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超高層建筑的發展引發了許多不容置疑的新問題,而其中的建筑施工過程中的防火問題尤為重要,超高層建筑過程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本文提出解決消防安全隱患的一些措施,以期提高相關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并且人人負起消防安全的責任。這樣既可以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又可以為消防人員火災現場的救援提供助力。
【關鍵詞】超高層;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1、超高層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1.1易燃物品多,施工現場物品堆放雜亂
超高層建筑施工選用建筑材料以不燃、阻燃材料為主,但部分施工材料仍屬于高易燃材料,如:保溫材料、裝修材料、木材等。超高層建筑火災荷載大,參與燃燒可燃物多,釋放熱量高,引發轟燃時間短,產生大量濃煙和有毒有害氣體,對建筑自身和工作人員的生命造成極大威脅。
1.2火勢蔓延快
超高層建筑內部空間復雜.存在豎向、橫向連通空間:縱向如中庭、樓梯間、電梯井.各類管道電纜井、通風井等,橫向如辦公區域、空調風管、排煙管道等。施工過程中,防火分區及隔斷設施未正式施工完成.沒有隔斷作用.極易造成這些縱橫連通的空間在火災中成為火災蔓延的通道。
1.3人員疏散困難
一方面,建筑內部的人員集中,除了工作人員以外,還包括旅游人員、購物人員、餐飲人員等,短時間內難以完成疏散工作。另一方面,建筑的垂直距離大,會延長疏散時間。數據顯示,人流密度為5人/m2時,水平、垂直行進速度分別為0.6-1.35m/s、1.5-3.6m/s,低于煙火蔓延速度。
1.4撲救難度大
超高層建筑的高度過大.若中上端樓層發生火災.消防登高車作業高度無法達到,消防車從地面高壓射水高度也很難達到起火點,因此對于此類火災不可能實施外部救援和滅火。另一方面.由于樓層過高.空間受限和供水困難等特點.內部救援難度大。
2、超高層商業建筑的消防安全影響因素
2.1建筑自身危險性
超高層建筑在內部裝飾上,可能使用具有燃燒性的構件和材料;在空間布局上,可燃物種類數量多,例如辦公用品、座椅沙發、信息設備等。因此,建筑自身就具有火災危險性,不僅影響火災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也決定了火災規模,成為消防安全的重要影響因素。
2.2建筑防火性能
建筑防火設計科學合理,在發生火災時,能夠控制火災和煙氣蔓延,最大程度上降低火災帶來的危害。超高層建筑的設計和施工,應該將消防作為一項關鍵,對火災隱患的源頭進行控制,增強火災抵抗功能。
3、超高層建筑消防措施
3.1防安全管理制度
(1)檢查例會制度
在監理單位的組織下,總包單位、分包單位和監理單位應在每周相同時間對超高層施工層進行消防安全大檢查,并針對現存的消防安全隱患召開消防安全周例會.共同協商消防隱患的應對方案和實施措施。
(2)消防器材管理制度
對于消防器材的采購.應在消防部門批準的銷售單位購置.如購置偽劣器材造成事故,應當追究當事人責任。總包單位及分包單位應每天安排消防材科管理人員定期對消防器材的質量進行檢查.保障所有器材靈敏有效。
3.2消防安全管理系統
(1)消火栓滅火系統
該系統在我國被用為最基本的滅火設備,在每一個高層建筑中均有設置。消火栓系統實施滅火需要有兩個基本要素:一是消火栓設備,二是使用消火栓的消防隊員,二者缺一不可。滅火時,趕到火場的消防員從墻上消火栓箱內取下水槍及水龍帶,在距火焰約10米的范圍內用水槍噴水滅火,以此控制火勢,最終撲滅火災。
(2)防火分區系統。防火分區系統設置在我國幾乎和消火栓系統一樣普遍。它是采用相應耐火性能的建筑構件或防火分隔物,將建筑物人為地劃分為能在一定時間內防止火災向同一建筑物的其他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間。防火分區系統本身并不能滅火,必須有其他滅火系統配合才能把火滅掉,否則火勢會把該區內可燃物燃盡或破壞掉分隔物,向其他部分蔓延。
(3)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是當今世界上比較普遍使用的固定滅火系統,國內外應用實踐表明該系統具有安全可靠、經濟實用、滅火成功率高等優點,是現代高大建筑不可缺少的消防設施。
3.3超高層建筑消防措施
(1)超高層建筑建設過程中,需要做到“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用科學的消防技術和方法進行有效的防火。在超高層建筑建設過程中,為更好的防止火災發生,可以建筑消防“防火墻”,阻擋火情的迅速蔓延,給建筑內人員留有足夠的逃生時間。
(2)在消防安全負責人要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準確對火勢進行判斷,將災害性損失降到最小化。在合理的指揮下,在保證義務消防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應當快速疏散、救援火災區域內人員,隔離、撲救火源.切斷電源.搬運物資.避免人員的傷亡和財產的損失。
(3)實行嚴格的消防安全管理,超高層建筑建設過程中必須實行消防安全生產責任制,包括《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火災隱患整改制度》等,嚴格按照消防安全檢查的要求,履行消防安全責任。
(4)搭建疏散通道塔,超高層建筑建設過程中,作業人員相對較多,建筑材料運輸量大,在建設外框施工過程中,可以在外框電梯之外,使用采用新技術搭建通道塔,平時作為工作梯使用,特殊情況下作為緊急通道。疏散樓梯及消防專用電梯。國內現有規范缺乏對人員密度的規定,塔樓將采用9部穿梭電梯進行整體疏散(酒店區段2部,辦公區段7部)。為實現此方案,穿梭電梯用于疏散的技術要求遵循消防電梯的技術要求,疏散電梯井道滿足2 h耐火極限;疏散電梯轎廂的內裝飾采用不燃材料;疏散電梯考慮了電梯入口的高度和坡度,電梯井底部設置集水坑及排水設施,排水井容量不小于2m3,排水泵排水量不小于10 L/s;疏散電梯機房設計滿足消防電梯機房設計要求;疏散電梯具有可靠的備用電源,以保證緊急情況下的安全運行。
結語:
超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以及該模式下的組織、制度、措施等保障體系.并結合現場施工.落實超高層建筑施工的消防安全控制措施.在進行施工消防安全管理過程中.對潛在風險源進行重點管控.主動杜絕超高層建筑施工火災隱患。以上是對消防安全管理的整體性與系統性的淺析.以期在超高層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實踐中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林飛平.淺談超高層建筑的消防設計[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15).
[2]張楚杭.建筑的消防設計理念分析[J].化工管理,2018(12).
作者簡介:
李希暉,天津于家堡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