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建筑資源與建筑能源逐漸減少,綠色節能設計勢在必行。當前中國綠色節能建筑的設計水平依然處于起步階段,需要相關的設計人員與研究人員進一步的發展與完善。綠色生態住宅象征著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是節能、環保與建筑的有機結合。在建筑設計中,要重視對綠色生態住宅的設計,突出環境保護與綠色節能,在確保質量的基礎上,降低建筑能耗,提升生態水平。
【關鍵詞】綠色生態;住宅;建筑;設計
生態住宅結合多種科學技術,是當代社會發展的一種表現。生態住宅建筑設計要依照有關的政策與法律法規實施,同時也需要當地政府的支持與準確引導。綠色生態住宅充分運用自然環境資源,以有益生態、健康、節能為宗旨,保證生態體系良性循環,使得居住者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處于優良狀態,進而完成人和自然的融合,建成人和自然雙贏的住宅。
1、中國生態住區的發展
1.1從中國國情與資源情況的實際出發擬定發展思路
目前,中國生態住區建設的進程剛剛起步,目前住區生態層次還廣泛定位在滿足相關的技術指標上,缺乏系統性思考。生態住區僅僅只是大多數開發商作為一種廣告的方法。雖然生態住區擁有廣泛遠景與長期利益,可是其研究與開發費用相對較高,很難運用簡單的市場方法指引生態住區發展。而政府對生態住區與生態建筑的扶持政策又比較滯后,這就造成了現階段生態住區的市場發展缺少有效推動與引導。促進中國生態住區建設,不可以搞跨越發展,只可以量力而行。
1.2中國生態住區建設要堅持走適應性技術道路
在建設生態住區的過程當中,能否合理、正確地選用生態技術直接影響到工程的成敗,目前中國廣泛使用高新技術并不實際。在當前條件下,中國的生態住區建設要走什么樣的技術路線?研究表明在中國人均收入水平不高的狀況下,發展適應性技術是一條切實有效的住區生態化方法。尤其是適應性技術具備經濟節約、容易普及等顯著優勢,推廣和運用起來相對普遍。就現階段中國的經濟、技術水平來說,我們只有在堅持科技創新的前提下,走適應性技術的道路,才可以及早完成住區的生態化與可持續發展。
2、綠色生態住宅建筑設計的原則
在實施綠色生態建筑設計時,要遵循其設計規則。針對設計中的每一個構成條件,清楚確定相應的設計原則與設計目標。而這些構成要素需在詳細操作中被設計者大量的應用。所以,做好設計要素統一歸納與整理是十分重要的,而研究綠色生態建筑設計的原則更具備深遠的意義。
2.1能源節約的原則
要持續遵循能源節約的原則,達到可循環、無污染。現代綠色生態住宅建筑的材料盡可能運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資源,同時要做到無害化。當前綠色生態住宅建筑的設計就要運用好多種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創造更加健康的生活環境,并與自然資源平衡取舍。
2.2生態化原則
保護自然,遵守節地原則。適度開發土地資源,科學規劃工程用地,提升土地應用效率;使用先進的建筑系統,提升建筑的有效應用面積與耐久年限;對建筑廢棄物實施無害處理,使排放的污染物減少;應用透水性鋪裝建筑室外,使得地下水資源保持平衡;使用自然材料或環境親和材料,不破壞其自然再生系統;應用可循環運用材料與再生材料,節省不可再生資源與短缺資源;多應用地區的自然建材和當地建筑產品,在施工的時候做到無污染化。
2.3健康舒適原則
現代綠色生態住宅建筑最關鍵的是要體現人文關懷,適合人類生存生活的需要。它強調用戶和自然環境的互相溝通,使人們在一個健康、輕松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基本生活環境原因包含溫度、濕度、噪音、氣候等。當前綠色生態住宅建筑設計經過通風對流、自然采光、采用隔音效果佳的玻璃材料、以及建設立體綠色系統持續對環境實施過濾改進,達到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
3、綠色生態住宅建筑設計的實施方法
綠色生態住宅是一種有機統一的整體,其內部設計包含能源體系設計、聲光環境體系設計、水熱環境體系設計、智能體系設計。綠色生態住宅能源的完成,是在優化常規能源體系的基礎上,加大了對綠色能源的關注程度,奠定了節能原則的首要位置。對于綠色生態建筑節能的設計,對建筑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師的設計水平要相對高、有充足的能力來優化能源解決方案、能夠找尋到建筑藝術與能源方案的完美契合點。在具有了上述優良素質后,要因地制宜地運用當地的綠色能源,設計出完美的綠色生態建筑方案。在實施綠色生態住宅設計時,要盡可能地運用綠色照明,其次要鼓勵應用節能燈具,盡可能地使用自然光,防止光污染情況的出現。聲環境設計方面,盡量設置臥室遠離噪聲源,或使用隔音窗、合理栽種制備來使得噪音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降低。在秉承節水原則的基礎上,綠色生態建筑設計也要確保水質與水量符合規范。在綠色生態住宅區,通常需設置節水節能型設備、雨水收集裝備、污水處理體系等。通過上述設施,能夠變廢為寶,使不符合規范的水滿足標準,供人們的日常生活應用。綠色生態住宅的熱系統不但要與居民的供熱舒適度的要求相符合,也要與節能與環保的理念相協調,盡可能地使用可再生資源。綠色生態建筑的發展還需要大力促進智能化,綠色生態住宅跟先進的電子通訊與自動化技術的輔助分不開,所以智能化建筑應運而生,經過智能化運動獲得相對高的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要盡量以自然條件為基本根據,充分運用所有能運用的可再生能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而且運用先進的生態技術來使建筑的運行成本降低。建筑設計對綠色生態建筑影響相對大,為大力促進中國建筑事業的蓬勃發展,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把生態住宅的發展路子拓寬,改善設計,保證住宅進行效果。
參考文獻:
[1]朱奎.綠色生態住宅室內微環境建筑設計研究[J].天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2]楊毅夫.基于綠色生態住宅建筑設計的分析與思考[J].中外建筑,2010,27(11):5155.
[3]柏媛.簡析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建筑設計的要點[J].經營管理者,2008,31(o9):5758.
作者簡介:
尹曉昕,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廣東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