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對生活的質量也有著較高的要求,當今的能源和環境問題的突出,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對能源的節約。暖通系統中作為現代建筑中的關鍵部分,它的設計以及建設都必須滿足這一社會要求,本文從暖通設計中現存的問題出發,提出相關的建議和措施,旨在為暖通節能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暖通系統;節能問題;設計
1、暖通系統的作用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標準,不僅僅是簡單的遮風避雨的場所,還要求空氣清新、夏涼冬暖。但是現代的建筑多呈現密封的狀態,尤其是都市建筑內,高層建筑鱗次櫛比,越來越擁擠,建筑內部更是封閉,空氣難以流通,室內建筑材料散發出的有害氣體會嚴重影響人的健康,這就需要暖通工程來發揮它的作用,不僅解決空氣流通的問題還要適當地改變建筑的特性適應環境的變化。
2、節能設計存在的問題
2.1產品品質低劣
由于一些廠家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生產出了的一些產品并不合格,或者采用一些殘次品以次充好,致使大量不合格的產品投入使用,生產的產品浪費了大量的資源,劣質的產品在使用過程中也會消耗更多的能源。在系統的安裝過程中,不符合規范的數據也是工作人員難以進行調節,調節的精確度度大大降低,兩者都會導致設備消耗過多的能源。因此,暖通系統中采用的設備質量是能源消耗的源頭。
2.2使用不合理
人們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舒適,會持續運行暖通設施。并在使用過程中,簡單認為,只要按照相應的規范來操作暖通設備,不出現其他異常,就不會造成其他的負面影響或者資源浪費。這種片面的觀點忽視了設備對于生態環境的污染。因此,對于暖通設備科學合理的使用也是暖通工程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3、優化設計措施
3.1暖通空調設計參數科學化
對空調的參數進行科學的設置,使得空調能夠適應各種環境的需要,很大程度上降低能源的消耗??照{參數設計應該結合建筑內外的氣候條件,建筑的結構設計以及空氣的溫濕度,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到了暖通空調的負荷,進而影響到能源的消耗情況。因此,空調參數的設計必須根據當地環境的特點來設定。
3.2設計方案選擇合理化
對于暖通設備的選擇,除了要結合當地的能源情況,還要以建筑的功能以及設計特點為依據。通過對能耗指標進行對比,并綜合考慮設備的朝向及其帶來的差異,不同的設施要分開設置,從而達到整個系統的有效協調和配合,最大程度低降低能耗。在設計中,將重點放在節能效果上,不是一味地追求新科技、新工藝,不要最新的,只求最“省”的。工作人員時刻堅持實事求是,將節能、經濟作為出發點,選擇合理的設計及方案。
3.3合理使用冷熱源
能否在系統設計時,確定合理的選型是空調能否節能的關鍵,對空調的冷熱源進行合理配置。中央空調冷熱源配置中,最常見的有冷水機組配上鍋爐,溴化鋰吸收式的機組以及熱泵型機組等。其中,溴化鋰吸收式機組多用于大量產生余熱的場所,如大型熱電廠等,因為它的制冷效果較差,且節能效果沒有提升。
3.4變頻系統的應用
當前大多數的空調中都采用了變頻技術,對于改良空調系統是一項重大的進步,也是科技和社會發展的必然。這是由于空調系統的設計者在選型時,總是會留出一定的富裕量,并且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空調常常不是全負荷地持續運行,它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相應的變化。外部環境的變化也會影響到建筑物的負荷,空調正常運行時按照它的額定功率來運轉的,如果負荷減少,空調仍然在以額定功率工作就會導致資源的浪費。
3.5加強管理
傳統的空調在使用過程中,都要檢測溫度和濕度,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做的并不全面,造成系統對環境不能及時的進行控制,出現嚴重的耗能情況。加強管理可以實現軟件和硬件的有效完美結合,對空調的有效控制,不僅能確保溫度和濕度達到要求,還能減少對能源的消耗。
4、暖通空調的節能環保技術
為了推動空調系統的節能,研究人員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充分利用新能源能夠有效實現人們的宜居生活而且節能環保的雙贏局面。目前在實際的工程中有所應用的是太陽能、風能以及海洋能等,技術也日益成熟。
4.1太陽能
最常見的太陽能采暖方式,充分利用太陽輻射的熱來加熱水,創造供熱的條件。在這一系統中要在管道中安置上循環流動器,借助循環流動器將收集的熱能持續地傳輸到室內,從而滿足建筑內部的熱量需要。通過這種經濟的供熱方式,有效地減少對電力能源的消耗。在科學技術的帶動下,集熱器的研制也有很大的優勢,它不但可以承受住強大的壓力,還能抵抗來自冰雹的沖擊,抗熱性能也是極強的,它在實際生活中得以應用,采暖的速度大大提升,供暖條件也大大改善。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清潔能源對環境零污染,對資源近乎零消耗,值得大力開發。
4.2海洋能
海洋作為地球氣候的調控器,能源也極其豐富,可以很好地為人類所利用。隨著現代科技的日益進步,海洋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技術日臻成熟。在當前應用中,海洋能源主要被用在發電的工業中,使用的范圍及使用的安全方面也有可靠的保障,海洋能源的充分利用,不僅為人類創造了較高的經濟效益,還減少了對不再生能源的消耗,同時,對環境沒有任何的負面影響。
4.3地下水
由于地下水的溫度具有穩定性,不會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因此能充分地被利用來隔熱,始終保持著一定的熱量。在暖通設備中,可以充分采用地下水來完成能源的轉換。借助熱泵的熱源將地下水傳輸到地表,水源熱泵的技術將地表的溫度集合,產生一定的能量,并不斷地進行累計,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能轉換成相應的高位電能,輸送到運用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使用的地下水為會相應的設備產生腐蝕作用,因此,在使用的時候,必須考慮水質,如果水質不能達到標準,也難以實現能源的轉換。
結語:
為了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暖通的節能設計勢在必行,采用切實可行的設計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資源消耗和浪費,既是社會的需求,也是對人類負責的表現。同時在使用中,注意到一些細節性的問題,讓設備在良好的狀態下運行,減少設備的損耗,也是暖通工程中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 伍震洲.基于暖通工程系統中節能問題研究[J].中外建筑,2015,(05):145-146.
[2]關麗國.淺議暖通工程系統中節能問題[J].科技創新導報,2013,(17):99-100.
[3]黨元盈.基于暖通工程系統中節能問題的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7):217.
作者簡介:
王玉,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基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