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永帥 林孝和 程寬 陳洪
【摘要】多層框架是建筑結構的一種形式,在建筑設計領域有著廣泛應用。目前,常用的框架結構有鋼筋混凝土框架、鋼框架、預應力混凝體框架、鋼骨混凝土框架等,在這里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主要研究對象。本文基于大量文獻資料,首先分析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優缺點,然后結合以往工作經驗,對多層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要點進行了探討分析,僅供廣大同行參考借鑒。
【關鍵詞】建筑設計;多層框架結構;優缺點;設計要點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與城鎮化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多層建筑物越來越多。框架結構是多層建筑常用的一種結構形式,在我國建筑設計的應用最普遍,其設計工作受到的關注自然很高。為了優化多層建筑框架結構設計,提高建筑結構設計質量,下面從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優缺點入手面,對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設計要點進行了分析,對豐富多層框架結構設計實踐經驗有積極的實踐意義。
1、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優缺點
1.1優點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在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的應用較多,其優點大家有目共睹。從總體上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優點主要包括[1]:1)重量輕,空間布置靈活,可節省材料;2)建筑平面可以布置較大的空間,方便構建大的建筑空間;3)結構構件標準化、定型化,可以采用裝配式結構;4)結構剛度好,整體性好,梁柱可以澆筑成各種形狀;等等。
1.2缺點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優點雖然很突出,但是實際應用中依然表現出了一些缺點,主要包括[2]:1)框架節點應力集中顯著,結構側向剛度小,受地震等地質災害影響下,可產生結構性的重大破壞,地震活動比較活躍的地帶不適合采用這種建筑結構;2)鋼筋、混凝土的用量都比較大,構件多,工序多,吊裝多,存在一定的人力浪費等問題。
2、多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框架設計要點
經過多年應用實踐,對多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框架設計有了系統性認識,總結了諸多的設計經驗和教訓。結合這些經驗和教訓,分析了多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框架設計要點。
2.1基礎設計
第一,認真進行地質勘測,了解施工區域范圍內的地質條件,掌握與工程基礎設計相關的信息,如水文情況、持力層情況、抗剪切強度等,并以此為依據,擬建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
第二,基礎可采用條形基礎或獨立基礎。確立基礎類型后,根據地基變形、承載力等情況確定地基尺寸,并驗算地基截面,以確保地基設計合理。
第三,在同時滿足變形好承載力需求等方面情況下,最好選擇成本低的淺基礎,這類地基以天然地基為基礎,對土層原結構穩定性破壞小,可提高地基穩定性。與此同時,根據上部結構自重、地下水位等實際情況,合理選取地基持力層,保證地基承載力,控制基礎不均勻沉降。
第四,地基處理時,要綜合考慮地質勘察報告、當地水文情況,以及以往的同類工程設計經驗,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地基處理方式,減少地基處理的盲目性。
2.2抗震設計
第一,梁的高度取值確定。由于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本身的抗震性不太好,為了提高并使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符合抗震性要求,設計人員要認真考慮梁的高度取值問題,必須保證這一取值的正確性和客觀性。如果沒有辦法確定具體的合理取值,最好選擇較大的數值,避免梁的剛度過小,滿足不了抗震性要求。
第二,梁端負彎矩取值確定。在垂直荷載條件下,梁端負彎矩取值要大于計算值,雖然能增加梁端負彎矩配筋量,但也很容易造成抗彎儲備過高,一旦遭受地震等地質災害,就會引發不安全因素。為此,計算梁端負彎矩配筋時,最好選擇較小的負筋值,同時放寬跨中配筋。為了提高框架結構抗震性,可以將配筋相差不超過5%的梁配筋級別定為一級。
第三,如果施工過程中,材料出現了變化,相應的梁鉸負筋也要重新設計,不能采用原來的配置量。
2.3配筋設計
2.3.1框架外挑梁配筋
在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設計時,受建筑占地面積、使用功能等多方面影響,挑梁一般設置在梁端[3]。由于挑梁荷載與框架梁荷載是不一樣的,它們的斷面尺寸自然也不一樣,所以設計人員應該針對框架外挑梁實際受力情況確定其斷面尺寸,以及配筋量,不能采用將框架梁配筋延伸至外挑梁的配筋設置方法,這樣做會降低框架外挑梁施工質量。要求設計人員對框架外挑梁受力的實際情況進行準確分析,以便合理確定配筋量。
2.3.2框架柱配筋
從以往的框架結構建筑配筋設計情況看,框架柱配筋數量相對不多,一旦遭受地震等地質災害,框架柱就會受到較大的扭轉剪力,同時承受雙向彎矩作用。由于橫梁對框架柱的約束力較小,如果框架柱遭受雙向彎矩,勢必產生非常嚴重的損壞,破壞框架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危及人的生命安全。為此,對框架柱配筋進行設計,必須選取最不利的方向進行配筋數量計算。
具體設計工作中,為了使框架柱強度符合承載力及抗震性要求,其配筋計算或設計應當注意以下幾點內容:第一,當多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地基不是堅硬土層時,設計人員要在原來配筋量基礎上給予適當的增量設計,增加框架柱配筋,一定程度上能增加框架柱本身的承載力;第二,為提高箍筋對混凝土的制約力,設計人員可以將框架柱箍筋設計成井字形和菱形;第三,在遭受地震等地質災害情況下,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的抗震墻、邊柱等重心都會發生偏移,為最大程度的提高這些部位的抗受拉能力,必須確保縱筋截面設計大于計算值的1/4。
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論述,對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的優缺點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由于多層框架結構的抗震性不是很好,進行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設計時,要特別注重抗震設計、配筋設計及基礎設計,想法設法的提高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增強多層框架結構安全性,使之適用性范圍得以拓寬。在今后工作中,還要加強多層框架結構工程設計實踐分析,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優化多層框架結構設計。
參考文獻:
[1]馬雪梅.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設計要點探析[J].低碳世界,2016,(25):188-189.
[2]伍楊勛,劉其福.民用建筑多層框架結構設計問題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0):255.
[3]于海立.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設計問題分析[J].四川水泥,2016,(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