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通過分析、調查該區域地下水環境現狀,通過水文地質條件分析及現場勘查,全面了解研究區地理位置及區域自然環境特征,從而為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工程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分析及保護提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保護
中圖分類號:X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3-0149-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3.087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in this area is investigated by analyzing and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in this are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on-site investigation, the paper fully understand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area.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and provid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protection.
Key words: Junlian County; Old junkyard; Closed retreat;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Current situation;Investigation; Protection
筠連縣老垃圾場位于我國四川省筠連鎮燎原村。該垃圾場內堆放的垃圾總量約為35萬m3,長期以來,因垃圾場內缺乏雨污分流裝置及防滲設施,垃圾堆內的濾液大量滲入到工程場地地下水環境中,而且垃圾場內散發的惡臭氣體,對工程場地周邊水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1 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工程概況
筠連縣老垃圾場作為四川省筠連鎮燎原村“十三五”時期的重點整治工程項目,筠連縣城鎮管理局緊密結合當地環境保護現狀,立足于國家、地方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要求,嚴格按照衛生填埋處理技術規范,設計老垃圾場封場整治系統。 分別通過導氣系統設計與濾液收集處理系統設計,對原垃圾場地進行坡體整形處理,以控制地下水環境生態質量狀況。與此同時,通過排氣層設計、防滲層設計、排水層設計、植被層設計和垃圾壩體設計等,阻止垃圾、垃圾填埋氣體和垃圾濾滲液等進入地下水環境,從而構建完善的垃圾場封場覆蓋生態系統[1]。
2 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工程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分析
通過上述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綜合整治后,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工程地下水環境狀況得到根本性好轉,工程實施產生了積極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在此基礎上,為了全面分析、評估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工程對研究區地下水環境產生的影響,本文需全面調查、分析該區域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內容如下:
2.1 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工程地下水環境水文地質條件
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工程地下水環境水文地質條件調查項目包括:研究區水文、氣象及植被狀況;研究區地質環境構造及地層巖性特征和地貌總體特征表現;通過地層鉆孔及實地勘查、分析,全面了解研究區含水層厚度及富水程度、滲水系數、隔水層厚度等;結合研究區自然、氣候及地質環境綜合特征,深入了解研究區地下水環境類型及排泄、補給條件等;對研究區地下水環境水溫、水量及水質、水位等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合理分析研究區地下水資源總體開發、利用情況;研究區地下水資源分布情況及水源井分布狀況;研究區地下水環境污染背景值。
2.2 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工程地下水環境水文地質問題
通過調查、了解發現,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工程還引發了一系列地下水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如工程技術措施實施,破壞了研究區地下水生態系統平衡性,導致劣質水資源增多,由此引起某些地方性疾病;同時,研究區地下水資源分布及水質狀況都發生了變化,地下水環境生態系統變得更為脆弱。再加上當地人類不合理的開發活動,缺乏地下水環境保護意識,從而使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工程地下水環境工作面臨著巨大挑戰。本文于2016年6月-2017年10月于該研究區共布設S1-S5 5個全分析水質監測點位,以對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工程地下水環境保護提供決策評估依據。
基于“標準指數法”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評價,計算公式如下[2]:
式中:
①第i個水質因子的標準指數——
②第i個水質因子的監測濃度(mg/L)——
③第i個水質因子的標準濃度(mg/L)——
在指數評價時,嚴格參照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工程項目區域地下水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93)中的Ⅲ類標準進行評級分類。通過調查、評價發現,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現場填埋滲濾液的下滲,已對研究區周邊環境地下水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S2、S6 兩個監測點水樣“Mn”“pH”“NH4+”及“總硬度”等參數值均已超標;而S3、S5兩個水樣監測點的飲用水源pH值、NO2-及NO3-等離子也均已超標;水樣監測點S4 Cl-、Mn等離子也已超標。由此說明,該研究區地下水環境受當地人類不合理的采煤活動影響,同時受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污染,地下水環境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另外,通過調查、研究發現,該研究區遭受污染的含水層主要類型為碎屑巖淺層風化裂隙含水層,其基本分布遷移方向為“老屋基”-“大水井地表分水嶺”一線南東側沿斑竹溝。
2.3 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工程地下水環境水污染源
本項目為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工程,經過污染分析后發現,該研究區主要污染源來自于垃圾場污染整治工程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形式NH4+、COD、氯化物、Fe和Mn。
3 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工程地下水環境保護
通過上述污染監測分析與評價,本文認為,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工程地下水環境保護工作應該著重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在老垃圾場封場整治施工過程中,要對生活與生產廢水進行集中處理,引排至農田中灌溉;車輛沖洗及施工生產廢水要經過臨時沉沙池過濾,然后用于水循環處理,不能對外排放;在垃圾場封場處理時,應在非雨季進行。對于施工場地堆放的散料物質等,要采取覆蓋處理對策,以防濾液下滲污染地下水環境;施工期間應該設立控制制度,嚴格按照相關填埋技術實施規程,對填埋體系統進行設置;要采用低滲透性的覆蓋材料對垃圾進行全面覆蓋,分別以6.3mm復合土工排水網和復合防滲層作為防滲層結構[3];垃圾堆體外的地表水要經過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進行“雨污分流”。
垃圾封場后,應定期對濾液水量與水質進行監測;同時,對滲濾液系統參數進行適當調整;另外,還應建立信息化的水質監測系統,對飲用水源受污染情況進行監測。
除了上述工程技術措施外,還要通過政策宣傳,強化當地民眾的水環境保護意識,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使其自覺投入到水環境保護中。而相關管理部門應該以身作則,做好水資源調度與保護、管理示范工作,按照科學的實施流程,構建完善的地下水污染風險快速評估與決策流程,為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工程地下水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4 結束語
本文基于筠連縣老垃圾場封場整治工程。自2011年起,筠連縣原簡易垃圾填埋場已被新建城鎮衛生垃圾填埋場取代。因此,該工程已停止繼續使用,同時不再收納垃圾。故需對原老垃圾填埋場進行封場整治處理。但在封場過程中,勢必會對該區域地下水環境產生污染。為此,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筠連縣城鎮管理局對筠連縣老垃圾場工程場地進行了整治處理,通過對地下水環境狀況進行調查分析,以合理評價工程整治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制定可行性的地下水環境保護對策[4]。
參考文獻
[1]仝曉霞,寧立波,董少剛.運用GMS模型對某垃圾場地下水污染的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2,35(07):197-201.
[2]寇文杰,陳忠榮,林健.不同垃圾場地類型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J].人民黃河,2013,35(01):42-44+48.
[3]李松,羅緒強,龍擁軍,姚甜甜,劉靜,王文仙.城市垃圾場空間擴張遙感監測——以貴陽市高雁垃圾場為例[J].地球與環境,2017,45(03):368-373.
[4] 馮雪,趙鑫,李青云,黃茁,林莉.水利工程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要點及方法探討——以某水電站建設項目為例[J].長江科學院院報, 2015,(01):66-67.
收稿日期:2018-01-04
作者簡介:黃遠斌(1982-),男,本科,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與環境地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