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房價的不斷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設越來越緊迫,逐漸成為民生工程的一迫在眉睫的任務。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發展至今已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時也存在保障房與保障對象不相匹配、質量隱患與管理漏洞尚未杜絕、保障性住房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本文分析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從思想政治方面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設的一些建議,期望能為保障性住房建設剛起步或未起步的城市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保障性住房建設;問題;對策;制度
近幾年,隨著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房價不斷攀升,城市住房問題日益突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民的住房問題,不斷采取新舉措,以讓人民安居樂業。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設作為國家重要建設項目之一,建設速度越來越快,而在保障性住房問題上,地方政府當前重建設、輕管理現象非常普遍,導致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政府部門在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缺乏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管理制度不完善,甚至存在貪污腐敗的可能,因此,需要加強相關部門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黨政意識,促使其充分認識住房保障服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深刻認識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緊迫性,切實增強拒腐防變的自覺性;準確把握新形勢對黨員干部遵紀守法的新要求,牢固確立立身做人、從政立業的準則和底線;不斷加強黨性鍛煉和自身修養,始終保持合格黨員的良好形象。
1、保障性住房建設存在的問題
1.1保障性住房“腐敗”問題亟待整治
國內保障房亂象叢生,包括不是對中低收入家庭實行保障,而是由公職人員個人或集體分享,并轉讓或出租,從而加劇分配不公。超標準建設的情況也比較突出,不僅不是為低收入者提供保障,反而為公職或關系人員量身訂制高標準、好地段房。部分真正面向低收入者的保障房,質量低劣,淪為危房。翻開前年和去年的審計報告,分別也有4.7萬人和2.3萬人騙房,加上今年的近6萬人,三年來至少有13萬多富人扮窮騙取公屋或以廉價買樓牟利,其中不乏有大批官員。很顯然,保障房已淪為腐敗重災區,“保障房腐敗”亟待整治。
1.2質量隱患與管理漏洞尚未杜絕
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過程中,重建設、輕管理現象仍然存在。保障房建設是我國城鎮化推進的重要環節,中央每年都有硬性指標下到各級政府,并將其作為政績考核標準之一。因此,地方政府對保障房建設重視度較高。但部分地方政府對保障性住房的設計、施工、監理、驗收、質量等環節仍存在把關不嚴問題。如,在質量上,個別工程還在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建設“豆腐渣”工程,致使保障房出現墻體裂縫、地基塌陷、漏雨透風等質量、安全隱患,不僅無法居住,有些甚至需推倒重建,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在管理上,首先是資格審核漏洞主要體現在收入核查不準確、房產核查體系不完善、政府部門信息不共享、入戶家庭調查不及時和審核監督程序不科學等五方面。其次是監管缺乏主動意識,影響監管工作的有效執行。由于保障性住房監管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在地方財力有限的情況下,部分地方政府對保障房監管的積極性、主動性明顯不足,存在應付了事的現象。
1.3 保障性住房機制不夠完善
現有的保障性住房法規政策在后續的分配、管理、退出、資金保障等問題缺乏深入考慮,出現了建管脫節等問題,導致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出現問題。通過完善的住房保障立法,不僅可以為居民住房提供保障,而且可以為促進住房保障提供有力支持。完善的立法可以保障住房保障的合理開展。在保障房的申請、審核及退出中,進入與退出機制都是比較難以把握的環節。完善的進入與退出機制不僅可滿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同時也可對市場的穩定發展和社會安定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但目前我國的保障房進入與退出機制并不完善。對保障性住房而言,審查與核實入住對象的收入情況困難較大。還存在少部分人群借機搭乘保障性住房的便車,欺騙審查部門,隱瞞其真實收入情況,以通過入住申請或拖延退出。
2、對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建議
2.1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工作
分解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到人到崗。明確黨組班子成員、各二級單位主要負責人黨風廉政建設崗位責任制,以簽訂目標責任書的形式到人,做到了崗位職責的量化細化全面具體,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領導體制。加強腐敗防控風險體制的建設。在進一步編制完善全局廉政風險預警防控工作考核機制的基礎上,健全權利運行的制約監督體系。黨組班子成員帶頭,認真落實黨內監督條例,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突出了對重點部位、重要崗位的腐敗風險預警防控。特別是針對保障性安居工程招投標環節、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等重要崗位的廉政風險防控,加大制度的落實和檢查力度。同時,深入推進全局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和房產業務窗口部門的辦事公開,抓好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深化預算管理,推進“三公”經費的陽光透明。還要強化對黨風廉政建設的宣傳教育。
2.2完善相關制度,促進保障房分配公平公正
要從根本上解決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問題,一是要從財政層面解決多年以來地方政府依賴的“賣地財政”,同時還要看看保障性住房的供應是否落到實處,將那些依然是畫在墻上的“大餅”,真正轉化為老百姓嘴里的食物。要落實好,制定好相關的優惠政策,讓真正需要的人住上保障房。首嚴格控制住房準入,制定完善的住房準入機制,以及相應的監督政策,實行全方位的監督,保障住房準入有序,建立起居民、政府信用數據庫,保證保障性住房能夠更好的為大眾收益。
2.3 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加強相關監督監管
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在常態化的市場巡查機制下,嚴肅查處房地產開發經營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對房地產開發項目開工備案、商品房預(銷)售許可、商品房竣工驗收、房屋交付使用等環節實施無縫隙監管,切實加強銷售現場管理,規范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行為。
結論:
面對我國保障性住房存在的諸多問題:保障房與保障對象不相匹配;質量隱患與管理漏洞尚未杜絕;保障性住房機制不夠完善。必須采取創新性的方式來解決: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工作;完善相關制度,促進保障房分配公平公正;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加強相關監督監管。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問題,涉及到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在實施過程中,應廣泛聽取群眾意見,集中民意,科學決策,不能以政府意志替代群眾意愿。使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更好的惠及人民。
參考文獻:
[1]陳陽.我國保障性住房的發展現狀、趨勢與對策[J].財經問題研究,2014(S2):42-46.
[2]孫丹.我國保障性住房體系現狀、問題及建議[J].金融發展評論,2011(10):97-108.
[3]張占錄.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存在問題、發展障礙與制度建設[J].理論與改革,2011(03):72-75.
[4]陳酉宜.我國保障性住房政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縱橫,2010(11):78-81.
作者簡介:
段曉娜,石家莊市鹿泉區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管理中心,河北石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