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所說的大體積混凝土,指的是混凝土最小尺寸高于1m的混凝土結構,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結構穩(wěn)定性。在建筑業(yè)不斷發(fā)展中,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的應用領域逐漸拓寬,不管是工業(yè)廠房施工或者是進行大型基礎設施工程都可以獲得廣泛的應用,同時效果較好,同時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裂縫問題。然而此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也比較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如此就會對具體應用效果造成影響,同時也給工程質量產生負面影響。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關鍵詞】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
在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全面發(fā)展背景下,建筑材料以及施工技術得到了逐漸創(chuàng)新和完善,這也促進了我國高層建筑的快速發(fā)展,同時也給其技術方面提出了嚴格的標準。隨著建筑高度的逐漸增多,其深度不斷加深,這給建筑施工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當前,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得到了高層建筑的全面運用。所以,大體積混凝土性能以及澆筑施工技術得到了有關領域的廣泛關注。
1、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應用較為普遍。然而,在施工過程中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所用混凝土量大、工體條件復雜,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技術要求較高,一旦處理不當,管理不善就會造成工程質量隱患,甚至可能會導致混凝土裂縫,使得整個工程的質量受到影響。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的主要因素是澆筑施工技術與現場管控控制。通過對大體積混凝土過程的深入了解,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手段來降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安全問題的發(fā)生概率,建筑工程項目大體積施工管理的重點內容。提高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和效率有利于確保整個項目的順利進行,加快工程施工進度,保證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由此可見,加強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管理,對提高工程施工質量,增加企業(yè)利潤,促進企業(yè)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具體應用
2.1合理配置材料
(1)在進行施工過程中應該合理選擇原材料,在選擇水泥材料之時,可以選購一些強度為42.6的硅膠酸鹽水泥材料。在應用前,需要使用實驗室檢測形式來對其合理處理,確保水泥材料符合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促使其可以合理應用到施工中。(2)選擇合理的粗骨料,在選擇合適的材料時,作為施工企業(yè)要求以配筋的要求等,進而選擇最符合工程實際粗骨料,促使其粒徑滿足在施工范圍要求,在施工環(huán)境允許的情況下,要求挑選一些粒徑比較大,同時級配較好的石子進行施工,而這主要是由于的此類材料在應用時,可以降低拌和用水量,促使收縮問題的逐漸降低,并且對水泥材料的使用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可以在將水泥水化熱的和環(huán)境下,可以把碎石的粒徑合理控制在40~50mm的范圍內,進而提升工作的可靠性。(3)選擇科學的細骨料材料。在選擇這種材料時,要求依據混凝土攪拌的具體要求,采購最為合適的施工原材料。在應用過程中,可以不斷降低水泥的使用量,降低水化熱問題。與此同時,對含泥量合理控制,避免出現結構收縮問題,進而提升大體積混凝土強度,促使材料發(fā)揮出最大的功能。
2.2混凝土的攪拌和運輸
首先應制定完善的攪拌方案,明確攪拌流程、材料的投放量、投放順序等,并嚴格規(guī)范不同材料的攪拌時間,進而提高攪拌的技術水平;其次,在開始進行攪拌時,工作人員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攪拌設備,確保器械的高效運轉。此外,工作人員還需注意在每次投放攪拌的建筑材料前,都應將攪拌設備中殘留的水泥等雜物清理干凈,避免影響材料本身的質量,以逐漸提升材料的抗裂性能和強度。運輸過程中,盡量采用攪拌罐進行運輸,防止混凝土在這一過程中凝結分層,限制混凝澆筑的實際效果。
2.3關于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中的重點位置控制
通過分析我國目前的混凝土結構澆筑施工工程,針對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澆筑一般選用較為主流的方法,即:分層澆筑施工法和逐步推進澆筑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兩種基本澆筑方法中,采用分層澆筑施工則更加常見,其具體的質量控制措施也更為完整和全面。在澆筑前,先對模板內進行分層,制定前期澆筑計劃,保證澆筑質量控制能力;在澆筑開始前,應該重視澆筑工作的連貫性,采用效率更高的澆筑工法,保證澆筑工程能夠一次性完成,防止出現中途無故停頓的問題,將裂縫控制工作落實到澆筑實踐中。除此以外,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必須提前計算攤鋪厚度,且應該保證攤鋪厚度均勻,不同攤鋪厚度應該對照不同的配合比,在具體澆筑工程開始前,應該切實保證待泵送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和均勻性,保證膠粘材料與骨料的充分混合。此外,還應該尤其注意的是,選用水泥替代品應該考慮其對混凝土強度及防滲性方面的影響,考慮到在澆筑中,水泥用量較低。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材料的均勻性,必須延長混凝土攪拌時間,在常規(guī)的攪拌階段,施工人員應該增加至少半小時以上的攪拌時間,從而確保混凝土材料的均勻性。在第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該委派專人對澆筑質量進行核驗,滿足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方可進行第二層的澆筑工作;此外,在進行第二層澆筑階段,應該待第一層混凝土初凝前進行,不能等到初凝結束后再開始澆筑;各層間施工時間間隔應該合理控制,不宜過長,初凝時間為最低控制時間。
2.4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完整后的養(yǎng)護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之后的養(yǎng)護分為保溫法和保濕法兩種。其中,保溫法主要是防止混凝土表面溫度不會快速散去的措施,能夠有效降低混凝土表面溫度,減少裂縫的出現。保濕法的應用目的是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下保持混凝土的強度,避免出現因為脫水造成的干縮裂縫。
結語:
根據前文所述,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在實際應用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僅可以影響到其質量,同時也同工程質量緊密相關。目前建筑工程的規(guī)模逐漸提升,施工技術呈現出多樣化的發(fā)展趨勢,為了可以滿足建設的需求,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施工質量,對于建筑工程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朱輝宿.淺談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J].四川水泥,2014.
[2]華秋艷,葛志文.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研究[J].江西建材,2015.
作者簡介:
王哲,遼河油田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