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票
一個參與培訓的學員說:“原來我也想出去打工,但苦于沒有一技之長,怕出去找不到工作,經過這次培訓后,我心里有底氣氣了。”
近年來,德宏州瑞麗市卯鎮工會每年都要舉辦門期培訓班,內容涉及到廚師、建筑、家政等行業,有數百名農民工參加勞動技能培訓。
從“輸血扶貧”模式到“技能扶貧”,勐卯鎮工會為農民工脫貧致富提供了一條可靠的途徑。
我心里更有底氣了
臨近午飯時分,在瑞麗市勐卯鎮職工食堂里,一位傣族大姐揮動著鏟子,翻炒著鐵鍋里的菜,在熱氣騰騰的廚房里,一股菜的香味撲鼻而來。一會兒工夫,這鍋菜已經炒好上桌。
這位傣族大姐說:“我在職工食堂炒了2年多的菜,職工的口味我都比較清楚,因此,我每天炒的菜基本上都能賣完。”
對于現在的工作狀態,這位傣族大姐非常滿意。
事實上,她能進入勐卯鎮職工食堂工作,源于2015年舉辦的一場技能培訓。
2015年,勐卯鎮計劃舉辦一場職工、農民工技能培訓,但培訓主題沒有確定。
此時,勐卯鎮人大主席、工會主席蚌有彬剛上任不久,知道這件事后,他認為,職工培訓就要針對職工實際需求出發。
在這樣的工作思路下,勐卯鎮工會對職工、農民工展開調查,在調查過程中,他要求工會工作人員要把調研的目的和內容介紹給職工,然后請職工暢所欲言。這份真誠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打開了職工、農民工的“話匣子”。
經調查統計,很多職工、農民工都希望能舉辦廚師培訓班。掌握了職工的需求后,勐卯鎮的廚師培訓班開班了。
由于廚師培訓順應了職工、農民工的需求,這期培訓班受到了廣大職工、農民工的積極響應,開班的時候參加培訓的人數超過了預期。
經過勐卯鎮工會聯合會舉辦廚師培訓,很多人走上了創業、就業崗位,有的開辦了小餐館,有的進入單位食堂工作。
這位傣族大姐也參加了這次培訓,培訓結束后,剛好勐卯鎮職工食堂還缺人手,這位傣族大姐就進入了職工食堂工作。
勐卯鎮屬于邊疆民族地區,貧困人口基數大,為促進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素質和技能不斷提升,使農村勞動力向技能型轉變。勐卯鎮通過廣播、標語等形式在全鎮展開宣傳,同時動員村社干部走村入戶進行培訓動員。
由于宣傳到位,老百姓對這種“政府出錢,個人受益”的培訓方式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2016年,勐卯鎮工會舉辦了一期家政服務培訓班,培訓結束后,大部分學員都找到了工作。
一個參與培訓的學員說:“原來我也想出去打工,但苦于沒有一技之長,怕出去找不到工作,經過這次培訓后,我心里有底氣了。”
近年來,勐卯鎮工會每年都要舉辦幾期培訓班,內容涉及到廚師、建筑、家政等行業,有數百名農民工參加勞動技能培訓。
從“輸血扶貧”模式到“技能扶貧”模式轉變,勐卯鎮工會為農民工脫貧致富提供了一條可靠的途徑。
這只是勐卯鎮工會為職工、農民工辦實事的一個縮影。
在幫扶濟困上,勐卯鎮也獨具特色。
“醬油”主席的由來
勐卯鎮職工眾多,每逢職工生病住院,蚌有彬總會到醫院去慰問。
由于工會經費有限,他慰問職工的物品都是柴、米、油鹽等日常生活用品,時間一長,職工群眾都稱他為“醬油”主席。
知道這個稱謂之后,他覺得這個稱呼很親切。在他看來,職工能和他開玩笑,說明職工心里已經把他當成了自己人。
王福是勐卯鎮的一名老職工,一次,王福生病住院,蚌有彬知道這個消息后,立刻帶著工會的干部職工到醫院探看王福。
在詳細了解王福的病情后,蚌有彬向王福發放了工會慰問金和生活用品。
每當職工生病住院時,蚌有彬基本上都會親自到醫院看望,在他眼里,員工的事情,就是工會的事情,勐卯鎮工會人文關懷在這里得到體現。
有一位聘用職工,原本工資就不高,家里又突然發生變故,工會知道這件事后,及時將他納入困難職工檔案,讓他感受到了工會的溫暖。
有一名職工患上癌癥后,由于長時間住在醫院里,蚌有彬幫他從瑞麗市總工會爭取到了4000元的補助金。
從申請到補助金的發放,蚌有彬代替這名職工包攬了一切手續。
當他把這4000元補助金送到醫院時,這名職工感動地說:“工會真是雪中送炭,緩解了我家庭的困難,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工會組織的關心和溫暖。”
工會一點一滴的關愛,讓職工深深體會到工會這個大家庭的溫暖,更加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握緊的拳頭才有力
想要“拳頭”有力量,就必須要把“拳頭”握緊。
鄉鎮上的工作尤其如此,如果僅靠一個部門單打獨斗,工作很難取得突破,只有把有限的資源整合起來,才能形成戰斗力。
這種做法在勐卯鎮得到印證。
勐卯鎮文化站曾經是職工群眾學習的窗口,但近年來,由于很多書籍未能及時更新,職工想看的書文化站沒有,現有的書籍職工群眾又不喜歡看。因此,職工看書的積極性不高,文化站形同虛設。
就在這時候,全國總工會給勐卯鎮一個職工書屋的名額,這對于職工群眾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但問題又來了,勐卯鎮辦公條件非常緊張,職工書屋竟然找不到合適的地.方。
只要動腦筋,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經過勐卯鎮黨委、政府集體討論決定:利用文化站的辦公條件,改建成職工書屋。
經過精心改造之后,全國職工書屋煥然一新。
如今,在勐卯鎮職工書屋里,有上萬冊各類書籍,涵蓋了政治、經濟、種養殖、法律、文學等多個門類,深受職工的喜愛。
職工書屋還開通了電子書屋,以滿足職工不同的閱讀需求。
在職工書屋的借書登記簿上,數十頁厚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記錄下了職工借書的信息。
蚌有彬說:“職工書屋是提升職工素質的重要基地,也是職工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利用好職工書屋,能有效地為職工提供一個學習技能,提升素質的平臺。
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勐卯鎮掀起了學習、創新高潮。
2015年,勐卯鎮農業服務中心“依所技師工作站”得到瑞麗市總工會授牌;勐卯鎮經濟事務辦公室被瑞麗市評為“職工創新工作室”。
蚌有彬說:“人才是發展的根本,只有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才能為職工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大舞臺。”
勐卯鎮處于城鄉結合部,有的職工是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要買房手里沒錢,不買房又沒有住的地方。
為了解決這部分職工的住房問題,勐卯鎮工會騰出了一層樓房,改造成職工宿舍。搬進職工宿舍后,這些職工紛紛說:“工會為我們解決了大問題。”
盡管經費緊張,但在職工文體活動上,勐卯鎮也沒少下功夫。勐卯鎮少數民族眾多,傣族有潑水節、德昂族有澆花節、景頗族有目瑙縱歌節……這些節日各具特色。
為此,勐卯鎮工會利用這些民族節日,融合干部職工的需求,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去年,勐卯鎮要舉辦一個民族團結職工運動會,為了提高職工積極性,需要設置一些獎品,僅工會經費來承擔這些獎品的費用顯然不現實。
在這樣的狀況下,蚌有彬多次跑到民族事務部門協調經費,經過協調,運動會獎品的費用由工會和民族事務部門共同承擔。
“工會的工作與每一個職工息息相關,離開了職工,工作就失去了意義。”蚌有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