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設越來越多,在道路工程中,軟基是處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在市政道路的施工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軟土地基。若沒有采取科學的方法來處理軟基問題,勢必會造成市政道路的沉降或塌陷,影響著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也影響著道路交通的安全。因此,在市政道路軟基處理中,需要結合軟基的性質,采取科學的處理方法。
【關鍵詞】市政道路;軟基處理
一個城市的發展,道路建設必不可少。而市政道路作為一個城市的門面工程,已經逐漸成為城市發展的新模式。隨著城市規模的逐漸擴大和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市政道路建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道路的軟基處理是整個施工過程的關鍵,直接影響著整個施工過程的質量,對軟基進行合理有效的處理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整個過程建設的質量。文章主要就道路軟基做一個詳細的介紹。
1、軟土地基處理方法不當的危害
隨著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市政道路的施工范圍越來越廣。在市政道路的施工過程中,極有可能會遇到軟土地基。軟土地基作為一種具有特殊性質的地基,其自身的承載能力及荷載等,都難以滿足市政道路施工的需求。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必須率先對軟土地基進行科學的整治。但由于人們對軟土地基的重視程度不夠,或者在軟土地基的處理中,所采用的方法不科學等,都使得軟土地基的處理效果不佳。一方面,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若沒有科學的處理軟土地基,則很容易引發地基的沉降問題。在施工前若發生地基沉降,可能影響著地表上的機械設備乃至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若發生地基沉降,則勢必會造成施工材料的巨大浪費,影響施工進度。另一方面,在軟土地基的處理過程中,可能部分軟土地基在短時間內不會發生沉降問題。但隨著軟土地基中含水量的增加以及自身滲透性的減弱,則很容易引發地基沉降。比如一些市政道路已經投入使用一段時間,但由于在施工過程中沒有科學處理軟土地基,就容易為市政道路埋下安全隱患。在路基路面結構層的自身重力以及車輛荷載的連續作用下,市政道路的沉降問題隨之而來,輕則造成后期市政道路維養成本的提高以及維養過程中對城市交通通行效率的影響,重則可能直接威脅過往車輛及駕乘人員的安全。可見,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必須運用科學的方法來處理軟土地基。
2、市政道路軟基處理方法分析
2.1軟土挖出,填充新土
在道路建設的過程中,軟基地段的道路建設的難題主要是在土壤的成分構造上。比如,地下的軟土如果分布較多并且不均勻的話,由于軟土是具有粘稠性的,并且,在土層方面來講,比較厚重,不利于進一步的挖掘。面對此種情況,可以考慮將其地下的軟土大面積的進行實地挖掘,填充利于道路建設質量的材料。從原理上來講,是為了將地下的土壤與具體的施工工具進行更好的固定,增加路基的整體穩定性。在作用分配上,由于軟基地段很容易造成地面的沉降與斷裂,將土壤進行更換,就大大解決了這一建設后的道路保障問題。并且,在進行土壤更換填充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進行全范圍的更換,避免小路段的坍塌引起大范圍的不均勻的沉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2.2排水固結技術
排水固結的核心步驟是外部負載,通常可以用于在軟土基礎上滾出外力,例如可以從軟土中排出并通過路基加固的滾子。在濕潤及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地面壓實更加困難,在操作中,可適當在土壤中的摻入石灰以改善填料的性質,也可以使用新的吸收材料來改善強化。含水量是影響壓實的關鍵因素,壓實只能在填料達到最佳的水分含量時進行,實際施工中的含水量對土壤更為敏感,必須有良好的水控制,壓實土壤滲透性達到最小化,確保路基的穩定性和耐久性。
2.3復合地基的處理方法,采用加筋墊層
在市政道路軟土地基的處理過程中,一種復合地基的出現,極大地提升了軟土處理的效果。這種處理方法主要是依托于不同材料的組合,充分利用粉煤灰,將它與碎石等進行有機的摻雜,在水泥凝結的作用下,形成一種硬度較大的材料。在實際的處理過程中,將這種混合材料直接放入軟土地基中,通過它的擠壓作用,來形成一種強度符合要求的復合地基。實踐證明,這種復合地基的作用是比較大的,同時在軟土地基的處理中,造價相對比較低廉,同時還可以避免材料的浪費,進而實現資源的有效使用。同時,在軟土地基的處理過程中,還有一種科學的處理方法,加筋墊層的處理方法是在軟土地基中通過加入一層或者兩層以上的筋來強化地基,以提升地基的整體穩定性和承載能力。但在實際的地基處理中,僅僅通過這種單一的方法很難提升地基的抗剪強度,還需輔以其他方法,如深層水泥攪拌樁、預應力管樁、竹節樁等復合地基,以此來全面整合和提升軟土地基的處理效果。
2.4預壓法施工技術
預壓法施工技術常用于高速公路或者粘土地基的建設工程中,具有成本低并且效果良好的優勢,它是利用軟土本身具有的高透水性,對地基排水體進行重建,將地基中存在的水分擠壓排除,提升土壤密實度和強度。預壓法施工技術的工期比其他一些軟基加固技術的工期更長,而且需要精確計算填土的具體速度,避免路面出現沉降問題。在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豎向排水管的深度是否合適,是否存在堵塞的情況,確保道路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2.5加筋法
這種方法是以在軟弱地基中加入條帶、成片纖維織物或網格片等強度較大的抗拉材料,構成了土~筋材的復合體,當受外力作用時,將會產生體變引起筋材與其周圍土之間產生相當位移趨勢,但兩種材料的界面上有摩擦阻力和咬合力,等效于給土體施加一個側壓力增量,依靠它們限制土的側移,改善土的力學性能,提高土的強度和承載力的方法。常用加筋方法有:土釘、加筋土擋墻、錨定板和土工合成材料等。
結語: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軟土地基的問題。軟土地基若處理不當,不僅會造成地基沉降或者變形,同時也威脅著市政道路的安全及穩定性。因此,在軟土地基的處理中,應該采用科學的處理方法,有效提升地基夯實效果,保障地基的強度及硬度。
參考文獻:
[1]黃仁升.淺議市政道路軟基處理方法[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27).
[2]林世新.淺談市政道路軟基處理方法[J].科技與企業,2014(4).
[3]米娜.淺談建筑施工中地基加固技術[J].民營科技,2014(2):214。
[4]王小銘.淺談市政工程中軟基的處理方法[J].江西建材,2015(13):109~110.
作者簡介:
朱曉峰,秦山偉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嘉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