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基于品牌生態新時代美好生活的戰略意義,2018年6月21日,由品牌中國戰略規劃院、邁點研究院(MTA)、旅游大住宿門戶邁點網聯合主辦的“2018年度MBI旅游住宿業高峰論壇”在北京維景國際大酒店隆重開幕。
首次提出“空間流量經濟”概念
繼國務院設立“中國品牌日”一年來,品牌中國戰略規劃院與邁點研究院(MTA)強強聯合,共同致力于旅游大住宿及租賃地產業的品牌生態研究與行業品牌生態系統構建。
品牌中國戰略規劃院副院長常繼生表示,品牌既是國家戰略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文化、標準、品質、內涵和形象的統一協調,是流量經濟的關鍵入口。近年流量經濟的大爆發之下,社會發展的方式和經濟結構都發生了變化,旅游大住宿業和租賃地產行業作為經濟發展以及構建美好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對于推動美好生活、構建美好城市至關重要。
在行業對品牌越來越重視的今天,從業者們要更加注重創新,增加品牌數量、注重品牌文化,從而助力中國的品牌發展。邁點MBI的品牌指數發展至今已經走過了9年的時間,MBI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
邁點網副總裁、眾數信息總裁丁曉宇在論壇上正式公開了MBI模型并解答MBI背后的邏輯,并宣布,7月10日MBI將會完全公開上線內容并免費公開,包括指數排名、輿情情況、媒體占有量。
在本次峰會上,邁點首次正式提出了“空間流量經濟”。這個概念對比的是2014年的互聯網流量經濟,即掌握線上所有流量的人就控制了所有買方,形成絕對壁壘。而現在是將整個空間,包括酒店、公寓、共享辦公等聯合后,去共同找到更多的新鮮利潤空間,找到更多產品可附能的行業,同時減少成本,將空間變得更有趣。
與此同時,根據邁點網主編郭德榮發布的《2017-2018年度中國旅游住宿業品牌白皮書》顯示,“年輕化、個性化、圈子化”是住宿消費的三個關鍵詞。從市場消費看品牌布局,中檔市場依然是熱點,這里的“中檔”概念包括了長租公寓、辦公、商業寫字樓。
一方面,中檔酒店目前的連鎖化是所有品類連鎖化中最高的。另一方面,中檔酒店正在承擔起旅游住宿消費結構轉型的重任——消化自身品牌體系,調整自身品牌、資源的整合問題,并且匯入更多細分元素,結合IP、跨界、科技等趨勢將運營更加精細化。
無論是宏觀戰略的指引,還是市場運營的需求。一個大趨勢奔騰而來——空間流量經濟時代。
偷吃螃蟹的國內酒店先行者
近些年來,盡管在歐美酒店市場一大批小眾、精品細分酒店品牌,比如說,ACE Hotel、Hoxton Hotels、MaMa Shelter、The Standard Hotels等等正在爆紅,引發了一股空間流量經濟潮流。但事實上,中國本土也有一些旅游住宿品牌也早已蠢蠢欲動,偷偷吃了螃蟹。
多年來一直占據中檔酒店市場老大地位的維也納,在第五個發展規劃中,將實現深睡眠到大健康的品牌戰略,聚焦睡眠與健康,希望為客戶提供健康的高附加值的服務。據維也納酒店集團高級副總裁肖熙凰介紹,深睡眠大健康品牌戰略基于3個方面的分析:第一點是數據支撐,56%的互聯網用戶表示自己有睡眠問題,意味著住宿業機會來臨;第二點是基于回歸本質,酒店的睡眠場景有助于幫助客人實現高質量的深度睡眠;第三點是消費升級,在可承受的范圍內實現有個性的品牌。
跨界泛娛樂,賈超創立了有戲電影酒店,將經典電影場景放置在客房里,讓用戶真正體驗電影的感覺。在今年年內,有戲將實現院線同步,推出熱門電影主題房。結合當下流行的網紅文化,有戲也將與其結合,在打造主題房的同時,也會以酒店為直播場景做相應的直播活動,起到推廣營銷的效果。賈超提到,有戲目前最火熱的世界杯房型深受用戶喜愛,不少年輕人相約在有戲觀球。
千嶼Islands創始人兼CEO甘宜哲認為,住宿業的未來機會在于模式創新和提出科技解決方案。他提出了“分享時間”和“分時租賃提升收益”的概念。比如客人需要11點才入住,那么酒店允許客人把11點之前的時間分享給平臺,給他一張優惠券,酒店得到的是他不用的10小時,酒店可以拿這10個小時用來做鐘點房的銷售。同時,“借助徹底的互聯網線上化運營和智能化體驗”來解決運營效能問題。
從去哪兒出來的張寶龍認為,過于依賴第三方流量,企業永遠無法體現出整個品牌的價值和力量。現為旅悅集團副總裁的張寶龍指出,花筑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四個和體驗相關的關鍵詞,即信賴、歸屬、品質和定制。“做民宿客棧,一定要把服務做好,有了好的口碑,就能不斷引流,通過網絡營銷的方式實現品牌的傳播。”
長久以來,酒店業都難以擺脫三個定律:第一是流量被位置限制,第二是價格被面積、位置和營建成本限制,第三是未能解決從成本定價轉換到需求定價。跨界來的大IP春叔坦言,這三個問題是限制酒店坪效與營收的關鍵,而由于情侶群體的消費特殊性,酒店業細分出的情侶住宿市場正成為打開酒店業營收限制的新突破口。情詩酒店創始人春叔指出,商務酒店只是賺睡覺的錢,而情詩酒店則擁有提升收入的三駕馬車:賺浪漫氛圍營造的錢,賺激情好玩兒的錢,賺睡覺的錢——從根本上改變了酒店業單一依賴房費的收益結構。
科技、金融、超級平臺助力酒店業騰飛
無論是酒店、公寓、辦公、商業或其他空間業態,首先依附的就是地產“重”產業。在存量經濟時代,所有的“重”產業,要實現快發展、高效能,必須借助“輕”的外圍力量,比如科技、金融和超級平臺。
“酒店業是服務性產業,硬件資產也是服務的組成部分,硬件的競爭力是酒店競爭的重要競爭力之一;用戶的體驗及訴求將會從入住前服務向入住期間與住后體驗逐步轉變提升,并且會形成口碑式的評價體系;現在注重品質硬件資產的配置必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口碑上的主導地位。”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大客戶酒店行業總經理裴輝,以整個家電服務產業鏈體系為切入點,為現場與會者帶來了“智能服務輕松管理”的創新分享。
在研究酒店客人評價的過程中,浙江想能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郭峰發現,“酒店睡眠是一個很大的痛點,并嚴重影響酒店評分”,他希望想能床墊可以改變大家選擇酒店的方式,將酒店床墊納入選擇的范圍。為此,他提出了合作共享模式——產品共享、利潤共享、客戶共享。既能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又能解決流量問題。“共享”模式已經在一些消費領域發揮了“紅利”作用。
近年來,無論是眾籌還是資產證券化,助推行業發展的另一個因素就是資本。一米好地COO陸詩冬認為,整個行業需求明確且巨大,所以投資房產收入(租金)或將成為未來趨勢。但“銀行融資需要資本抵押,酒店物業為租賃性質,不可能實現資產抵押;民間借款對于酒店而言,利潤遠高于酒店收益。”為此一米好地應運而生,采用專業的金融手段來幫助酒店行業解決融資困難的困擾,并成為專注于做房產租賃領域的金融服務商。
在酒店業的發展歷程里,一直都有一個相愛相殺的對象——以OTA、O2O為代表的超級平臺。以美團為代表的第三方平臺,在為酒店帶來訂單的同時也帶來了流量。美團旅行住宿事業部商業分析總監趙楠在會議現場建議酒店要“善用流量”以幫助酒店更好地獲取流量,提升流量轉化的效率,同時實現多品類交叉營銷,來提升流量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