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家節能政策的實施,各類新型墻體材料層出不窮。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是一種節能、節土、利廢的新型墻體材料,由于其具有自重輕、保溫、防火性能好等特點,被大量使用到框架結構的填充墻中,但同時也由于加氣混凝土砌塊強度低、收縮大、吸水性強的特點,砌筑的墻體抹灰后容易出現裂縫現象。本文針對加氣塊裂縫的特點,介紹了通過加強現場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很好地克服加氣塊墻體粉刷層裂縫的施工過程。
【關鍵詞】加氣塊;粉刷層;裂縫;控制
1、工程概況
由江蘇大唐存儲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云存儲磁盤陣列技術與產業化建設項目孵化廠房坐落在南京市浦口區丹桂路8號江蘇大唐科技有限公司院內,廠房建筑面積20812.7平方,其中1軸-5軸為框架結構,地上2層,無地下室,室外地面到屋面高度9.6m,室內外高差0.3m,5軸-9軸為框架-核心筒結構,地上17層,標準層高3.6米,無地下室,室外地面到屋面高度63.8m,室內外高差0.3m。建筑物墻體采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水泥砂漿粉刷。
2、墻體粉刷層裂縫原因分析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粉刷層施工完成一段時間后,有的部位或整片墻體會出現空鼓、裂縫現象,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起殼的情況;有的墻體雖然沒有明顯的裂縫或空鼓,但仔細觀察會發現粉刷層上往往會出現一些網狀的龜紋現象,特別是室外墻體,一旦下雨過后墻上顯現得尤其明顯。
形成墻體粉刷層裂縫的因素眾多,究其形成原因基本可分為:
(1)材料特性引起的裂縫;
(2)墻體基層的開裂引起粉刷層裂縫;
(3)粉刷層自身原因產生的裂縫;
(4)施工中操作不當引起的裂縫;
(5)建筑物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本文不作探討)。
以上幾項因素均可能造成建筑物的墻體粉刷層裂縫,從形成原因看有設計因素也有施工因素,有材料因素也有人員因素,從施工過程看,有主體施工期間的原因,也有粉刷自身的原因。因此,做好建筑物墻體裂縫的控制工作應以施工過程為主線,做好各階段施工質量的控制。本方將從“墻體砌筑過程控制”和“裝修階段的施工控制”結合各種裂縫原因,進行探討。
3、墻體砌筑過程的控制
3.1墻體基層開裂的原因
1)干縮裂縫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由于具有吸水性強、干縮大的特點,剛出廠的加氣塊含水量達到30%-45%左右,這種加氣塊一經使用后,隨著含水量的逐漸降低,材料會產生較大的收縮變形,隨之產生裂縫,此類裂縫分布廣、數量多,裂縫程度嚴重。其裂縫走向基本呈豎向或斜向。
2)溫度裂縫
墻體砌筑完成后由于溫差的變化,會引起材料的熱脹、冷縮。而由于普通砂漿的線膨脹系數與加氣混凝土砌塊線膨脹系數的不同,環境溫度變化至一定程度時,則會由于材料不同的變形差而最終形成墻體的開裂。
墻體與混凝土框架結構同樣因溫度線膨脹系數不同而存在溫度變形產生裂縫,如框架梁下沿砌塊頂部的水平裂縫、框架柱與填充墻之間的垂直裂縫、門窗洞邊的角裂縫等。溫度應力也是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之一。
3)施工因素
施工過程中由于對材料的采購、使用要求不嚴,不按規范或設計要求設置構造柱、腰梁等,操作人員質量意識薄弱、不按操作規程施工,造成墻體砌筑質量不佳等均有可能引起墻體的裂縫。
3.2墻體砌筑過程的控制
1)材料控制
現場采購的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進場的加氣塊齡期必須達到28天以上,且進場后經取樣復試其主要技術指標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使用。
加氣塊進場后應采取防止雨淋的措施,有條件時可先運至待砌筑的樓層存放,防止雨、水淋濕。
由于普通砂漿或水泥混合砂漿與加氣混凝土砌塊的性能差異,難以保證加氣混凝土砌塊的施工質量,所以,墻體砌筑前應根據設計要求采購相匹配的成品砂漿,以保證墻體砌筑的質量要求。
2)砌筑過程控制
(1)嚴格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設置構造柱、腰梁,做好填充墻與框架結構墻、柱間的拉結筋連接,當構造柱鋼筋、腰梁鋼筋、拉結筋為后植筋時,應進行現場拉拔試驗,抗拉強度應符合相關要求。
墻體長度大于5m時,應增設間距不大于3m的構造柱,每層墻高中部增設高度為120mm的腰梁,墻體與框架結構的墻、柱相連時,應沿墻、柱全高每隔二皮磚設2¢6拉結筋,拉結筋沿墻全長貫通。預留門、窗洞口應設鋼筋混凝土加強框。
(2)為保證加氣塊與砂漿較好的粘結,砌筑時視砌塊和天氣的干燥程度將加氣塊適量灑水,濕水深度為8-10mm為宜。
(3)灰縫要橫平豎直,上下錯縫搭砌長度不宜小于砌塊長度的1/3,且不應小于150mm,灰縫厚度控制在8-12mm,厚薄均勻,水平及垂直灰縫飽滿度不應低于80%。
(4)墻體砌筑過程中應按照先砌墻,后澆構造柱的順序進行。
(5)墻體砌至接近梁、板底時,應留一定空隙,并停歇至少7天后,再將其補砌擠緊。
當墻頂部采用細石混凝土塞縫時,應添加微膨脹劑。
(6)構造柱、腰梁等構件支模時,不得在墻上硬頂、硬撬。
(7)水、電管線安裝需在墻上開槽時,應采用手持切割機進行,不得任意動用電鎬進行。嚴禁在墻體二則的同一位置開槽布管,也不得在墻上進行交叉布置管線。
4、裝修階段的施工控制
由粉刷層自身原因產生的裂縫通常呈現網狀龜裂,部分裂縫位置粉刷層有空鼓現象,鑿開粉刷層可發現,砌塊本身沒有開裂。
4.1墻體粉刷前的準備工作
墻體粉刷后出現的空鼓、裂縫、起殼等現象,成為了抹灰工作的質量通病,為了有效控制質量通病的發生,必須從源頭上開始進行控制。
1)人員選擇
施工過程中對質量起決定因素的是人,因此,施工前應認真選擇工作責任心強、技術水平高的操作班組。操作前先對參加施工的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讓所有操作人員了解施工程序、明白質量要求,保證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施工,防止因施工操作不當而引起裂縫。
2)材料選擇
粉刷工程材料的選擇必須以設計為依據,為保證粉刷砂漿的質量,本工程采用干拌商品抹灰砂漿,保證砂漿配合比的準確及砂漿性能的穩定性,施工時現場隨拌隨用,確保運至施工現場的砂漿能在2小時內使用完畢。
3)墻面預留孔、洞、線槽修補
(1)所有線管、線盒、箱體安裝時,應注意它們的平整度,控制好墻面粉刷層厚度;
(2)線槽及預留孔、洞的堵塞,應由專人負責,將接槎處清理干凈,澆水濕潤,然后用砂漿分多次進行補實。
(3)線槽修補完成后,墻體粉刷前應對其是否有空鼓情況進行檢查。
4.2基層處理
1)基層清理
影響墻體粉刷層空鼓、裂縫的因素較多,主體混凝土結構施工時使用的脫模劑、拆模時粘在混凝土上的木皮等雜物,同時加氣塊加工過程中表面形成的松散層或粉塵等都有可能造成墻體的空鼓、裂縫等現象。
因此,粉刷前應認真清除墻上的灰渣、浮塵等雜物,清除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松動的灰渣及浮塵要用鋼絲刷或硬掃帚清掃干凈。
2)墻體不同基體間的處理
鋼筋混凝土梁、柱的強度、熱工性能、收縮性能等與加氣混凝土塊都有較大的差別,當他們同時受到相同的溫差、干濕等因素變化時,混凝土構件與加氣塊結合部位出現變形差,當變形差的應力應變值超過粉刷砂漿的抗拉強度時,如果未在二種不同基體的交接處設置加強網,因不同材料的收縮不同,就會在結合部位出現裂縫、空鼓現象。因此,粉刷前應做好不同基體交接處的加強措施,防止墻體開裂現象的發生。
粘貼鋼絲網:
(1)將進場的鋼絲網用切割機切成300mm一段。
(2)將保溫釘用 “立時得”膠水粘在墻體上,粘保溫釘時應注意,保溫釘應在二種不同基體的墻上分別粘貼,且距不同基體墻體邊的距離不大于50mm,相鄰二個保溫釘的間距不大于150mm。
(3)如膠水過稀可適量摻入部分水泥,以調整膠水的稠度。
(4)保溫釘粘貼膠水干透后,將鋼絲網鋪貼到墻上,鋪貼時注意鋼絲網應以不同墻體交接的縫口為中心線,保證每邊的鋼絲網寬度不小于150mm。
(5)鋼絲網鋪貼完成后,將保溫釘逐個按倒在墻上,固定住鋼絲網。
4.3噴漿
由于加氣塊吸水率大、導濕性差的特點,粉刷前對加氣塊墻體澆水濕潤時,很快就看到墻面已經淋濕,造成墻面吸水假飽和的狀態。當實際粉刷時卻由于墻面吸水不足,新抹砂漿中的水分不斷被加氣塊吸收,造成抹灰砂漿強度和粘結力下降,從而容易造成墻體粉刷層空鼓、裂縫。
為避免墻體過快吸收砂漿中的水分,阻止或延緩墻體的吸水能力,避免抹灰砂漿在沒有充分水化前水分被吸干,保證砂漿有充分水化時間達到設計強度,同時也起過渡作用,使底層砂漿與墻體有較好的粘結力,從而避免抹灰層的空鼓、裂縫,粉刷前必須對墻體進行噴漿處理。
噴漿施工工序:
(1)噴漿前先將需噴漿墻面用清水進行噴灑,一方面可以對墻面起到沖洗的作用,一方面同時濕潤了墻面。
(2)噴漿料應嚴格按照配合比要求配制,配制時必須對原材料進行計量。
(3)和料時應用電動攪拌器具進行充分的攪拌,攪拌完成的料漿不得有水泥疙瘩或不均勻的現象,稠度應滿足施工要求。
(4)漿料攪拌完成后,加入到噴槍中進行噴漿,噴漿時噴槍的壓力宜為0.4MPa~1 MPa,噴槍與墻面的距離為0.6~1(米)左右,由上而下由左而右均勻移動進行噴射。
(5)正式噴漿前應進行試噴射,噴射面積不小于10平方,以圓點和網狀形狀均勻覆蓋,圓點厚度宜1~3mm,圓點底部直徑宜2~5mm。達到效果后方可大面積展開。
(6)噴涂應均勻,對噴點過稀或漏噴的部位應進行二次噴射。
(7)噴漿完成的第二天應開始對噴漿墻面進行灑水保養,每天灑水2~3次,養護時間不少于3天。
4.4分層粉刷
砌筑的墻體或墻體與框架結構的連接處可能有凹凸不平的現象,粉刷時如一次抹灰過厚,砂漿在硬化過程中由于收縮的不同,會造成粉刷的墻面不平整及裂縫現象,同時一次抹灰過厚,會由于砂漿自身向下的重力,影響粉刷層與墻體的粘接強度,容易造成空鼓、起殼現象。
因此,粉刷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各層抹灰厚度,按照分層粉刷的要求進行。
1)墻體粉刷
(1)準備抹灰的墻面,應提前1天灑水濕潤,杜絕隨時澆筑水隨時抹灰或完全不濕潤就進行抹灰的現象。
(2)抹底層灰:抹灰厚度8mm左右,要求與基層粘結牢固,趕壓密實,表面呈魚鱗狀,大體找平。
當粉刷層較厚時,待砂漿六七層干時,再進行下次抹灰,抹灰時應注意預留好面層砂漿的粉刷層厚度。
(3)面層砂漿粉刷應盡量在底層抹灰后的第二天進行,粉刷層厚度以8mmm左右為宜,抹灰前應根據墻體干濕情況適量灑水,保證粉刷過程中墻體的濕度。
(4)面層砂漿粉刷時,應隨抹隨刮平,用木抹子壓實、搓平。
(5)粉刷用的砂漿應在2小時使用完,不得使用已離析的砂漿。
2)粘貼耐堿玻纖網格布
外墻粉刷層龜裂是常見的建筑工程質量通病之一,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溫度變化和水泥砂漿的干縮引起的,本工程中為防止此類現象的發生,外墻粉刷施工時,針對性地采用在粉刷砂漿面層壓入玻纖網格布的做法,有效地控制了龜裂現象的發生。
結語:
建筑物外墻一旦出現裂縫,既影響了建筑物美觀又容易造成外墻滲漏而影響使用功能,不但給工程驗收及后期質保工作帶來隱患,增加工程成本、給單位造成不應有的經濟損失,而且還會帶來了不良的社會影響。但實踐證明,施工過程中只要認真做好事前預防、控制措施,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實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或減少粉刷層裂縫現象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11).
[2]《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01).
[3]《蒸壓加氣混凝土建筑應用技術規程》(JGJ/T17-2008).
[4]《江蘇省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標準》(DGJ32/J16-2014).
作者簡介:
衛時穩,江蘇中程建筑有限公司;
張啟陽,江蘇中程建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