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孝和 程寬 陳洪 宋永帥
【摘要】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土木工程施工質量及結構的安全性,必須確保設計工作符合要求。在這里,本文基于大量的土木工程實踐,對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相應的控制措施,以保證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質量,避免出現設計缺陷。
【關鍵詞】土木工程;結構設計;干縮開裂;鋼筋倒伏;控制措施
結構設計是土木工程施工設計中的一道關鍵工序,一直以來都倍受重視。但是實際工作中由于諸多因素影響,土木工程結構設計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問題,如混凝土干縮開裂、鋼筋倒伏、柱體和墻體連接混亂等,不僅降低設計本身質量,也影響后續施工操作,為此要加強結構設計控制,減少甚至杜絕設計缺陷,為土木工程施工提供科學可靠的依據。
1、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常見質量問題
1.1樓板問題
就目前而言,樓板問題主要有混凝土干縮開裂和支座負鋼筋倒伏等[1]。第一,混凝土干縮開裂。工程樓板混凝土澆筑后,短期內出現龜裂問題,溫差較大地區這種問題更為明顯。之所以出現這種問題,除了人為因素外,更多的是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不合理,降低了樓板結構剛度,增加了結構撓度。另外,混凝土坍落度設計不當也是造成混凝土結構開裂的一個重要原因。第二,支座負鋼筋倒伏。樓板鋼筋綁扎后,沒有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就進行混凝土澆筑振搗,造成支座負鋼筋出現倒伏情況。究其原因,除了因為沒認真落實質量驗收工作外,還在于支座負彎矩支撐設計不符合要求,致使支座負彎矩沒有鋼筋支撐,造成支座板面出現質量問題。
1.2柱體、墻體連接混亂
在土木工程結構平面布置比較復雜情況下,經常出現多方向柱網相連情況。如,根柱與周圍各柱之間的連接設計采用框架梁連接方式,造成很多梁交匯在一個柱上,給節點區鋼筋綁扎錨固、混凝土澆筑振搗等造成不便,影響工程進度。
1.3施工設計圖和電算的計算簡圖不相符
在這一方面,主要問題表現有剪力墻長度、厚度及開洞大小,以及門窗開洞大小、框架高度等計算結果與施工設計圖中的具體數值不相符。這些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結構設計過早,與其他專業設計之間缺乏溝通、協調,造成具體設計有偏差。此外,施工圖紙審核不到位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由于對圖紙審核工作不夠重視,造成了配合錯誤、配筋失真等,所以要加強圖紙審核。
1.4剪力墻設計不合理
由于設計人員工作經驗不足,剪力墻下未進行布樁設計,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剪力墻結構的承載力,不能滿足抗震、抗剪設計要求。對此,要求注重剪力墻設計。
2、土木工程結構設計問題控制措施
2.1注重圖紙審核
在土木工程結構設計工作中,相關圖紙設計完工后,設計人員要聯合其他各方共同審核圖紙,對施工圖紙的可行性、合理性進行全面審查,待確認符合建設標準,沒有設計缺陷后方能用于土木工程施工[2]。與此同時,進行土木工程結構設計時,主體結構設計人員要加強與其他專業設計人員之間的溝通,就同一個問題展開充分探討,以得到最佳的設計方案,避免重復設計或設計不一致。
2.2確定土木工程整體結構的科學性
為了提高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質量,對鋼重比、剪重比、內力組合、板設計和配筋等進行全面檢測,確定工程結構的科學性。
第一,鋼重比。鋼重比是工程結構與重力荷載之間的比,對工程結構整體穩定性和重力二階效應有著重大影響。設計時,要對鋼重比進行嚴格控制,避免二階效應超過20%,否則將造成結構失穩。
第二,剪重比。對于一些長周期的結構,受地震動態作用影響,地面位移對結構的破壞力較大。一般情況下,如果剪重比小于0.02,結構剛度是可以滿足水平位移限制要求的,如果不能達到這樣的剪重比設計要求,就無法滿足土木工程結構整體穩定條件,所以設計人員要準確確定土木工程結構的剪重比。
第三,內力組合。在土木工程結構承載力抗震設計中,內力組合是一個要點,要求在結構抗震系數基礎上加以分析確定。對結構內力組合進行設計時,要綜合考慮受彎梁、偏壓柱和受剪等系數,通過各個系數的合理調整來建立安全的內力組合,調高土木工程結構的承載力。
第四,板設計和配筋。進行工程結構設計時,對板的長邊、短邊的長度進行精確控制,并根據它們之間的長度差大小選擇適合的計算方式。當長邊與短邊之間的長度之比小于2時,應采用雙向板計算方式;當長邊與短邊之間的長度之比大于3時,應采用受力單向板計算方式。然后,按照具體的設計方式和板的幾何尺寸,計算板的配筋,要確保配筋充足。
2.3控制結構體系造型設計
具體設計時,引入結構體系造型優化設計理念,先確定土木工程結構體形,再計算柱網尺寸,以及抗側力構件位置,合理的確定土木工程結構體系造型,優化設計方案。為了達到較好的優化設計效果,可以利用建筑信息模型,通過建筑信息模型的協同設計、碰撞檢查等功能對工程結構體系造型進行優化設計[3]。特別是面對柱體、墻體連接混亂問題,可以通過建筑信息模型的碰撞檢查得以消除,能減少設計缺陷,優化設計方案。
2.4優化設計剪力墻下布樁
在土木工程結構中,剪力墻除了承載豎向荷載外,還要承受地震水平力,為了滿足以上兩個方面要求,要在剪力墻下布樁,用以提升剪力墻的承載能力。剪力墻下布樁設計時,它的中心線要與剪力墻重合,做好設計成雙排樁,能明顯提升樁的剛度和強度。同時,對樁的抗彎和抗沖剪能力進行驗算,確定其能滿足抗震設計要求,否則加以調整。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控制措施,有利于提高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質量,減少設計缺陷,確保土木工程施工操作有序、高效,達到良好的經濟效益。當然,除了本文提及的措施外,還應選拔優秀、有經驗的設計人員擔任工程結構設計崗位,利用設計人員的專業性和經驗來控制土木工程設計工作,能更好的保證設計質量。
參考文獻:
[1]蒼玉軍.土木工程結構設計的控制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3):233.
[2]盧錦.土木工程結構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設計措施[J].綠色環保建材,2016,(12):45.
[3]王大力.土木工程結構設計的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16,(1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