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發 宋永研
【摘要】景旺電子大廈,作為深圳市光明新區上市公司總部園區內,第一棟興建的總部辦公樓。我們的設計定位是使景旺電子大廈成為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的結合統一體。(見圖01)同時融入“創新、舒適、實用”三個概念。創新,即建筑立面、建筑空間、建筑功能上的創新。舒適,即層高、通風、采光方面上考慮使用者的舒適體驗。實用,即注重形體、柱網、材料上的實用性。
【關鍵詞】綠色;生態性;人與建筑;建筑與環境的共融性
作為深圳市光明新區上市公司總部園區內辦公樓的標桿,我們特別希望建筑與將來周邊的擬建項目之間形成和諧統一的整體,加上綠色建筑和海綿城市的考量,重點強調建筑對環境的尊重、環保和可持續性。簡潔、實用、大氣的建筑外形是企業形象的展現,也是現今深圳的經濟水平和文化特點的反映。
辦公樓,是給工作、生活在這其中的人們提供一個空間,這種室內空間與室外空間明顯是不一樣的。我們在建筑中設置一些空中花園和生態屋頂花園,使室內外融合,令人們在建筑中有一種放松的狀態,形成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關系。
1、地塊特征
本項目用地現狀呈矩形,東南面寬約74米,西南面寬約84米,東北面寬約81米,西北面寬約75米,場地平整。西北面為龍光地產集團項目,東北面為萊寶高科光明廠區,東南面為邦凱科技城及日東光學工業園。園區周邊交通系統較為完整便捷,南側相鄰龍大高速,北側相鄰觀光路,東側為五號路以及西側接壤光明大道。
2、地塊指標
占地面積:6058.95㎡
總建筑面積:50030.71㎡
容積率:5.88
建筑覆蓋率(一級):45.11%
綠化覆蓋率:30.14%
機動車位:263個
3、規劃布局
本項目位處片區腹地,這個特點使塔樓沿城市主干道的展示面狹小,形象不突出;但又使得它對片區公共空間和生活模式的輻射作用尤為重要。在設計策略上,本設計旨在創造出一個現代化、生態型的工作環境;重點通過建筑和景觀的有機結合,打造一棟可互動的外向形大樓;強調軸線感,底層設置架空通道,加強建筑的通透性以及可達性。
項目的建筑主體是由三層地下室、四層裙房和十九層塔樓組成。塔樓設于地塊的西北面,作為整個設計中的主要形象面進行設計,總層數為19層,建筑高度為79.8米。群樓呈“U”字形布局,層數為4層,建筑高度為17.9米,圍合形成內部街區式商業。
本項目西北邊和東北邊的道路高程在24.6-25.3之間,場地內平整無高差,場地結合地形,建筑的首層設計標高為25.65。場地排水方式采用有組織排水,地表雨水通過雨水管道集中后,有組織地由用地排入市政雨水管網中。
交通組織方面,以人行優先、人車分流分時管理為原則。在有限的條件下良好地組織場地內的人流和車流。沿地塊東北側結合市政道路開設車輛出入口,使業主及來訪車輛迅速進入地下車庫,減少對地面人流的干擾。主要的商業面為西南面廣場和內部商業街;辦公人流主要從北面和西面的建筑出入口進出。(見圖03、04)
4、建筑平面
建筑內部的功能主要為小型配套商業、食堂、研發用房。架空休閑和騎樓下方空間、生態屋頂花園結合小型配套商業,將空間化整為零,實現裙房沿街面積最大化,激活周邊的功能,給人們帶來更多方便的交流場所。食堂設置在三層,方便辦公人員的日常就餐。研發用房主要布置在塔樓部分,塔樓平面布置呈矩形,單元劃分靈活。局部設置的生態型空中花園,既加強了各層間的空間組織聯系,又使得樓層的自然通風換氣成為可能。從而提高辦公環境的品質,提高辦公空間的舒適度。
5、建筑立面
裙房部分采用大面積的石材墻面搭配成一定規律布置的小型洞口,形成活潑、靈動的建筑語言。塔樓部分則以豎向和橫向的石材幕墻分隔框,加上內凹的玻璃幕墻窗,形成內柔外剛,體現沉穩大氣的感覺。在塔樓18、19層的東南角處設計一個懸挑的觀景窗,象征“科技之眼”突顯企業的行業特質。這些表皮語言既能增強建筑的整體性和可識別性又兼具保溫、隔熱、遮掩、通風四大功能。(見圖05、06)
6、低碳辦公樓
低碳辦公樓的打造,就是對生態環境和人造自然環境的營造,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建筑與景觀的呼應,通過空中花園、玻璃幕墻、生態屋頂花園,將室外的陽光、空氣等的自然資源引進室內,通過公共空間、半私密空間的構建,提供企業與企業、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交流平臺,提供休息、獨處的空間。
7、景觀設計
我們本著公共環境優先原則,以提供高品質的辦公環境和交流空間為目的,園區綠化分為四塊:周邊地面綠化、景觀庭院綠化、生態屋頂花園綠化(裙樓、塔樓)及空中花園綠化。貫穿地塊東西向的主景觀軸串聯西南側公共空間和小型配套商業;兩層和三層通高的空中花園,打通城市脈絡,把綠色、自然引入塔樓高層之中。
作者簡介:
張金發,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宋永研,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