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軍
【摘要】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能源消耗的加劇,我國開始大力普及低碳節能環保理念,旨為能夠提升人們的環保和節能意識。而建筑行業作為能源消耗較多的領域之一,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為了貫徹國家推出的低碳節能的政策理念,建筑行業開始不斷的優化設計方法與技術,從而確保建筑的應用符合環保的要求。
【關鍵詞】低碳節能理念;建筑設計方法;建筑設計技術
建筑行業是我國節能環保關注的重點領域之一,由于近幾年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開始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筑行業為了滿足居民的要求,開始將低碳節能的建筑設計方法及技術應用到工程建設中,從而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程度及能源的消耗程度,成為低碳節能理念的主力軍,為營造綠色和諧的生活環境貢獻力量。
1、低碳節能理念下建筑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1.1和諧原則
自然環境是我們賴于生存的重要資源,為了促進建筑的建設和發展,進行建筑設計的前提是要確保自然環境能夠得到有效地保護。此外,在建筑設計中還要注重與周圍居民的有效溝通,從而實現人與社會、環境的和諧相處。
1.2因地制宜
在進行建筑設計之前要對工程的場地進行細致的勘察,明確工程所在位置的地質、地貌、環境等情況,便于因地制宜的開展建筑設計。要遵循因地制宜首先必須要按照建筑建設的規定標準進行選址,能夠對周邊資源實施合理配置,有效的避免在建筑建設實施過程中對自然生態環境形成損害。
1.3高效經濟
建筑行業進行工程建設的目的,不僅是為居民的生存、發展構建一個良好環境,更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價值。創造經濟價值也是大部分企業開展項目的主要目標,將科學的建筑設計方法與先進的設計技術應用到建筑建設,能更好的提升建筑設計方法與技術的應用,增強對能源的利用率。
2、低碳節能理念下建筑設計方法與技術
2.1增加低碳材料的選擇及利用率
加強對環保材料的使用,能更好的將低碳節能理念應用到建筑設計中。若在設計過程中選擇了低質量的材料,不僅會影響到工程建設的質量,還會增加對能源的損耗,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對于地板的設計,若選擇普通材質的地板,不但不具備低碳環保功能,還會產生有害物質甲醛,不僅污染了居住環境,還嚴重的威脅著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2.2低碳環保建筑節能系統應用
我國建設發展中具有很強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域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區域的特點及實際的建設情況進行綜合的分析,確保建筑設計的合理性、實用性。例如:我國北方四季分明,在冬季要在溫暖的環境里才能度過一個寒冷的冬天,北方建筑設計更加注重保暖性,但是利用煤炭、電能都會進一步增加能源的消耗,因此在北方建筑施工時對取暖技術的應用方式主要是在外墻增設高質量的保溫板,對于低碳環保建筑系統的應用可在節省能源的基礎上降低環境的污染。
2.3建筑設計要樹立綠化的觀念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人口及建筑規模不斷地擴大,城市綠化的規模越來越小,綠化設施的建設越來越少,加之工業化生產排放的有害氣體和污水、各類燃油機動車排放的尾氣,不僅加重了大氣層的破壞程度,還促使水源被嚴重的污染,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同時也給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因此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應該明確低碳節能的重要性,樹立環保綠化的思想觀念,將人們居住的環境打造的更加自然、雅致,同時在建筑設計中要注重對大氣的保護,將節能減排貫徹到每一個環節中。
2.4對于墻體的節能技術
在建筑設計技術應用中可利用墻體節能技術,在垂直于孔洞的方向,或長圓孔沿著墻壁方向設置空心磚墻,為墻體進行砌磚時可實施平砌,若無整磚可利用實心磚代替,將其砌在外側促使里外平衡。在實際的建筑施工技術應用中,需要綜合墻體的抗壓能力、負荷能力及全方位角度進行分析,增強整個墻體的均勻性,運用有效的技術方法并將此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提升墻體的負荷力、承載量。在建筑設計中將空心磚墻技術進行合理、有效的應用,確保在低碳節能的基礎上,減少建筑材料成本的投入。
2.5對于屋面的節能處理技術
在現代化建筑設計中,通常會在屋面板及防水層內部添置保溫材料,這種材料具備較強的防水性、絕緣性,使用效果較為顯著。還應加強對隔熱材料的應用,避免在炎熱的天氣室內散熱不良,或在寒冷季節室內的保溫不佳,保證室內溫度能夠維持在合理的范圍內。另外,可在屋頂上設置反射層,將光線和溫度反射回地面,加強對光照的利用率,降低對成本的消耗。注意在實際的工程建設中,可在光照較好的天氣開工,能夠將太陽的光能進行充分的利用,能夠加快對保溫層的清潔和除濕。
結語:
隨著環境污染、能源消耗問題日益嚴重,近年來國家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方面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積極號召各行各業、社會各界人士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其中建筑領域作為消耗能源較多的行業之一,對其進行建筑環保設計的優化與創新,不僅關系到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還能夠對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進行有效的防護。
參考文獻:
[1]崔曉燕.節能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建筑技術開發,2017(18).
[2]王文錫.淺談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J].建材與裝飾,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