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建設屬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道路建設對于文明城市建設起著顯著作用,干凈整潔的路面在方便人們行走的同時,也在提升城市市容市貌。城市建設離不開道路建設,而道路建設中混凝土道路是主要的建設模式,因此研究混凝土道路施工技術,主要包括施工前期的技術準備、人員配對以及后期的公路養護問題,提升施工效率。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問題;施工技術
1、市政道路混凝土技術
現代城市道路建設有90%的比例使用瀝青混凝土來打造路面,瀝青混凝土技術不管對于路面的質量建設還是市民的出行來說都是極為有利的,而混凝土之所能夠成為主要的路面建設原材料,主要還是因為其天然的優點,如具備良好的力學性能要求、經濟要求低、持久力強。通過實際研究發現瀝青混凝土的使用材料主要包括瀝青、粗骨料、細集料、礦粉等四種,這四種原材料是構成瀝青混凝土具備結構穩定持久特點的重要因素[1]。
2、混凝土施工技術中的問題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生活質量和要求的提升,這種背景下也推動著市政建設工程的建設步伐,影響其發展進度,推動相關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但通過研究目前的市政建設道路發現還存在許多不如意的地方:
2.1施工技術不精
市政道路建設中混凝土道路已成為道路建設的首選,因此在市政道路建設中,需要具備一支精通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的專業人才,確保道路建設的質量。通曉包括混凝土路面材料的選擇與檢驗、材料的配對以及生產標準、材料攪拌攤鋪以及碾壓的一些流程,溫度、濕度、持久度等的把握都需要專業技術和經驗支持[2]。而許多路面工程的毀壞恰恰說明施工技術不到位,道路質量不過關,將直接影響市民的出行,同時也利于施工單位的聲譽發展。重視施工技術,重視施工人才的培養很重要。
2.2施工管理不到位
市政道路建設除了需要一支懂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專業人才之外還需要一大批施工人員,而這些施工人員才是構成路面建設落實的重要力量,道路建設最終呈現形式怎樣取決于施工人員的努力程度,而這些一大批施工人員大部分都是農民工,他們是從事體力勞動的人,聽從上級安排的特點使他們對于施工工作要求沒什么主見,因此這對于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來說是個挑戰,如何才能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是施工管理人員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提高生產效率,為施工單位贏得收益。
2.3公路養護不規范
市政道路建設共三個環節,前期的調研籌備、中期的實施計劃、后期的路面養護。三個環節缺一不可。公路壽命的長短除了前期和中期的重視階段外,也包括后期的公路養護階段,只修不養,經過時間的流逝公路的毀壞程度只會更大。而目前研究發現許多公路修建質量能夠過關達標,卻存在諸多養護問題,沒有形成固定的公路養護意識、養護制度不規范、養護方法不正確等都會影響公路壽命。公路修建完成后,由于采用基層瀝青混凝土施工結構,受地理和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以及客流量多、客車負荷程度大等人為因素必然會出現裂縫、老化等問題。
3、提升混凝土道路施工技術
由上述問題可見,混凝土道路施工技術還存在諸多不足,需要給出必要的應對措施,提升施工技術,為市政施工中混凝土道路的修建打下堅實的基礎,讓混凝土道路為更多市民出行提供方便。
3.1提升技術含量
瀝青混凝土道路是市政道路建設的主要鋪設模式,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最為重要的便是懂得瀝青混凝土道路的修建技術,而這項技術需要有一定的專業道路知識基礎,才能很好的把握路面的建設力度,形成高效的建設方案,包括前期的道路調研、材料選擇、配對標準都需要有長期從事道路修建技術的專業人員,保證道路建設和使用的質量。對施工單位來說,便需要引進懂得修建混凝土道路技術的人員,同時要更新作業工具;對專業人才來說,便需要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在具體的實踐中吸取經驗,善于總結在操作中的遇到的困難,不斷學習、實踐,提升施工技術含量,建設安全、穩定、可靠的道路。
3.2改善管理方法
市政道路建設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具體實踐者是農民工,混凝土道路施工的具體呈現模式取決于他們最終完成程度,因此在混凝土道路建設中他們起著重要作用,而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則要想辦法提升他們工作的積極性,提升工作的效率,保證有質有量的完成任務。管理人員應多學習有關的管理知識,懂得基本的心理學知識,做好及時的溝通和交流的橋梁;在施工現場,人員的配置應以雙班制為主,并且在某些關鍵崗位上應匹配幾名技術能力高且責任心強的施工人員;建立有效的獎勵競爭機制,滿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想問題辦事情多從他們的角度出發;開通及時上傳下達的有效渠道,積極了解基層的施工人員的情況,供領導層決斷,平衡施工單位和施工人員之間的利益,做出能提升戰斗力又能增加收益的管理方案。
3.3規范養護公路
混凝土道路在服務市民出行的同時,需要得到有效的養護,才能使其服務的期限更為持久些。而養護公路需要規范的方法,首先市民要樹立自覺養護公路意識,自覺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路面;其次政府需指定有效的養護公路制度,規范養護行為;最為重要的便是提升養護公路的技術力度,如淺層灌漿技術的使用和路基壓漿技術的使用[3]。改進使用技術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公路,在損傷不是特別嚴重的基礎之上,通過及時的技術處理,延伸其使用的時間,既方便又可取。養護公路人人有責,政府、施工單位、市民都有責任愛護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愛護道路。
總結:
市政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發展階段為前期公路調研觀測技術、中期道路施工技術、后期的道路養護技術。混凝土道路建設需要包括施工專家、施工人員、養護人員三者的努力,缺少一方都不能完成道路的實地建設,施工專家需知曉原料配對控制、攤鋪碾壓技術、修補縫隙技術等;管理人員需提升管理方法調動施工人員工作積極性,按時完成任務;養護人員需了解灌漿、壓漿技術保護公路。
參考文獻:
[1]黃耀斌.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研究[J].門窗,2017(6):87-87.
[2]張丕堅.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7(12).
[3]王偉.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維修中淺層灌漿技術的應用[J].交通世界,2017(7):80-81.
作者簡介:
潘仁法,江蘇通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