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百勝
【摘要】人們整天生活的場所的建筑,最大的基本特色就是藝術性和實用性要相結合。在當今經濟迅速發展、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甚至連食品安全都不能保障的社會下,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導致人們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愿望愈發強烈。但是快節奏的生活頻率,加上我國的建筑領域為了追求建設速度,毫無個性的公、民用建筑造型設計比比皆是,不倫不類的所謂中西結合的現代建筑,流露出對建筑風格創造的惰性,缺乏的正是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獨立見解和個性意識與探索。
【關鍵詞】室外景觀;室內景觀;整體設計;靈動性
【中圖分類號】TI986
【文獻標識碼】A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城市化的普及,嚴重影響了人們對于生活的享受以及對自然的追求。人們生活在一個鐵牢籠之中,被高樓大廈環繞,難以脫身。人們向往自然,追求山水花草之美。人們被生活所迫,每天在這個充滿了機器的環境下生活,很難看到一些讓自己快樂和放松的景色。在這個科技發展的時代,人們得到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同樣失去了很多,在享受方便的同時,也被更多問題所纏繞:城市膨脹、用地緊張、自然面積減少。由于這些問題使得人們對自然更加充滿向往。而在科技發達、人文發展的今天,室內設計應運而生。人們一生之中大多生活在室內,所以室內設計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隨著環保綠色意識的逐漸加深,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自然,向往綠色。奇山、異草、水藻、噴泉、瀑布與溪流等原本置身室外的自然的景觀元素,被緊張疲乏的都市人以極大的熱情引入了室內,制造出室內園林。于是將室外設計引入室內就成為了一個新的思想,也越來越被人們所認可。
1、室內空間室外化設計的靈動性要點
1.1室外化室內設計是對大自然景致的移植
簡單的說,室外化室內設計是用借鑒或者是采用移植的方法將室外美麗景觀作為室內設計的一個部分為共同特點的.效能顯示為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體現在使用功能上,充分利用自然界綠色植物的光合能力,和小型噴泉或其他水體循環生產的具有保健功能的負離子對居室內空氣的過濾、凈化、消弭塵土、隔離噪音等使人的身體處在愉悅的環境中、使人的心理寬慰、身心健康得以滋潤.第二個方面表現在其保有的審美情趣上,“室外化”室內設計使自然景物、天然景觀居室中得以和諧的安置、置身其中生活的煩惱、領導的嘮叨、身體的疲勞會頓時得到稀釋,工作中勞累和交往的疲憊瞬間得以釋放.
1.2室外化室內設計需要的是自然的情趣
生活建筑、大自然和人關系密切休戚相關,“室外化”室內設計觀點認為,巧妙利用大自然賦予的免費的圖畫設計資源,讓在嘈雜喧囂城市生活的人們,領路到得自然情趣、綠色的情趣感。對設計師就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這就要求設計師仔細思索、認真考察靜謐推敲有最簡潔明快的設計手法把居室內景觀情趣做得如居室外一般,靈活的把自然的“圖畫”引進室內,這才是“室外化”室內設計的靈魂。具體設計時要盡可能使室內室外明亮通透,使室內看起來像室外一樣。這樣的一體化就是要設計出寬闊、流動的空間,讓居住在室內的人們享受到更多獲得陽光、流動的新鮮空氣和俊秀的景色。
1.3室外化室內設計需要的和諧美感
時下人們對居室內的休憩環境的需求越來越苛刻,過去擺個盆景、弄個花、整個草就能滿足的,人們一直在追求的那種自然化的整體效果。他們想把大自然燦爛明媚的陽光,新鮮的空氣與水引入居室室內、綠色的植被、俊朗的山石等人造環境與自然環境巧妙的結臺,營造出多層次的室內環境。當然,在這種環境中,讓人感悟到的不可能是那種公式化、程序化了的很生硬的設計表達,而是領悟到一份具有清新、清麗、和諧自然,人與居住的環境能融化為一體的和諧美感。這應該是“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感覺。此時此地,您不用擔心室外塵土、風雨的侵擾和喧嘩對你的聒噪悠閑自得地居室內的優雅環境中賞析大自然景觀的俊美,一草一世界,一花一如來,如詩如畫的山水、草木、花石,使人宛如正置身于優美的自然界中。
2、室外景觀與室內景觀整體設計措施
2.1園林化手法的采用
它撬動了室外化發展的趨向,中國古老的傳統園林藝術是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中史上一顆閃亮的明珠。藝術化、個性化、人性化的造園手法傳承至今,大名鼎鼎北京頤和園、蘇州拙政園等優秀的古典園林都是備受世界園林藝術家推崇的。我國的園林藝術在世界園林藝術的花園里是最美的一朵奇葩。用傳統的造園手法做出的室內設計,不僅強化了居住空間內外的溝通,還把居住室外的優雅環境融融到室內空間環境里。
2.2奇石、俊草是室外化室內設計的重點
奇石、俊草、水藻、噴泉、瀑布與溪流這些美麗俊俏的大自然的景觀元素,被人們用寫實的手法把它移植到居住環境里,忙碌而疲乏的城里人得到了放松的空間、安靜休息的場地。室外園林藝術引入室內締造新的室內縮寫的園林。在縮寫的室內園林的親和下,身心得以交融、情緒得以舒緩,直接剔除了因競爭壓力帶給他們的煩悶和壓抑。這種園林式的設計方法通常用于大型賓館、飯店娛樂等公共場所的門廳或中廳之中。透光、明亮的棚頂用高性能、耐用的透光玻璃罩制作,大大加強了觀賞性動植物和的存活的空間,也給予了充足的陽光。
2.3景框的應用
最初,以盆栽、盆景作為室內陳設是室內設計室外化的突出表現。當時受到技術條件,保守觀念等諸多主客觀因素的限制,無法做到將室外景色引入室內,只能以陳設綠植來滿足向往自然的渴望。在這之后,時間的推進以及園林設計手法的運用,推動了室外化趨向的發展。
景框在設計中的運用越來越抽象化,原本園林中的景框形式已不再多見,但其內涵和意境卻得以保留和深化,設計將傳統的內涵賦予現代的形式,既有引人深思的藝術意境又不落俗套。先進的技術可以通過新材料的應用,使我們身處室內卻仍然能體驗到室外環境的自然和清新。另外,需要強調的是,室內環境設計的室外化也同樣不應是原封不動地照搬大自然,而應該是經過現代人的思維過濾,將景框的精髓以嶄新的形式表現出來,即取其意而舍其形,是大自然的濃縮,亦是與當下生活和諧的“室內自然”。
結語:
設計作品的生命力的根源所在就是不要單純地去模仿和裝飾。室外景觀設計應當成為將室內使用者的人類與自然聯系起來的紐帶,而不是將它們割裂開來。只有使設計的作品既符合功能要求,又具有美的形式,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參考文獻:
[1]張玉山.讓居室留住自然:淺議室內設計的“室外化”趨勢[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5,103):24-25.
[2]楊春宇.自然景觀引入室內是現代住宅的需要[J].家具與環境,2017(4):46-50.
[3]湯曉敏.自然景觀在室內空間中的再創造[J].上海農學院學報,2016,17(2):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