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倩 李穎 王曉旭
一個顯示屏上,點在線外;另一個顯示屏上,點在線上。不同的位置關系,產生不同的耗能指標:前者蒸汽用量295噸/小時;后者蒸汽用量少于290噸/小時。這個指標,牽動著壽陽化工許多人的神經,也包括他——2017年度集團公司勞模標兵、壽陽化工生產運行管理部副部長吳勇。
芒種時節,氣溫顯著升高,加之雷雨之前,空氣濕度大,讓人感覺又悶又熱。在晉中壽陽化工中控室內,吳勇一邊看著一旁波動甚微的曲線,一邊告訴記者,自從對氮氣壓縮機進行改造后,工況點“跑”到了防喘振線上。這種壓線運行狀態,不但效率最優,而且耗能最低……悶熱的天氣絲毫沒有影響吳勇的工作情緒。
2018年,是壽陽化工的“成本年、節能年”。年初,吳勇“移步”生產運行管理部,主管節能、成本。剛上任,吳勇首先建章立制,節能降耗獎優罰劣的條條框框隨之而出,單耗管理、煤種獎懲金額、噸煤產氣、每千標方有效氣耗煤量、有效氣收率、噸乙二醇耗輔料……關乎生產的點點滴滴,統統納入考核指標,獎優罰劣。
“想法再好,職工不實施,也是枉然。”吳勇直言,“建章立制,就是要靠制度來管理人。”有了制度,便有了約束;有了激勵,就有了動力。氮氣壓縮機改造就是節能降耗的成功典型,也是吳勇參與節能降耗的一次實踐。而主抓節能降耗是他來到壽陽化工的第四次領命。
說領命,是因為總是哪兒有需要,吳勇便被派到哪兒。
2016年,吳勇還是凈化中心主任。那年,是壽陽化工試生產的關鍵之年。打通系統流程,凈化是其中的關鍵一環。原本凈化裝置在甲醇生產線上是成熟裝置,可用于生產乙二醇,就需要重新調整設備。選擇國外進口裝置,整個生產周期得14個月,比規定工期多出4個月,可放眼國內,又沒有一家生產商有生產經驗。為保證工期,與國內6家相關廠商多次洽談后,壽陽化工最終鎖定杭氧股份公司——國內做冷箱的頂尖企業。材質可靠、焊接技術成熟,安裝一切順利。可工藝的不成熟,對試車是一個挑戰——必須將冷箱降溫至零下180攝氏度。
時值深秋,雖不及夏日炎炎,可要降溫至零下180攝氏度,真是難上加難。“冷箱降溫接氣是死任務,沒有太多經驗可借鑒,我們就自己蹚出一條路子來!”這是吳勇第一次領命。仔細研究杭氧股份公司的設計圖紙后,吳勇提出“高壓空氣節流膨脹”加“液氮氣化降溫”雙模式降溫法。可大幅降溫哪那么容易!降溫過快,管線應力變化太快,會導致設備出現裂隙,泄漏物料。倘若附近有操作人員,物料會像流沙一般,瞬間將人吞噬。
可怕!必須杜絕!吳勇又提出,用氣化器來控制液氮降溫速率。即便如此,他仍不放心——中控室內,他親手操作,分類下令,告知熟練工調至需要溫度,告知新操作工閥門旋轉多大幅度,盡量將指令量化。期間,他還多次跑到現場進行操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了漫長的6天,克服部分氣體流道降溫反復、不均勻的“冷熱病”,溫度終于降了下來。而這6天里,吳勇一天最多休息2個小時,最短只能休息1個小時,打個盹兒。
降溫成功后,新難題又來了——如何有效減少深冷裝置開車期間的調純時間,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吳勇第二次領命。
實踐出真知。多次開停車實踐,吳勇總結出“短期停車保冷保壓、長期停車用中壓氮氣代替工藝氣保冷”法,如此一來,降低了每次冷箱開車的調純時間,節約開車成本至少20%。
2017年年初,吳勇被調至合成中心當主任,也迎來了他的第三次領命——提高乙二醇275納米透光率,打造優等品!
上任第一天,吳勇便組織人員細致分析,查找影響優等乙二醇275納米透光率的因素。一次次顯微鏡下的“探索”,1.7兆帕蒸汽溫度、真空度、工藝參數等“元素”被逐一放大。之后,降溫度、補漏點、調參數,增加提質單元……上任3個月,一等品穩穩變成了優等品,且透光率遠高于國家標準,為企業正常運營提供了保障。
一次次領命,一次次成功。吳勇,不負所托,一路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