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對環保的認識也逐漸深入,在住宅小區的選擇過程中,也更加注重功能性和環保性。因此,在設計住宅小區時要更加注重其建設過程的低碳環保性,并從長遠的角度,來制定住宅小區的未來發展規劃,以適應不斷人們不斷更新的生活需求。本文分析了低碳環保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以及低碳環保社區的具體內容,并提出了建筑節能是低碳環保住宅小區的建筑設計核心,希望能夠對我國的低碳環保建筑事業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低碳環保;住宅小區;建筑設計;發展
1、引言
低碳環保住宅小區指的是在設計、規劃、建設和管理各個步驟,都以低碳環保的理念為中心,充分展現減少資源和能源消耗,減輕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創造功能齊全、環境宜人的居住環境。在城市建設的發展過程中,綠化已經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能夠提升居民的生活環境,促進人們的身體健康。同樣,在低碳環保住宅小區的建筑設計過程中,綠化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體現了低碳環保住宅小區的水平高低。所以,在設計低碳環保住宅小區的過程中,加大綠化環保的內容,以原小區綠化為基礎,結合小區特點、人們的功能需求,進行科學合理的景觀設計,使低碳環保小區的居住環境再上新臺階。
2、低碳環保住宅規劃設計
2.1環保住宅小區的規劃和建設應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我國已經將可持續發展策略提升到國家戰略的地位,所以各行業都要遵循可續發展的原則。建筑住宅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更需要以可持續發展原則為基礎,建設符合當代人需要,以及后代子孫都可以享用的環保型住宅。加強環境保護,減少資源損耗,降低環境污染。構建符合自然環保要求的居住空間,應注意使建筑空間與其周邊環境保持協調,充分提高資源利用率。
2.2環保住宅小區的選址、規劃、設計和建設應充分考慮當地的地理、氣候環境
建設住宅小區時,應注意對周邊自然水系、植被、山脊以及濕地等資源進行有效保護。這些環保操作,將最大限度降低地質災害、氣象災害對建筑的破壞。這也要求住宅區規劃設計方要因地制宜,挖掘特色,打造符合地域需求的文化住宅區。
2.3尊重自然地貌,充分利用地形條件和自然資源
建設住宅小區時,應防止過度開挖地基,否則住宅本身、周邊自然環境會被破壞。根據我國規定,高層建筑、多層建筑的建筑密度應分別為X20%、G25%。
2.4道路交通順暢便捷,分級明確
低碳環保住宅的道路建設應合理有序地對接城市道路,以便于居民與外界聯系,并減少道路對小區環境的污染,降低道路安全風險。
2.5環保小區中的建筑,至少要有60%是南北向開窗,抑或是接近南北向開窗。具體來看,居室的開窗角度是南偏東15°到南偏西15。同事,應盡量將角度控制在南偏東45范圍內,也不應大于南偏西30°。
3、環保綠化的具體內容
環保住宅小區在開展環境綠化設計時,應注意盡可能使地形地貌不發生較大的改變,同時要注意提高自然資源的整體組織水平。如設計收集和循環利用雨水的環保景觀,打造修復自然水系的環保景觀等。這些措施,可適當優化小區氣候,提高小區的空氣、水質量,減少噪聲等污染。
園林綠化設計應注意植物造景,對此,可充分發揮鄉土植物的綠化作用。在經驗較成熟的情況下,可重新組合生物多樣性,重新構建環保系統。
環保住宅小區應梳理地域歷史,引入能展現這些歷史的景觀來打造展現健康向上理念的、獨具特色的人文環境。
環保住宅小區的綠色植物覆蓋面積占比應在35%及以上。對綠地進行布局時,應注意安排好每個部分的位置。在綠地總面積中,包括水面在內的所有植物種植空間占比應在80%及以上。
植物配置必須具備合理性,其中,喬木和灌木、常綠樹和落葉樹樹的搭配比例應分別為4:6、1:1。其中,每100米綠地應種植3株喬木。若綠地種植群落具有明顯的復合層次,則喬木占比應在20%及以上,草坪面積占比應小于200r'o。
應種植大樹遮擋非機動車道路的陽光,給地面停車場鋪設透水地面。小區的室外透水面積占比應在45%以上。
4、建筑節能是綠色建筑的核心
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建設圍護結構,巧妙地引入太陽能,打造被動式節能建筑。通過技術手段充分利用氣候資源進行節能,要求建筑方要注意做好小區空間規劃,設計與優化圍護結構。
建筑規劃設計環保小區時,應著重考慮太陽輻射、降水、溫度等對小區的影響,盡可能用最優建筑朝向進行自然通風和獲取日照;適當建設煙囪也可加快自然通風;植物蒸騰與水體蒸發也能適當地對小區氣候進行微型調解。其中,水蒸發可降低溫度。
建設環保住宅時,應根據國家的住宅節能標準,合理布局建筑空間,打造維護結構。當然,還要根據國家規定合理選址并進行總平面規劃。建設過程中,應對窗墻面積比等進行合理安排。目前,我國已針對窗傳熱系數等出臺了明確規定,每個地域都有其特定的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與熱工計算書。在條件不符合的情況下,有必要做好能耗的動態計算,盡可能達成當地的建筑設計標準。除此之外,應按照外墻屋面的熱工指標來確定外門窗建設應遵守的熱工指標。
結語:
綜上所述,住宅小區的建設逐漸向低碳環保方向發展,因此,如何設計低碳環保住宅小區,以及把握低碳環保住宅小區的未來發展已經成為重要的課題。低碳環保的住宅小區建設,不經能夠體現人們對住宅環境的追求,也展現了一個城市的精神水平。我們在建設低碳環保住宅小區的過程中,要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并不斷的更新和發展。同時,在設計低碳環保住宅小區的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城市特點,緊密結合城市全局規劃,從而為人們能夠提供功能齊全、舒適宜人的居住環境的同時,不斷推動城市的文明發展。
參考文獻:
[1]戚務誠.住宅小區的建筑設計和發展規劃——[低碳環保住宅][J].中國勘察設計,2005,(03):25-27.
[2]張曉峰.談山地住宅小區建筑設計[J].山西建筑,2016,42(31):31-33.
[3]汪豐.現代建筑住宅設計的趨勢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0):99.
[4]本刊編輯部.宜居、低碳與可持續發展——2012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J].城市發展研究,2012,19(07):125-135.
[5]王本明.我國建筑業綠色發展的難點與重點[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16,(02):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