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崔海濤
諾泰爾首席科學家莫蘭博士走訪中國農戶

莫蘭博士(左六)與當地農戶一起為諾泰爾點贊、加油。
“這個黃瓜的味道好極了,比歐洲黃瓜的風味更勝一籌。”這是凱文·莫蘭博士在品嘗了江蘇徐州一農戶種植的黃瓜后發出的贊嘆。
來自挪威的凱文·莫蘭博士現擔任諾泰爾(中國)化學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學家,是親土種植“百千億”公益行動啟動后,首位開展田間技術培訓、指導的國際級專家。他這次來到中國主要是走訪中國農民,調研諾泰爾化肥在中國的應用情況,并根據農民的實際需求進一步提升諾泰爾產品與中國農業生產實際的適配度。
據了解,目前,諾泰爾(中國)年產能200余萬噸高端肥料。諾泰爾硝基肥、水溶肥、懸浮液體肥等產品具有溶解性好、養分含量高、養分均勻等特性,可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減少化肥用量,提升作物抗逆抗病能力。諾泰爾肥料以其優異的品質在國內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4月17日,莫蘭博士來到了江蘇徐州銅山區張集鎮,走訪了當地的黃瓜種植戶。當他品嘗了用諾泰爾種植的黃瓜后,莫蘭博士更加堅信諾泰爾在中國市場將有更好的發展。
張集鎮的蔬菜種植已成規模,黃瓜是春季的主要種植品種。莫蘭博士一行首先來到了農戶李芹的蔬菜大棚??吹街Z泰爾公司的工作人員帶著一個外國人來看中國人種植的大棚,附近的村民既好奇又興奮,便也跟著走進了大棚。只見,莫蘭博士仔細查看黃瓜的長勢,并借助翻譯與李芹交談起來。
李芹說:“從2015年開始,我們就一直用諾泰爾肥料,效果非常好。黃瓜是從去年種植的,到現在這個大棚已經賣了3萬元。”說到這里,李芹開心地笑了。
在李芹家的大棚里,放眼望去,整個大棚里的黃瓜植株均勻,長勢喜人。據了解,從去年12月份定植以來,這個大棚的黃瓜在2月底正式上市,每天采收600斤左右。今年上半年黃瓜的行情普漲,地頭收購價可達到每斤1.6元-2元,而且采購商爭著要。
為啥李芹的黃瓜這么受歡迎呢?這其中的奧秘就在黃瓜的味道上。李芹讓來參觀的人自己挑著摘黃瓜吃,她說:“我們的黃瓜沒有蟲子,一點農藥也沒用,大家放心吃?!?/p>
莫蘭博士品嘗了黃瓜后,贊不絕口,他說:在歐洲,黃瓜會長得很大,但是口感相對差一些?!庇浾咴谄穱L了黃瓜后,發現這里的黃瓜清香中帶著甜味,沒有任何苦澀的味道,比平時市場上購買的黃瓜確實好吃不少。
李芹介紹說,這得益于諾泰爾經銷商陳根柱給她的幫助。陳根柱指導她如何精準施肥,包括前期底肥、苗期用肥、后期沖肥的用法與用量等。李芹說:“從底肥開始一直到后期的追肥都用諾泰爾,雖然投入多了些,但是化肥用量減少了,整體種植收益增加,一個棚的黃瓜前兩年毛收入都在5萬元以上,就今年行情一個棚收入6萬元是沒問題的?!敝Z泰爾工作人員也給李芹算了一筆賬,拋掉肥料、苗以及棚膜等成本,李芹一個棚的純收入在4.5萬元左右。
和李芹大棚一樣好的,還有村民劉計泉的大棚。劉計泉說:“用了諾泰爾后,地不板結了,蟲害明顯少了,黃瓜口感也好了,這兩天別人的黃瓜賣1.6元/斤,我能賣到2元/斤。今年我家大棚從春節就上市了,到目前為止這個棚黃瓜已賣了3.5萬元了?!?/p>
每個人都有致富夢,但記者發現當地黃瓜種植戶的種植效果和收入水平相差懸殊。種植能手愿意用更好的農資投入品,在管理上有經驗、有技術,收入普遍高。但還有一些農戶缺乏種植經驗、技術,收入幾千塊錢的較普遍。記者隨機采訪了農戶曹大姐,曹大姐告訴記者:“我們家的管理跟不上,種的也比人家晚,到現在一個棚也就賣了幾千塊錢?!?/p>
在隨機走訪的一個大棚中,黃瓜的葉子周邊開始發黃,植株長勢不均勻,關鍵是在這個不應該生蟲的階段,植株上竟然有很多小飛蟲。可見,還有很多農戶的種植水平有待提高。
莫蘭博士告訴記者:“我通過調研發現,很多中國農民的種植模式還比較落后,但是有一部分農民很喜歡學習,諾泰爾公司在提供全程種植管理方案的同時還給他們提供更科學的種植技術。中國政府提出了化肥零增長的目標,我們是非常認同的,我們要幫助農民去減少化肥的用量,提升農產品的質量,讓農產品的風味變得更好?!?/p>
莫蘭博士表示:“自加入金正大以來,諾泰爾肥料就一直在改進,相關的技術難點被一一攻克,目前諾泰爾的技術已達到了國際水平,未來諾泰爾產品也會走向國際市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