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化技術在建筑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由于建筑企業在實際應用中不斷轉變安全管理理念,提高了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根據具體工程項目的特點,需細化項目信息化安全管理任務,明確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以突出問題導向,并進行深入調查研究,以順應信息化安全管理發展需要。
【關鍵詞】信息化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報告
1、信息化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現狀
信息化安全管理是建筑企業管理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施工過程中,由于信息化安全管理受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造成在進行信息化安全管理存在很多困難。調查發現,大部分建筑企業在進行項目管理中,仍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未能在安全管理中得到有效利用,以至于使安全生產與信息系統未能達到有機的融合。
有的建筑企業雖然建立了安全生產管理信息化系統,由于建立的信息化系統模塊不能滿足現場實際安全管理需要,達不到信息化安全管理效果。在實際應用中,一般項目都是自行組織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其相互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以至于造成項目各部門之間信息不暢通,對項目進行信息化管理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實現信息化安全管理是目前建筑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2、信息化安全管理在工程中的應用
2.1強化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
在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統前,結合建筑企業的安全制度對項目的安全管理制定相應的制度,并對安全管理制度進行分類整理,以提高管理的效率。信息化安全管理內容應包括項目的實際生產投入情況、安全生產制度的執行情況、文件和檔案管理、危險源辨識等內部的安全管理內容。根據實施項目的結構特征,編制相關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并對實施情況進行跟蹤調查,設置定期提醒的功能,使信息化安全管理在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落實。
根據安全管理制度,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加強對危險源辨識評價,實行表單審批制度,對重要的安全問題進行專家組評審,及時將現場情況錄入計算機危險源檔案,管理人員和現場作業人員隨時可對現場的危險源情況進行查閱。
2.2強化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報告及處理
現場管理人員根據建筑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責任體系,制定滿足項目實際需要的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生成現場信息化安全管理的網絡圖,輸出安全生產工作聯系單,并留存電子版的安全生產責任書。在實施過程中,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對安全管理系統不斷的更新和完善,確保信息及時更新,例如,在建設過程中,遇到不可預見的地質情況,需要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避免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并將安全生產情況定期進行報告,以便對出現的安全生產事故進行處理。
管理人員應加強對現場存在安全隱患的作業場所進行排查,對排除出的安全隱患應及時進行上報,并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整改,整改后經驗收滿足要求后方可進行繼續作業。在安全管理中,應嚴格落實安全隱患的整改情況、責任、資金和預案的管理,信息化管理人員應在平臺上較為方便的對存在隱患進行篩選,以便組織人員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
2.3加強安全教育培訓與檔案歸檔管理
安全教育培訓是企業進行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在施工現場,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應結合項目的實際特點,制定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并建立以人為單位的安全生產培訓檔案,特別是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對特種作業人員的要求實行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安全管理人員應根據現場情況,完善相關人員的安全教育檔案卡。對于達到年審或需要再培訓的人員應設定提醒功能,使信息化安全管理更加標準化、數字化、科學化。
在施工現場,對于一些危險作業,必須根據國家規范要求進行網上備案和網上審批完成后,才能進行后續的作業,例如,動火作業需要向有審批權的機構申請后才能動火,建立健全危險作業實施檔案,以實現對危險性較大作業的有效控制,降低作業風險。
2.4加強機械設備管理
機械設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生產工具,在實際應用中,必須加強對機械設備的管理,建立健全機械設備使用、保養制度,特別對一些特種設備進行安全生產管理時,應根據機械設備的型號、購買日期、生產廠家、維修記錄、定時檢查、報廢日期等內容建立檔案卡。將設備安全檢查情況明細及時保存在計算機內,以便于日后的查詢;根據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況設置機械設備的保養、維護及檢測提醒。
2.5加強職業健康管理
在建設過程中,必須加強對施工人員健康管理,強化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意識,對現場職業危害點和有毒有害環境進行有效辨識,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避免對施工人員身體的危害,安全安全人員應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并將工作中的危害點明確標注出來,加強對有毒有害人員界定管理流程。建立健全職業健康管理制度,并建立危害點臺帳,定期進行檢測提醒和數據更新,人員崗位界定,實現職業健康體檢提醒和數據保存功能,有利于對施工人員的職業健康管理。
2.6應急預案和演練
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受外界環境較大,極易導致產生安全事故的發生。為了減小或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避免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應制定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并定期進行應急預案的演練。
在編制應急預案時,結合項目的具體特點,認真分析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確保編制的應急預案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實施性,并制定科學合理的應急演練計劃,建立健全應急預案數據庫,形成完善的應急資源臺賬,詳細記錄現場的實際情況,在演練時,通過網絡進行應急信息的快速傳遞。從而實現信息化的應急預案管理,強化安全生產應急防線。
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化安全管理是我國建筑企業目前的重要任務,在實際應用中,加大對信息化的資金投入,加強對信息化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有利于提高信息化安全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通過在實施過程中,不斷的積累信息化安全管理知識,總結安全管理中的經驗,對提高我國建筑企業的信息化安全管理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郝偉敬.安全生產監管信息化實踐與發展趨勢[J].《現代職業安全》2017年11期;
[2]吳紀東.張雙梅.建筑施工項目應急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A].建設工程安全理論與應用——首屆中國中西部地區土木建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作者簡介:
劉剛,青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