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軍
國務院高度重視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清理工作,針對當前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名目繁多、數額巨大、增加企業負擔等問題,要求進行清理規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是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必要措施,有利于發展信用經濟,建設統一的建筑市場,促進公平競爭,加快建筑業轉型升級。根據國務院工作部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財政部對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進行了清查,摸清了基本情況,提出了相關政策措施。2017年6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主要政策措施如下:
一是全面清理各類保證金。對建筑業企業在工程建設中需繳納的保證金,除依法依規設立的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工程質量保證金、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外,其他保證金一律取消。
二是轉變保證金繳納方式。對保留的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工程質量保證金、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推行銀行保函制度,建筑業企業可以銀行保函方式繳納。
三是按時返還保證金。對取消的保證金,各地要抓緊制定具體可行的辦法,于2016年底前退還相關企業;對保留的保證金,要嚴格執行相關規定,確保按時返還。
四是嚴格工程質量保證金管理。工程質量保證金的預留比例上限不得高于工程價款結算總額的5%。在工程項目竣工前,已經繳納履約保證金的,建設單位不得同時預留工程質量保證金。
五是實行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差異化繳存辦法。對一定時期內未發生工資拖欠的企業,實行減免措施;發生工資拖欠的企業,適當提高繳存比例。
六是規范保證金管理制度。對保留的保證金,要抓緊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完善保證金管理制度和具體辦法。對取消的保證金,要抓緊修訂或廢止與清理規范工作要求不一致的制度規定。在清理規范保證金的同時,通過納入信用體系等方式,逐步建立監督約束建筑業企業的新機制。
七是嚴禁新設保證金項目。未經國務院批準,各地區、各部門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工程建設領域新設保證金項目。全面推行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信息公開,建立舉報查處機制,定期公布查處結果,曝光違規收取保證金的典型案例。
保證金的名目非常多,李克強總理、張高麗副總理都高度重視,要求一定要大力度為企業減負。目前工程建設領域,除了依法依規設立的履約保證金、投標保證金、工程質量保證金及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之外,各地設立的保證金還多達24種,這24種當中有誠信保證金、文明施工保證金,也有總理談到的磋商保證金等等。從前一段時間對部分省市調查的情況,以及對七家央企調查情況看,各類保證金的總額占到企業年營業收入的10%,這是全國的大概平均情況。而七家央企占比就更高了,通過對七家央企的了解和統計,他們繳納的各類保證金,僅2015年度就高達3116億元,占了他們營業收入的11.3%。通過這個數字,大家就知道,企業的負擔有多大。而且這些保證金大多還是以現金方式繳納,據此我們通過對近兩年大概估算,全國加起來,每年的保證金都能超過上萬億。
同時,很多業主,包括政府業主也包括其他業主,沒有及時按約定的時間返還給企業,給建筑業企業造成了很大的負擔。所以,國務院領導多次做出批示和指示,要求一定要加大力度減輕企業負擔,針對當前工程建設領域存在的保證金問題,加大清理力度,最大程度地來降低制度性的交易成本,這也是整體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必要措施。
保證金取消以后,住房城鄉建設部將推行銀行保函制度來替代現金方式繳納保證金,這也是一種國際慣例。引進了第三方金融機構,對企業雙方,不管是業主也好、施工企業也好,都是一種約束,是一種擔保,促進了信用的管理。
清理保證金的積極的一面是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有利于增加企業活力。按照清查情況和有關的統計數據來看,我們進行了初步估算,此次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的保證金,盤活了近萬億的資金,大大減輕了企業負擔,同時也激發了市場的活力。
清理保證金有利于發展信用經濟,資信越好的企業,開銀行保函的基礎越牢,相對也越便利;同樣也有利于建立統一的建筑市場,促進公平競爭,能把全國各地的門檻都統一起來,把不利于競爭的因素都去掉。同樣,它也有利于促進企業加大對工程質量的保障、人員培訓、技術研發等方面的一些資金的投入,真正促進我們這個行業轉型升級,所以有利的方面是很多的,有利于企業真正的健康發展。
這次保證金清理的范圍除了依法依規的保留下來以外,其他各地設立的一律都取消。下一階段,沒有國務院的批準,在這個領域當中,一律都不能新設各種保證金,這是必須要求的。還要推行信息的公開,建立舉報查處機制,同時對定期公布的查處結果,該曝光的典型案例一定要曝光。同樣,目前有一些規定和清理規范的要求不符合的,該取締的取締,該修正的修正,總體是希望使這個行業健康發展,所以設立保證金一定要依法依規。(本刊記者 林鳳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