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宗 陸思全 葉垚棟 朱凱 周穎
摘要:通過對VTS 雷達工程周圍電磁環境監測,分析其周圍電磁環境影響。驗收監測單位在收集工程有關資料、現場監測的基礎上,編制完成了《岱山江南山VTS雷達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表》[1]。結果表明:工程建設對電磁環境敏感目標影響較小,各電磁環境敏感目標監測結果均低于9.5V/m的公眾照射標準限值。
關鍵詞:VTS雷達工程;電磁環境;射頻綜合場強
中圖分類號:X8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3-003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3.016
Abstract: Through the monitoring of 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around VTS radar enginee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around the radar is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on-site monitoring, acceptance monitoring organization complete the “ Daishan JiangNanshan VTS radar engineer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ceptance monitoring repor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n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sensitive targets is small, and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are all lower than the limits of public exposure standards of 9.5V/m.
Key Words: VTS rsdar engineering;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RF integrated field strength
VTS雷達工程對保證船舶航行安全,提高航運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VTS雷達工程的建設會增加環境中的電磁輻射水平,文章通過監測,分析了建設雷達站對周圍電磁環境產生的影響。投運后,會對周圍環境產生電磁輻射,本文重點介紹VTS雷達投運后電磁輻射對環境的影響。
1 基本情況
VTS即為船舶交通管理系統,是在一定水域管理船舶航行的體系,以保證航行安全和提高航運效率船舶交通管理系統。VTS系統主要由雷達系統、VHF系統、AIS系統、氣象系統、CCTV系統、VTS主系統組成,本次驗收的為VTS系統中的雷達系統,主要功能為完成水上目標的采集、處理及判定等功能。雷達系統主要由1副18ft雷達天線、2套雷達收發機(為保證VTS系統的高可靠性,收發機采用雙機熱備份方式)、1個雷達控制器和1個雷達維修終端等組成,雷達系統主要參數見表1,雷達系統組成如圖1所示。
2 電磁環境監測與分析
2.1 監測內容
對雷達周圍500m范圍內的具有代表性的環境敏感目標進行監測,各點位測量高度為距立足點1.7m。
2.2 監測方法
電磁環境監測依據《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 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HJ/10.2-1996)[2]等技術規范。
2.3 監測儀器及條件
監測儀器:射頻綜合場強儀(型號NBM550),本次監測使用的儀器,均通過計量部門檢定或校準。
監測環境溫度:15~23℃;相對濕度:48%~61%。
2.4 監測結果及分析
岱山江南山VTS雷達站周圍500m范圍內環境敏感目標射頻綜合電場強度監測結果見表2,監測點位見圖2。
根據《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3]、《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和標準》(HJ/T10.3-1996)[4]標準要求,本項目環境敏感目標電場強度限值為公眾曝露場強控制限值的1/,即電場強度9.5 V/m。
由監測結果可知,雷達站周圍500m范圍內的環境敏感目標射頻綜合電場強度在0.23~0.58V/m,小于9.5V/m的公眾照射標準限值。
3 結論
通過對某市VTS雷達工程周圍500m范圍內電磁環境敏感目標監測,各環境敏感目標射頻綜合電場強度測量值為0.23~0.58V/m,小于9.5V/m的公眾照射標準限值,符合《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和標準》(HJ/T10.3-1996)規定的限值要求。
參考文獻
[1]陸思全等.岱山江南山VTS雷達工程竣工環保驗收監測表[R].杭州:浙江省輻射環境監測站,2016.
[2] HJ/T10.2-1996.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 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S].
[3] GB8702-2014.電磁環境控制限值[S].
[4] HJ/T10.3-1996.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和標準[S].
收稿日期:2018-02-05
作者簡介:傅宗,男,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電磁累環境監測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