,每天攝入鈉鹽量限制在2克,實際相當于食鹽5克??傊?,心衰患者的飲食原則是:平衡飲食,清淡易消化,禁煙、酒,還應少食多餐,因為飽餐可誘發或加重心衰。
關于喝:
對于輕中度患者,不強調絕對限水,總體原則是“不可不喝,喝了不渴”就行了。但是對于嚴重心衰患者,液體攝入量限制在1.5-2.0L/天(礦泉水瓶24小時小于4瓶水),有助于減輕癥狀和充血。另外化驗血鈉低于130mmol/L的患者,24小時入液量也不應該超過2L/天。
關注飲水,需要患者做到:1使用有刻度的水杯;2口干的時候,可以嘗試含一塊冰糖等緩解渴感;3自己注意觀察每種食物的含水量。
除了飲水量的觀察,患者自己還需要學會用稱重的方法來觀察癥狀。
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每日稱重:稱重需保持在早晨,排尿后、進食之前進行。每天和前一天,前一周的體重情況進行比較。一周內體重增長達2.3公斤或每天0.9公斤,提示水分過多,需及時去醫院就診。
每日檢查水腫:每天檢查腿是否膨脹或身體其他部位存在水腫增長。
記錄氣短癥狀:沒有氣短、氣短在稍用力后、氣短在劇烈用力后、氣短在靜息時等。
記錄夜間呼吸:能平臥、需要兩個枕頭或更多、端坐呼吸或被夜間的氣短憋醒等。
記錄頭暈:從不頭暈、站立后頭暈、幾乎暈厥。
有2~5項癥狀,提示心衰加重,要及時通知醫生。心力衰竭的患者,我們不主張大量輸液,即使是必須要使用的靜脈藥物,也本著使用最少液體溶解的原則。
關于小便:
腿腫、心衰加重患者應保證每天的入量比出量略少或平衡,患者和家人應學會記錄每天出入量。
患者應在下午4點左右評估一下當天的尿量,如果比往日偏少,要考慮加一片利尿劑。
加用利尿劑,就要注意補鉀,以免出現低血鉀問題;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補鉀期間,應定期復查電解質,避免血鉀過高造成的危險。有些水果如香蕉和綠葉菜含鉀的量比較高,一些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食用的時候就要少吃一些。高血鉀和低血鉀對身體都很不利,血鉀的正常范圍是3.5-5.5mmol/L,我們一般希望自己的患者血鉀在4mmol/L-5mmol/L左右。
關于大便:
一定要保持定時大便的習慣,避免出現便秘。如果患者有便秘的習慣,可考慮使用一些溫和的藥物,比如,麻仁潤腸或者含有植物纖維素的通便藥物,多數患者只要飲食全面,大便規律不成問題。但是有些患者因為體弱或者進食少,可能會有不想大便的心理,隔幾天就會出現便秘的情況,這時候要考慮使用開塞露幫助排便,到了排便時間,哪怕沒有便感,也要到廁所坐一坐,形成條件反射,以后排便就容易了。
關于睡眠:
心衰患者往往有焦慮情緒,會出現睡眠障礙。實在睡不著,可以考慮使用舒緩類安眠藥物。
很多人擔心睡覺藥物會產生依賴,其實我們最常使用的安定類藥物不會產生心理依賴,一旦自己能夠睡了,不吃藥也沒問題。但是如果睡眠不好,身體會一直處于興奮狀態,這對于心率血壓的控制都非常不利,心衰的恢復也難,所以心衰患者要有充足睡眠。
關于?。?/p>
室內的溫度保持對于心衰患者的康復很重要。很多心衰患者突然癥狀加重往往在換季季節,比如北方天已經冷了,患者不愛活動,或者蜷在床上或者出入時易著涼,容易出現感冒,感染是心衰加重最重要的誘因,因此家有心衰的患者最好想辦法保持室內溫度在20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