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雯
7個方面26條措施有的放矢
3月13日,山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7個方面26條措施,以進一步完善政策、改善服務、優化環境,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促進全省經濟轉型發展。
平等對待各類市場主體。堅持市場準入公平,加大壟斷行業開放力度,不得排斥、限制、歧視民間資本。鼓勵民間資本通過出資入股、股權收購、認購可轉債、股權置換等形式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參與組建聯合投資基金。堅持政策享受公平,民間投資在土地使用、財稅政策、融資服務、優惠政策等方面,與國有投資享受同等待遇。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持續落實簡政放權要求,禁止搞變通、打折扣,切實打通簡政放權“最后一公里”。組織開展“紅頂中介”專項整治活動,重點解決壟斷性強、收費亂問題,減輕企業負擔。
支持民間投資轉型發展。鼓勵支持民間資本發展轉型產業。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持“雙創”示范基地、產業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到2020年建設30個以上省級“雙創”示范基地。
著力降低企業經營成本,落實財稅政策,深化輸配電價改革,優化供地政策,清理規范涉企收費,著力解決“亂收費”“亂罰款”等問題。
提供多樣化融資服務,加大信貸支持。完善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推動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到境內外證券交易所、山西股權交易中心等上市、掛牌,通過發行公司債、企業債進行融資。
穩定市場投資信心,對地方政府拒不履行所作的合法合規承諾,特別是嚴重損害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破壞民間投資良好環境等行為,要加大查處力度。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因地制宜明確政商交往“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加強產權保護,完善平等保護產權的法律制度和程序,妥善處理歷史形成的產權案件,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