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賽楠, 張 嚴, 盧雯馨, 李宏銓, 吳華東, 郭 嘉, 張林鋒
(武漢工程大學化工與制藥學院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北省新型反應器與綠色化工工藝重點實驗室,湖北 武漢 430073)
分子篩是一種孔徑小于2nm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具有篩選分子作用的無機硅鋁鹽材料,由于其具有規則的孔道、較大的比表面積、良好的擇型性及水熱穩定性,在工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用作吸附劑、催化劑或載體及各種添加劑等[1-3]。
但是,微孔分子篩孔徑較小,使其難以適用于含有大分子的反應,而介孔材料能夠彌補微孔孔徑較小的缺點,其開闊的孔道利于大分子反應物的迅速擴散[4]。但是,純介孔材料的酸性弱,水熱穩定性差,也限制了純介孔材料的工業應用。因此,介微孔復合材料能夠結合兩者所長,使它們成為非均相催化反應中重要的載體和催化劑[5]。Beta沸石是具有交叉十二元環通道結構的高硅沸石,KIT-6材料具有Ia3d立方結構、大孔徑(大于7nm)的介孔材料[6-7]。因此,集 合 二 者 優 勢 的 Beta-KIT-6 復 合 介微孔受到了研究者們的關注。晶化時間是該復合介微孔材料合成過程中的重要影響因素[8]。本文深入考察了該因素的影響,為復合介微孔材料的合成提供指導。
1.1.1 Beta微晶乳液的制備
將一定量的正硅酸四乙酯(TEOS)、偏鋁酸鈉(NaAlO2)、四乙基氫氧化銨(TEAOH)、氫氧化鈉(NaOH)和去離子水按一定比例攪拌混合,形成均相溶膠,再轉移到帶聚四氟乙烯內襯的晶化釜中,于140℃下晶化不同時間(8h、16h、24h、32h),考察Beta微晶晶化時間對合成過程的影響。
1.1.2 Beta-KIT-6(BK)復合材料的制備
1)在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P123表面活性劑、去離子水、正丁醇以及 HCl(2mol/L),35℃水浴下快速攪拌溶解(約4h);
2)將1.1.1所得的冷卻后的Beta微晶乳液及一定質量的TEOS緩慢加入1)所制備溶液1),水浴35℃下快速攪拌,繼續反應24h后轉入晶化釜,100℃下晶化;
3)將得到的晶化產物過濾、洗滌、干燥、焙燒6h,得到BK樣品。
X射線衍射(XRD)采用德國Bruker D8Advance系列X射線衍射儀對所合成樣品進行物相分析。小角掃描范圍為1.3°~5.0°,大角掃描范圍為5°~75°;紅外(FTIR)表征儀器型號為:美國 Nicolet公司MAGNA-IR 560 型 紅 外 光 譜 儀,掃 描 范 圍4 000cm-1~400cm-1,分辨率為2cm-1;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采用荷蘭FEI公司的Quanta200F型SEM進行樣品形貌分析;透射電子顯微鏡TEM采用荷蘭FEI公司的JEO1JEM2100型TEM進行樣品孔道結構及催化劑表面活性相分析。
在復合材料的合成過程中,Beta沸石前軀體的晶化時間對介微孔的形成有較大影響,不同晶化時間下BK介微孔復合材料的XRD譜圖見圖1。所合成材料在廣角區[圖1(b)]的衍射峰逐漸增強,說明隨著晶化時間的延長,越利于Beta晶核的生長。在小角XRD衍射中[圖1(a)],2θ=0.88°處均具有較強的衍射峰,說明所合成材料具有有序的介孔結構,并且,隨著晶化時間由8h增加到24h,小角衍射峰強度逐漸變強,然而,隨著晶化時間的進一步延長,衍射峰強度減弱,說明所形成的微晶晶核較大,不利于介孔材料的組裝。因此,最適宜的Beta晶化時間為24h[9]。

圖1 不同晶化時間BK材料的小角(a)及廣角(b)XRD譜圖
圖2為不同晶化時間BK介微孔復合材料的紅外譜圖。所有材料在波數為465、810、950、1 050cm-1出現了純硅介孔材料的特征骨架紅外吸收峰。Beta分子篩在波數為520cm-1和570cm-1處出現了歸屬于五元環和六元環的典型特征振動吸收峰[10]。介微孔復合材料BK在520cm-1和570cm-1處隨著晶化時間的延長振動峰強度逐漸增加,在晶化時間為24h時,其振動峰強度最大,表明該晶化時間下,所合成的Beta微晶的結構單元容易被介孔模板劑組裝成介孔。
晶化時間為24h的BK材料的SEM照片如圖3所示,所合成的BK材料形貌為無定形,表面較為光滑。這說明所合成的BK復合介微孔材料中Beta分子篩微晶已經進入KIT-6介孔的孔壁中,并沒有單相的Beta分子篩存在,這證明所合成的復合材料BK為介微孔復合材料,其孔壁由Beta微晶搭建而成。

圖2 不同晶化時間BK材料的FTIR譜圖

圖3 所合成BK材料的SEM圖
圖4為BK材料的TEM圖片。由TEM照片可以看出,所合成的介微孔復合材料BK具有典型的體心立方Ia3d介孔結構,且有序度較好,7nm左右較大尺寸的直孔道清晰可見,并未見Beta微晶團聚現象及獨立相存在,表明所合成復合材料BK中納米Beta分子篩微晶已經進入介孔孔壁中,能較好地進行介孔結構搭建,驗證了上述XRD及FTIR的表征結果。

圖4 所合成BK材料的TEM圖
本文研究了Beta微晶晶化時間對介微孔材料BK合成過程的影響,所合成復合材料在2θ=0.88°均出現了較強的小角XRD衍射峰,并隨著晶化時間的增加強度逐漸增加,在晶化時間24h時,衍射峰強度最強。同時,在FT-IR表征中,五元環及六元環的特征振動峰也隨著晶化時間的延長強度逐漸增加,但晶化時間達32h后,Beta晶核較大,不利于介微孔復合材料的組裝,晶化時間24h的BK材料其介孔孔道規則有序。該復合材料在精細化工、油品分析及環境工程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宋月芹,徐龍伢,謝素娟,等.ZSM-5分子篩催化劑上液化石油氣低溫芳構化制取高辛烷值汽油[J].催化學報,2004,25(3):199-204.
[2] 范寶蕓,陳真,呂永康.V-ZSM-5上氨選擇性催化還原NO降解機理的 DFT 研究[J].山西化工,2016,165(5):1-5.
[3] 吳華東,樊慧麗,趙震,等.汽油和柴油中含硫化合物加氫脫硫反應機理研究進展[J].工業催化,2011,1:1-6.
[4] Beck J,Vartuli J,Roth W,et al.A new family of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s prepared with liquid crystal templat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92,114(27):10834-10843.
[5] WU Huadong,DUAN Aijun,ZHAO Zhen,et al.Syn-thesis of NiMo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 supported on a composite of nano-sized ZSM-5zeolite enwrapped with mesoporous KIT-6material and its high isomerization selectivity[J].Journal of Catalysis,2014,317:303-317.
[6] Yasuhiro S,Tae-Wan K,Ryong R,et al.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large-pore mesoporous cubic Ia3d Silica with complementary pores and its carbon replica by electron crystallography[J].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04,43(39):5231-5234.
[7] Kim T W,Kleitz F,Paul B,et al.MCM-48-like large mesoporous Silicas with tailored pore structure:facile synthesis domain in a ternary triblock copolymer-butanol-water system[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5,127(20):7601-7610.
[8] WU Huadong,DUAN Aijun,ZHAO hen,et al.Restricted diffusion of model sulfides over a NiMo/BK catalyst under hydrodesulfurization reaction conditions[J].RSC Advances,2017(7):44340-44347.
[9] Huo Q,Margolese D I,Stucky G D.Surfactant control of phases in the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Silica-bsed materials[J].Chemistry of Materials,1996,8(5):1147-1160.
[10] Umamaheswari V,Palanichamy M, Murugesan V.Isopropylation of cresol over mesoporous Al-MCM-41 molecular sieves[J].Journal of Catalysis,2002,210(2):3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