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濤
平羅縣自承擔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工作以來,緊緊圍繞13個重點領域,全面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五公開”,不斷提高行政效能,增強公開實效,為打造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注入強勁動力。
建立“四項”機制,強化工作組織保障
一是建立組織協調機制。成立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相關單位為成員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縣委、縣政府先后5次聽取試點工作匯報,11次召開動員會、推進會,研究解決問題,確保試點工作有力推動。二是建立聯動推進機制。制定了實施方案,明確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掛圖作戰。形成由縣政府辦牽頭統籌,11個試點領域工作部門各負其責,其他部門應公開、盡公開的“1+11+N”聯動推進機制。三是建立監督考核機制。將政務公開年度考核分值提升至4分,共進行專項督查4次,并把督查整改情況作為政務公開年度考核依據。四是建立工作交流機制。先后組織工作人員赴廈門、杭州等地參加培訓。全縣共舉辦培訓班8次,培訓工作人員2300余人(次)。
構建“五大”體系,推動工作縱深開展
一是構建科學規范事項標準目錄體系。編制13個試點領域縣、鄉兩個層級的公開事項標準目錄體系,共梳理公開事項目錄611項、標準文本187個。為構建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和“應公開、盡公開”的政務公開新格局夯實基礎。 二是構建政務公開工作規程體系。制定完善政務公開、保密審查等49項制度和24個工作制度流程,印發政務公開信息網上發布管理辦法,公開工作實現了有章可循、有據可查、有序深化。三是構建立體聯動政務公開平臺體系。構建“5+X”公開平臺體系,形成縣政府門戶網站、“兩微一端”、政府公報、政府信息查閱點、公示欄以及電子查詢機、“大喇叭”、“12345”便民服務熱線等多種公開渠道的“政務超市”。四是構建高效便捷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著力創新線上線下公開模式,加強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標準化有機融合,提速推進“一網通辦、一門對外、一號服務、一端在手、一碼認證、一庫共享”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建設。五是構建全方位多元化宣傳體系。在高速公路旁樹立“擎天柱”一處,制作專題片2部,新聞短片11期,發放張貼政務公開手冊、海報等資料2萬余份,營造了全社會充分知情、有序參與的濃厚氛圍。
緊扣試點內容,打造七個亮點特色
一是惠民網上地圖,讓公開更便捷。制作政務公開惠民網上地圖,準確標識全縣各行政機關、政府信息查閱點、民生服務中心等12類401個服務網點,有效降低辦事群眾“腳底”成本和時間成本。二是公開內容模板化,讓公開更規范。對13個試點領域專項公開內容,統一制作70個公開模板,做到標準、尺度、要求基本一致。三是實行負面清單制度,讓公開不越線。把影響國家安全等16類信息內容列入政務公開負面清單范圍,梳理負面清單事項133項,建立負面清單動態管理制度,規范各行政機關政務公開行為。四是精準推送與查詢服務,讓公開更便利。推行村廉通工作,搭建農村信息公開平臺,由村組分層建立微信群,逐級發布信息讓群眾知曉。在“平安石嘴山”“平安平羅”微信公眾號中增加便民服務和查詢欄目,為廣大群眾提供身份證辦理進度查詢和新生兒取名重名查詢業務服務。五是“二維碼”推送,讓公開更便民。將平羅縣政務服務87項要素信息和64個政務微信公眾號制作成“二維碼”,利用宣傳海報、公示欄等載體公開,辦事群眾只需掃碼,就能及時了解待辦事項的名稱、設定依據等要素信息。六是實行監督員制度,讓監督無死角。在全縣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其他社會組織等代表中選聘32名政務公開監督員,對基層行政權力運行進行監督,倒逼基層政務公開提升標準化、規范化水平。七是“政府開放日”,讓公開更透明。建立縣、鄉兩級“政府開放日”制度,邀請退休老干部、工人、媒體及行業代表走進辦公場所,切身感受政府工作,提高決策透明度,提升群眾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