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施工技術的需要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一些傳統的腳手架因其耗時、耗工、耗材以及安全保障差,同時存在經濟性差等原因,逐漸被淘汰,如落地式外腳手架、吊籃和外掛腳手架等,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新型的產品: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爬架)。它作為高層建筑業施工中的一項新技術,經過市場驗證,以其明顯的經濟效益而被高層建筑普遍采用。本文將以爬架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在高層建筑施工中的具體運用,旨在促進爬架在高層建筑中取得更好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爬架;高層建筑;施工;應用
1、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結構簡述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主要通過四個部分組合而成,分別為架體、升降系統和安全裝置、附著支撐。
(1)架體,架體主要被分成三個部分,分別為豎向主框架、底部桁架與架體板,其中主框架和建筑之間是相互垂直的,對附著支撐進行連接,還是整個架體的邊緣架。此外,主框架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對荷載功能進行轉移,而底部桁架事實上也具有一定轉移和承重的作用,也就是將架體板所傳遞的荷載向主框架上轉移,從而促使整個架體能夠相對完整地連接在一起,增加一定的承受力和穩定度。對于架體板而言,除了以上兩種構成之外,其他的部分均和整體性的架體相互區別,能夠承受相應荷載,并且促使架體足夠穩固。
(2)附著支撐,其與工程結構之間存在緊密聯系,與其直接連接的就是附著支撐,能夠承受一定荷載,并且能夠對荷載進行適當轉移,屬于一種支承構建,其本身主要是由兩個部分構成的,也就是板式支座和導向架。對于工程結構而言,其具備兩層以上的附著連接,促使整個架體在上升過程中,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不然會出現晃動或者傾斜等現象。
(3)升降系統(分體液壓升降系統),即對整個架體升降情況進行控制的系統,在這一系統當中,液壓缸活塞能夠結合相關需求進行適當的伸縮,這種情況下,會促使導軌出現不同程度的升降,從而促使架體得以升降運行。
(4)安全裝置,主要是為了促使架體升降能夠安全進行,通過雙保險防墜裝置得以實現,一定要確保防墜器的質量。
2、爬架升降原理與有點分析
2.1爬架施工原理
首先將附著支撐裝置固定(附著)在建筑結構上,然后將組裝好的架體單元與支撐系統有效連接,組成空間可受力桁架結構,使架體荷載可以通過導軌主框架傳遞至結構上。爬升前預緊提升鏈條,檢查提升系統,使用電動葫蘆對其提升,提升到位(一般提升一層)后,進行提升系統的卸荷、倒鏈工作,最后關機,停機,完成一次升降工作,經再次復檢后便可供下次使用。
2.2爬架技術優點
(1)經濟性:爬架與普通外腳手架相比,極大的減少了用材的數量和裝卸量,平均節約鋼材使用約2/3~3/4。在使用過程中,依靠自身動力升降,不占用塔吊,減少勞動力成本,加快進度,符合國家環保、節能減排的產業發展方向。
(2)機械化:架體單元構件工廠預制生產,所有防護網采用鋼制材料,產品標準化,可實現工具化安裝和拆除,爬架體系可以在建筑物底部一次性組裝完成,較好的與建筑物進行有效固定,且隨著結構的提高而提高,實現高層建筑腳手架工藝的機械化施工。
(3)智能化:爬架采用的智能控制系統由安裝于便捷式電腦的上位機軟件(上位機)、多臺提升機智能控制器(下位機)以及重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組成。通過一條RS-485通訊總線將上位機和下位機聯系在一起,組成半雙工通訊系統,對系統各分機的重力信號及位移信號進行實時監測、實時報警、實時排障和實時控制,有效地保證爬架快速、安全、準確升降。
3、爬架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項目中的應用
某建筑大廈項目總建筑面積為3.3×104m2,從塔樓第五層開始搭設大廈外架,選用整體電動升降爬架。該爬架由封閉式外腳手架系統、承力系統以及電控升降系統三部分組成,承力系統主要包括承力拉桿、桁架以及連接螺栓幾個組成部分,電控升降系統主要包括總控制臺以及電動葫蘆兩部分。爬架的升降設備主要是26個電動葫蘆,爬架總高為19.2m。
3.1爬架設計
腳手架主要根據外墻的形狀以及整個建筑物的平面尺寸進行布置,提升裝置則根據外架的結構性能及提升設備的性能進行布置。爬架架體搭設高度為建筑物四個標準層層高加一步護身欄高度,腳手架采用雙排結構,寬度在0.8~1.0m即可,橫桿與立桿間距需要控制在1.8m以下。承力桁架是整個架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兩端分別落在承力托上,會承擔起上部架體傳下的所有荷載。
具體的設計過程中,沿著建筑物外圍,將架體分解為多個單元,各單元的寬度在5~9m之間,具體寬度值需要根據建筑物開間決定。架體承力托采用型鋼制作,里端利用螺栓固定在邊梁、柱或者建筑物外墻上,外端利用斜拉桿固定在上層相同部位上。電動葫蘆提供了架體的主要提升動力;架體每次只爬升一個層高,爬升前需要先將建筑物與承力托之間的連接點拆開;架體爬升到預定位置之后,使用時將挑梁和電動葫蘆拆卸下來,利用手動葫蘆或者滑輪倒置到相應的位置固定起來,為下一次爬升做好準備。架體使用期間,必須要與建筑物之間有足夠的拉結點,具體的拉結點的個數需要根據實際的風載計算結果進行確定。
3.2爬架施工
爬架施工時首先需要做好安裝準備工作,確定好承力托位置、數量,預留好穿墻螺栓孔眼;爬架安裝過程中注意穿墻螺栓孔洞、預埋件等的預留是否準確齊全,架體搭設是否密封可靠,著重查看附著支座與結構的連接,構件之間的連接。爬架提升前注意架體及臨邊垃圾材料的清理,提升時注意上下吊點的連接,防墜裝置以及各機位負載變化情況。爬升后注意卸荷、倒鏈工作的有序進行,爬架復檢后方可交付使用。爬架在驗收通過投入使用后,須對其進行日常的保養和定期的檢查整修,對電動葫蘆、鏈條鋼絲繩和附墻支座的維護保養尤為重要。
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在高層建筑的建設中,爬架已被大面積推廣使用,為項目的安全、效益奠定了良好基礎。運用中需要根據不同的施工情況、結構形式,靈活設計與施工,充分發揮出其重要作用與優越性。
參考文獻:
[1]盧志標.高層建筑液壓滑模、整體外爬架設計與施工[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0):190-191.
[2]張航碩,姜和平,張文強.超高層建筑施工中異形全集成爬架的應用[J].建筑施工,2017,39(01):77-78.
[3]楊鵬.爬架的應用對建筑工程的影響[J].居業,2017(01):108-109.
作者簡介:
陳凱(1989.9.13-),男,漢族,本科學歷,湖北省丹江口市人,安全總監,主要從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