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預處理工藝采用“調節池+絮凝沉淀”,穩定進水水質、水量的同時去除可能帶入的懸浮物。生化工藝采用“水解酸化+缺氧+好氧”聯合工藝,生化段采用了復合生物濾池工藝,具有抗沖擊負荷能力高、污泥不易流失、處理效率高等優點。并在池型上進行了改良,保證了進水及出水的均勻性,提高了處理效果。深度處理部分采用了“臭氧+微絮凝過濾”工藝,同時在施工圖設計時在平面布局及管道設計時考慮臭氧可放到生化段前面,以防止水質變化時可以靈活應對。本工程經過一個月的實際運行,出水完全可達到《城鎮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同時工藝穩定、可靠、高效,為同類化工園區工業廢水提供借鑒作用。
關鍵詞:合成氨;生物濾池;廢水處理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3-013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3.07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retreatment process uses “regulating tank + flocculation sedimentation” to stabilize the influent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volume and remove the suspended solids that may be brought into the process. Biochemical process using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 + hypoxia + aerobic” combined process, the biochemical section of this composite biofilter technology, with high impact load capacity, sludge loss is not easy to deal with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in the pool type Improved, to ensure the uniformity of water and water,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Depth treatment part of the “ozone + micro-flocculation filter”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in the layout and pipeline design considerations ozone can be put in front of the biochemical section, in order to prevent water quality changes can be flexible. After a months actual operation, the effluent can reach Grade A standard of “urban pollutant discharge standard” completely, meanwhile the process is stable, reliable and efficient,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dustrial wastewater in similar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s.
Keywords: Synthetic ammonia; Biological filter;Wastewater treatment
1 進出水水質確定
1.1 進水水質
經過兩個月的調研,確定的進水水質如下:
1.2 出水水質
工業園污水處理廠(一期)出水水質需按《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標準中的A級標準執行。
2 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及水質
經調研,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確定為30000m3/d。
3 水質分析及工藝流程選擇
(1)預處理工藝段選擇。經過調研,該工業園區生產企業以棉漿粕生產、電解鋁及合成氨生產為主,棉漿粕廢水的特點為懸浮物濃度高、難生化、色度高[1],電解鋁廢水主要以石油類、懸浮物等污染物為主[2],合成氨廢水主要以氨氮及總氮為主。
(2)生化工藝段選擇。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來水特點之一為難以生化,所以生化段工藝采用了水解酸化+缺氧+好氧的聯合工藝。水解酸化采用了較長的停留時間(按照工業廢水處理經驗選取),使廢水中的難降解有機物在該階段開環斷鏈,提高可生化性,保證后續生化處理效果。缺氧+好氧工藝段主要目的為去除COD和去除總氮[3]。
(3)深度處理工藝段選擇。臭氧氧化是一種強氧化劑,能氧化難降解的高分子有機物,同時由于其不引入離子,所以成為本工程的深度處理方案。臭氧反應可增加水體中懸浮固體的量[4],所以后續處理方案中采用了微絮凝過濾方法,去除COD和懸浮物,保證出水水質。
4 工藝流程圖
5 主要構筑物說明
(1)調節池。調節池分為并列兩格池體,鋼筋混凝土結構,停留時間3h。由于來水可生化性較差,故本項目調節池調勻方式采用潛水攪拌機。本項目由于來水為經自身污水處理站處理的尾水,故取消了格柵設計,采用了提籃格柵,只去除大顆粒物質,保證提升泵的正常運行。(2)絮凝沉淀池。設置兩列絮凝反應池,鋼筋混凝土結構。分為混合段、絮凝段和助凝反應段,停留時間分別為2min、15min、15min。沉淀池采用平流沉淀池,水力停留時間為2h,主要作用為去除可能帶入的懸浮物。(3)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采用復合型ABR折流板形式,在上向流區放置填料,以攔截并貯存在高負荷條件下因大量產氣的劇烈混合帶出的污泥,強化污泥截留能力,并促進微生物與廢水的充分接觸、傳質,保證處理效果。在填料底部設置進水區,防止填料堵塞。出水區設置出水堰防止發生短流。水解酸化池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水力停留時間12h。
6 運行結果及分析
目前,污水處理廠已建成并穩定運行。檢測數據表明,出水水質達標,系統運行穩定,抗沖擊能力強。
6.1 對COD的去除效果
本工藝對COD 的平均處理效果如圖2 所示。由圖2可知,在連續運行期間,進水COD 波動較大,最高達到580mg /L,最低為320mg /L,但平均出水COD 濃度一直小于50mg /L,達到設計指標。水解酸化池去除COD不明顯,但是缺氧和好氧池去除效果明顯,說明水解酸化池起到了開環斷鏈的目的。同時運行期間沒有出現跑泥堵塞現象,說明該工藝段采用加入填料的做法是可行的,采用進出水配水方式可減少堵塞產生的可能性,并對比同類運行數據,該種方法有利于提高整體處理效果。臭氧反應池去除COD效果穩定,達到30%的去除率。對比其他運用管式臭氧發生器的工程,說明采用板式臭氧發生器還是運行高效可靠的。
6.2 對TN的去除效果
本工藝對TN 的平均處理效果如圖3 所示。由圖3可知,在連續運行期間,進水TN 波動較大,最高達到72mg /L,最低為30mg /L,但平均出水COD 濃度一直小于15mg /L,達到設計指標。
參考文獻
[1]卜晨陽.棉漿粕與粘膠纖維生產廢水的治理[J].環保技術,2006,4(4):7-8.
[2]劉忠發.電解鋁廠生產廢水處理和回用[J].輕金屬,2006,(9):77.
[3]張忠祥,錢易.廢水生物處理新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06.
[4]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給水排水設計手冊城鎮排水[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6.105.
收稿日期:2018-01-12
作者簡介:王文娜(1981-),女,碩士,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