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明
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正式發布,鄉村旅游作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體系的一部分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什么樣的鄉村最能引人前來旅游呢?當然是最有農村特點、最具田園風光的鄉村。
正式話題之前,先說說舊農村和新城市是什么樣。
舊農村,有樹,有水,有草,有曲曲彎彎的村道和胡同、小巷,有雞有鴨,有竹園有荷塘有蘆葦有樹林,有鳥有獸……年紀大的人都知道。
那么新城市是什么樣?近些年,各地都在創建文明城市、園林城市、綠色城市、生態城市、宜居城市,那么什么是園林城市、綠色城市、生態城市?那就是新城市要鄉村化、田園化,要有水有樹林有草場有鳥有獸……
這么說就好像突然懂了,新城市就是要盡量呈現出舊農村的田園風光,見綠色,見鳥雀,見水見花見樹。
為什么要把城市建設成園林城市、生態城市呢?因為城市人在滿眼水泥鋼筋環境中生活得不舒服了,不愜意了,不美了,城市人心中向往田園風光了。所以現在,中國一大批城市變得非常美,怎么個美法呢?那就是有樹有水有草有鳥語花香……總之返璞歸真,回歸田園。
說正題,這幾年新農村建設確實改善了大批農民臟亂差的生活環境,農民生活水平得以明顯提高。與此同時,同樣不能忽略的是,有些已經建成的所謂新農村卻完全背離了新農村建設的初衷,走偏了。一句話概括———某些新農村其實建成了舊城市:樹沒有幾棵,也沒有多高;草沒有幾片,也沒有多大;花沒有幾朵,也沒有幾種;樓房一個樣式,一樣高,甚至一種顏色,街道一樣寬,橫平豎直。
說農村已經不像農村,說城市是落后的城市。請問,這樣四不像的新農村對游客會有吸引力嗎?
游客想要的鄉村旅游是什么樣?人家要看鳥語花香,看綠水青山,看竹林荷塘,看炊煙裊裊,看彎彎小巷。四不像的新農村,城里人早就玩過了,玩膩了。
為什么農村人會把新農村建成落后的城市,說到底還是農村人的城市情結。農村人以為,城市就是筆直的馬路,就是橫平豎直,就是地面硬化,就是鋼筋水泥,就是看不見土地。過上城里人的生活,把自己變成城里人,是農村人一直以來的夢想。所以機遇一來,農村人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村莊變成了他們夢想的城市模樣。他們不要再見到土,而當今的城市人卻恰恰想去親近土地。
田園化的農村就此消失,而多了一座座鋼筋水泥的落后城市。農村人不知道,他們曾經羨慕的城里人已經不稀罕鋼筋水泥的城市了。
美往往最怕的就是整齊、統一、缺少變化。美,最重要的就是特色,特點,特有。如果中國的山、中國的水、中國的建筑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有誰還會夢想游遍祖國的山山水水?
為什么我們的新農村不能保留一片竹林、一方荷塘、幾畝樹林、幾棵老樹,保留一條蜿蜒的老街,幾處傳統的宅院?為什么我們的新農村不能建得錯落有致,高低有別,樓房平房和諧相處,新樓老宅共居一村?
忽然想到一段笑談:人家吃大魚大肉的時候,我們吃糠咽菜;等我們吃上大魚大肉的時候,人家開始吃海鮮;等到我們終于吃上了海鮮,人家又開始吃糠咽菜了。難道農村人永遠只能玩城里人玩剩下的嗎?
習近平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換到農村就是,建設并保護好原汁原味的田園鄉村特色才能發展最具潛力的鄉村旅游,才是新農村建設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