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濤
2017年5月,國務院決定在全國15個省(區、市)的100個縣(市、區)開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自治區賀蘭縣、平羅縣、青銅峽市、彭陽縣、海原縣被列為試點單位,并明確試點范圍主要為征地補償、拆遷安置、保障性住房、農村危房改造、扶貧救災、市政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義務教育8個領域。
1年多來,在國務院辦公廳的精心指導下,自治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牢“四個意識”、提高政治站位,堅持目標導向、強化標準引領,精心組織實施、勇于先行先試,試點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進。截至2018年9月中旬,5個試點縣(市)全部如期實現了既定的目標任務,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一批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可復制、可推廣、可考核的基層政務公開成功模式和典型經驗。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要求,2018年9月,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組織對5個試點縣(市)試點工作進行了驗收,確定青銅峽市、彭陽縣為優秀等次,賀蘭縣、海原縣、平羅縣為良好等次。
加強統籌謀劃 集聚工作合力
制定出臺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形成了“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牽頭抓總、各試點縣(市)人民政府主責主推、各地級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區人民政府相關部門監督指導、協助配合”的工作格局。緊盯這次試點“兩化”“三可”的總體目標,確定了梳理匯總公開事項清單、編制公開事項標準目錄、統籌建好用好各類公開平臺、建立完善公開工作規程4個“規定動作”,建立政務公開事項負面清單制度、推行專項公開內容模板化、制發便民惠民網上地圖、開展政府信息定向精準推送與查詢服務、開展政府信息“二維碼”方式推送、建立政務公開監督員制度、建立“政府開放日”制度7個“亮點動作”,確保了試點不走彎路、事半功倍。自加壓力,主動作為,將試點范圍從征地補償、拆遷安置等8個領域,擴展到包括財政預決算、環境保護、食品藥品監管、戶籍管理、涉農補貼等在內的13個領域,凸顯了“方陣隊形”和“頭雁效應”。多級聯動,逐級分解任務,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了人財物力、技術、信息等資源匯聚,多措并舉、齊抓共推的強大合力。
聚焦需求導向 打造“寧夏樣板”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基層政府與群眾關系密切的行政行為和政務服務事項,強化需求導向,全方位構建完善“四大體系”。一是構建精準精細的公開事項標準目錄體系。按照探索推進基層政府信息公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全面落實“五公開”要求,編制完成了各試點領域涵蓋縣鄉兩個層級、要素齊全、分類科學、指向明確、精準精細、動態調整的公開事項標準目錄體系,并逐步實現了標準目錄體系與政府網站等公開平臺的關聯對接,為人民群眾查閱信息、咨詢政策、辦理事項、參與管理等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二是構建管用可行的公開制度規范體系。按照政府信息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全面梳理和規范政務公開工作流程,建立完善了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政策解讀、回應關切、政民互動、公眾參與、平臺建設、考核評議、責任追究等全鏈條、無縫隙的制度體系,以及行政重大決策預公開、“五公開”嵌入辦文辦會程序、公開平臺信息移送與內容保障等一系列具體操作規程,推動基層政務公開實現了有章可循、有據可查、量化考核、有序深化。制定出臺了全縣村(居)務公開、校務公開、醫療機構院務公開等制度流程,基層組織和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呈現出嶄新氣象。三是構建立體聯動的公開平臺體系。主動適應移動互聯網和“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平臺快速發展普及的新形勢,加快推進各類公開平臺和載體的融合發展,形成了以縣級政府門戶網站、政務“兩微一端”新媒體、政府公報、“兩館一中心”政府信息查閱點、公示欄為主體,以寧夏有線電視系統“政務公開”頻道、電子查詢機、“12345”政務服務熱線等為補充的“5+X”政務公開平臺體系。彭陽縣、青銅峽市、海原縣還開發建成了政府網站“政府信息發布智能監管平臺”,實現了政府信息公開的可檢索、可核查、可利用。四是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加強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標準化有機融合,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和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2017年年底“寧夏政務服務”網建成運行,實現了全區915個縣以上審批部門全鏈接,自治區、市、縣、鄉、村五級全覆蓋。5個試點縣(市)80%以上的事項可不見面辦理,45個事項實現了不出村(社區)辦理,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強化監督指導 嚴格考核驗收
自治區人民政府及政府辦公廳把搞好這次試點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1年多來,自治區人民政府常務會議2次列入議題,專題研究部署試點工作,自治區主席、常務副主席及政府秘書長、政府辦公廳主任等對試點工作多次作出指示,提出具體要求。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先后7次召開全區試點工作動員部署或推進會議,5次開展實地督導檢查,通報試點進展情況,及時幫助基層政府解決試點中的困難和問題。以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牽頭成立了試點驗收工作小組、專家和公眾代表小組,制定了驗收指標體系,對試點成果進行了全面準確、客觀公正的驗收評價。
通過1年來的試點工作,有力推動了基層政務公開工作跨越升級。5個試點縣(市)行政機關和公共企事業單位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工作整體邁上新臺階,成為全區基層政務公開工作的示范、標桿和領跑者。有力促進了基層政府管理與服務更加透明規范。5個試點縣(市)高標準建成了線上線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體系,實現了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標準化有機融合,使政務公開“最后一公里”變成了“最美一公里”。有效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5個試點縣(市)在各試點領域形成了信息發布、解讀回應、政民互動、公眾參與等全鏈條、全方位的政務公開新格局,群眾越級信訪數量、網絡政務負面輿情數量、基層組織干部“微腐敗”案件數量等明顯下降。有效打造了良好的縣域營商環境。5個試點縣(市)普遍實施了“政務公開體驗區”“便民惠民網上地圖”“政務服務全事項二維碼矩陣”等一系列便民利企舉措,形成了誠信磁場、政策洼地和服務高地,營造了更加陽光透明、高效便捷、綠色開放的投資服務環境和社會信用環境。
今后一個階段,在國務院辦公廳的精心指導下,我區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固化和擴展試點成果,總結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寧夏經驗”“寧夏模式”,為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作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