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嬋媛
【摘要】結構設計好壞影響整個建筑設計的安全性、功能使用性及造價成本。結構設計不僅需要遵循結構的設計規范標準,同時也要做好基礎及結構主體選型、建筑水電暖其他專業協調等相關設計的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提升結構設計的質量。本文則主要分析結構設計中現存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結構設計;問題;對策
建筑物的設計主要包含建筑、結構、給排水、機電等。在進行建筑物設計時,設計人員必須保證各個部分的設計都符合功能性、美觀度、經濟性以及環保的要求。
1、結構設計的基本內容
結構設計則是在充分理解建筑師的意圖下合理的布置結構構件滿足結構規范要求前提下,滿足后期使用要求;結構設計既要達到安全性又要滿足使用性還要兼顧美觀性。結構設計主要有以下過程: 1.設計方案;2.結構分析;3.構件設計;4.繪制施工圖。
1.1結構設計方案
建筑有建筑設計方案,同樣結構也有結構設計方案;結構設計方案包括結構類型比較、結構布置比較。結構類型有框架結構、框剪結構、剪力墻結構、框筒結構等;結構基礎有獨立基礎、樁基、條形基礎等;合理的利用專業知識及工作經驗結合地質條件及建筑條件確定結構基礎和結構類型,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達到預期效果。在已提供的建筑方案圖,結構布置試算,在計算結果參數滿足的情況下選取經濟又合理的結構布置方案;不合理處與建筑相互溝通,最終滿足結構安全的同時也不影響建筑使用及美觀的理想狀態。
1.2結構分析
結構設計規范在結構可靠度、設計計算、配筋構造方面均很成熟,特別是對抗震及結構的整體性,規則性做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結構設計不可能一次完成。正確運用設計軟件進行結構設計計算,以滿足新規范的要求。
1.3結構設計的原則
結構的設計必須符合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①安全性:”。按照國家規范要求設計及施工,使結構在承受可能出現的各種荷載作用和變形而不發生破壞,在偶然事件發生后,結構仍能保持必要的整體穩定性,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目標要求。
②各專業協調工作:結構設計在安全的前提下,符合建筑功能使用要求,滿足后期水暖電安裝需求,前期預見性的協調各專業設計,可以避免后期不必要的浪費。
③設計可行性: 由于現在建筑技術的進步,建筑不斷的對結構復雜程度挑戰,設計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不僅是設計問題,更多的是施工實施可行性的問題。
2、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普遍現狀是設計任務重、工期緊,設計人員整日忙于完成工作任務而無暇研究新規范,學習新技術、新工藝,造成設計施工圖紙粗糙深度不夠,不了解現場實際施工情況,導致一些設計理解誤差,設計失誤或者設計在施工過程中很難實現。這些不合理不科學的現象在給施工帶來難度的同時,也帶來了質量安全隱患,從而無法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
3、 建筑結構設計存在問題的對策
3.1嚴格遵守設計規范
在我國建筑業迅速發展的情況下,建筑行業如果要健康發展,建筑企業就不能盲目追去經濟效益,嚴格遵守國家對于建筑行業的相關規定給。此外,結構設計師不但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還要認真學習相關規范,嚴格執行相關標準,把關每一個細節,防止建筑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
3.2設計詳細的結構施工圖紙
圖紙是建筑設計成果的關鍵的展現,是施工的主要憑據,一旦圖紙出現問題,將會影響整個建筑的質量及施工。所以,結構設計師在進行施工圖紙繪制時,必須對圖紙中的各項參數仔細明確的表達,不能遺漏任何細節,較為繁瑣的地方多畫大樣,保證施工人員能清楚讀懂設計圖紙。任何一個設計項目都是不同專業的有機結合,需要相互配合,所以設備專業提資階段結構需多溝通保證后期設備留洞和穿管。設計師自身必須秉持嚴謹的工作態度,自己對圖紙進行多次審核和修正,查找圖紙中出現的錯誤糾正,避免損失。
3.3科學的結構選型
設計人員在拿到建筑結構設計圖紙時,不能盲目地進行建模計算,得出相關數據,應該首先考慮到建筑的外形和實際的地質情況,與專業人員進行仔細的探討和協商,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結構基礎及主體設計方案,絕不能忽略每一個細節。所以,科學的建筑結構選型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問題的發生,還能為建筑商提高經濟效益,提升建筑物的質量,保證建筑使用得生命財產安全不受損失。
3.4結構設計與施工現場有效結合
施工圖紙結合施工現場,與施工單位進行圖紙會審,多溝通現場實際情況,及時了解具體的施工工藝確保施工實施可行性針,對現場情況難題制定合理的結構技術措施。
參考文獻:
[1]章吉牧.建筑結構設計常見問題探討[J].江西建材,2011(03).
[2]付旭東.建筑結構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淺析[J].今日科苑,2010(08).
[3]于洪生.淺談建筑結構設計及其常見問題[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