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建筑行業得到了顯著的發展,所以在進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時候所使用的施工技術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當進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時候,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的使用是比較多的,當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時候施工質量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進而防止影響到整體的施工質量,所以需要有關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施工的時候能夠按照有關的規定進行施工,這樣可以防止出現質量的問題。本文就對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相關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755
【文獻標識碼】A
1、大體積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及特點
我國2009年發布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對大體積混凝土作出了詳細定義,其指混凝土結構物實體最小幾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體量混凝土,或預計會因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收縮而導致有害裂縫產生的混凝土可被稱為大體積混凝土,其常被運用在高層建筑基礎、水工建筑等工程之中。其最基本的特點是混凝土積量大,整體尺寸遠遠大于一般構件。因而造成構件結構的斷面厚,表面系數減少,澆筑過程中會產生混凝土水泥水化熱集中釋放,內部溫度提升速度快。但是此種條件下,快速產生的內部熱量不能得到有效散熱,則會持續增加內外溫差,從而使的大體積混凝土表面產生深淺不同的裂縫。同時,根據混凝土構件的施工條件,其受室外溫度的影響,進而影響混凝土的外部溫感,若此時室外溫度驟降就會進一步增加內外溫度差值,造成深度損害。另外,根據混凝土構件自身硬化凝結的特點,混凝土中1/5水分用于水泥硬化,其余4/5的水分則通過蒸發作用散失,造成混凝土收縮變形。根據力學角度,混凝土具備極強的抗壓能力,但是抗拉能力較弱,溫度應力超出抗拉能力時,就會產生裂縫。且產生裂縫會根據收縮程度而進一步擴大,進而影響整體結構,降低耐久度。
2、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2.1大體積混凝土的配比
如果想要保證大體積混凝土科學合理、有序進行施工,其首要前提就是大體積混凝土具有合理適當的配合比,其中包括了各種混合材料的選取和配合比例,比如添加劑、混合料、水泥使用量等。以水泥使用量為例子,為了有效減小水熱化程度,可以科學合理的減少水泥使用量,一般情況下,有關人員需要對混凝土進行抗壓強度的測試,測試期限通常保持在60d左右,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測試需要進行反復幾十次,這樣才可以有效確定水泥的使用量。在進行測試時,首先應該根據混凝土施工的各方面情況和所選的防裂設計方案來預判水泥水熱化的最高溫度以及差值,然后再進行科學合理的計算,在這個基礎上計算最高溫度的應力,如果大體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符合規定的標準,這就表示這個防裂設計方案是合理的,對大體積混凝土具有相應的防裂作用;如果檢測的結果不符合規定的標準,就需要借助各種方式來重新估算,比如減小混凝土的溫差、減小水熱化溫度、改進施工技術和工藝、增加抗壓強度等,從而保證大體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性能滿足規定的要求。
2.2混凝土的混合與澆筑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運用應該嚴格按照材料的使用量和攪拌時間來進行,大體積混凝土和一般的混凝土相比較,前者施工所需的攪拌時間一般比較久,主要是因為大體積混凝土在攪拌過程中會加入許多特定的粉煤灰和添加劑,導致水泥使用量得以減少,所以需要科學合理的掌控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攪拌時間,盡量將時間控制在30min左右。另外,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還需要對材料的使用量進行計算,并且需要專業人員管理材料,從而保證大體積混凝土進行合理適當的配比。混凝土澆筑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房屋建筑施工的質量和效率,是房屋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過程,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需要一層一層有序的進行澆筑,只有上一層澆筑完成之后才能夠澆筑下一層,而且上一層必須是凝結的狀態,這樣才可以讓混凝土澆筑施工得到最好的效果。在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一定要采用振搗器對混凝土進行后續的加固處理,正確合理的使用振搗器進行操作,因此保證混凝土澆筑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施工,大大提高了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效率和房屋建筑的質量。
2.3混凝土溫度的控制
由于大體積混凝土的水熱化和絕熱溫度上升,導致混凝土產生溫度應力的現象,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內外溫度差值,所以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絕熱溫度,想要實現這個過程就需要通過減小水泥水熱化的方法。主要對策可以分成以下幾種:(1)使用一些水熱化程度低的水泥,或者添加減水劑和粉煤灰,以及降低水泥使用量和混合水。(2)通過應用其他施工技術降低混凝土的溫度差,主要步驟分為澆筑前、澆筑中以及澆筑后。澆筑前需要將鋼管進行填埋施工,澆筑時需要進行一層一層有序澆筑,澆筑完成后可以利用冷水對混凝土進行降溫處理。(3)對大體積混凝土需要采取相應的保溫施工技術,減小混凝土外表冷卻速度,比如加蓋放水草簾被等措施。
3、房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項
3.1大體積混凝土防裂措施
在混凝土的施工當中,要嚴格控制混凝土內部與表面的溫差要在一定的范圍內,一旦變動較大就會影響混凝土的內部應力值,對不同的情況下混凝土采取不同的保溫措施,在澆筑時就盡量避免在溫差較大的時間去進行,混凝土的外部溫度與內部溫差最好不要大于25攝氏度,澆筑后經常用水澆灑攪拌車,來保證混凝土的整體質量。澆筑完成以后為避免環境溫差導致混凝土內部結構紊亂,造成表面凹凸,應該在表面附上兩層塑料薄膜基層稻草作為保護。
3.2大體積混凝土的科學成分設計
對于混凝土的成分設計要具體分析,不同成分有不同性能,在不同的成分結構之下需要應對的問題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就要根據不同的要求去設計,進而提高整體的施工質量。
結語:
總的來說,當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時候需要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這樣可以避免出現裂縫的情況。并且在進行施工的時候需要增加對于養護工作以及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進而可以更好的確保澆筑工程的工程質量,這樣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強度,并且可以防止出現裂縫的情況,進而確保建筑工程的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瑞.淺談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J].居業,2017(08):90+92.
[2]劉波.土木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3):274.
作者簡介:
高升雍,男,學歷:本科,出生年月:1983年9月,職稱:中級工程師,單位:內蒙古祥鑫水利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