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簡單介紹了大體積混凝土定義及其澆筑施工的特點,重點對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要點進行了詳細地分析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
在當前施工工程中,混凝土已經成為了應用率最高的建筑材料,因此其相關施工技術也變得越來越普遍。因此,為了確保能夠滿足工程的正常需要,保證施工整體的質量,其施工技術的研究工作成為了目前最為重要的任務之一。
1、大體積混凝土定義
所謂的大體積混凝土,指的是有著較大的幾何尺寸,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混凝土澆筑中初始水熱化導致裂縫問題的結構都可以成為大體積混凝土。(混凝土結構物實體最小幾何尺寸不小于1m 的大體積混凝土,或預計會因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收縮而導致有害裂縫產生的混凝土,稱之為大體積混凝土)。
2、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的特點
2.1混凝土的需求量很大
相比于其他施工澆筑工作,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技術難度更高,步驟更為復雜。同時,由于混凝土本身具有較大的體積,因此對于施工材料的用量要求也很高。
2.2施工技術難度很高
由于施工的水泥用量很高,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水化。由于其自身性質的原因,在實際水化的過程中會有大量熱量產生,而且這些熱量很難散去,使得混凝土自身的溫度不斷上升。根據相關資料的調查可以知道,當澆筑工作達到3小時之后,其內部溫度將會上升到最高值,此時便很容易產生溫差,進而會導致裂縫出現。
2.3養護工作的技術難度很高
由于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很容易出現裂縫的情況,因此對其養護的工作也有非常高的要求。一般而言,施工最為常用的便是持續澆筑的方法,此方法能夠有效防止混凝土本身裂縫的產生。因此,在施工工程的后期進行養護時,一定要按照相關規定標準進行操作,以此確保工程整體的質量。
3、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要點
3.1 材料的準備工作
在施工正式開始之前,施工團隊理應提前準備好相關施工材料。首先,由于水泥的種類有很多種,其自身水化熱也完全不同,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將其進行區分,從而展開混凝土的配置工作。為了確保混凝土質量能夠滿足施工的要求,必須在其進入施工現場之后進行嚴格檢查,確保其用用相關證明。
其次,骨料是混凝土材料的一項重要成分,在進行選擇時應當選擇彈性模量相對較低、內部膨脹系數偏小的骨料種類。砂子最好為中砂,內部含泥量最好不要超過2%,同時可以選擇一些質量較大的碎石,其含泥量最好不要超過1%。除此之外,為了盡可能降低水花熱對于施工質量的影響,可以適當選取一些粉煤灰進行代替。最好,在進行攪拌的時候,水體最好為純凈水,且不能有任何有毒物質存在。
3.2 設計構造的基本要求
在施工正式開始之前,施工團隊同樣還應當做好技術的準備工作。首先,施工人員需要對混凝土自身的強度以及凝結時間進行預測,并將其告知于供應單位,向其提出相關要求。其次,在澆筑工作開始之前,施工人員需要對現場的所有設備進行檢查,檢查其可能存在的技術故障,一旦有問題出現,需要及時進行處理。確保其能夠在施工的過程中正常運行。最后,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必須采取連續澆筑的方法,否則很容易導致施工縫出現,從而影響整個工程的質量。如此便需要施工人員對所有參與施工的設備進行檢查,確保其能夠正常工作,并隨時進行看守,以防有意外情況出現。
3.3 混凝土的配置工作
在施工正式開始的時候,混凝土的配合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配合比的設計工作對于混凝土自身的強度以及其內部的水化熱含量都有著比較大的影響。不僅如此,優化配合比的設計還技能提升混凝土自身的和易性,從而減少了水泥及水的用量,進而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為了盡可能減少混凝土內部的水化熱,在實際配置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水化熱相對降低的水泥材料,同時再添加一些粉煤灰摻入水泥之中。如此不但可以減少水泥的實際使用量,降低其自身原本的水化熱,而且還能夠進一步提高混凝土自身的強度,從而為整個施工的安全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3.4 混凝土的澆筑及養護的工作
一般情況下,大體積混凝土的供求情況非常復雜。在進行澆筑的過程中,不但需要考慮到整個鋼筋的具體疏密程度,還需要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考慮混凝土的實際供應情況,以此對管道及建筑結構進行重新設計。不僅如此,施工人員還需要做好相關保護工作,在混凝土初凝開始之前必須將一層全新的混凝土覆蓋在其上方,之后方才能夠開始后續的振搗工作。另外,施工人員還需及時清除其表明的沁水,由于施工中使用的最多的便是泵送混凝土,整體水灰比相對較高,因此其表明會有非常嚴重的沁水情況。如果不及時采取方案進行處理,會對其整體質量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
在澆筑工作結束之后便需要展開養護的工作,首先需要對其進行保溫,將其內外溫差盡可能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以防其受到溫度應力導致裂縫產生。混凝土的養護技術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需要保持其表明長時間處于濕潤的狀態,由于部分施工工作是在冬天進行,條件更為苛刻,因此可以依靠薄膜以及鋼板進行覆蓋,因此達到保溫的效果。
3.5 防裂的技術
裂縫是混凝土最為常見的病害之一,因此施工人員必須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提前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首先,施工人員需要對其進行分層處理,并設置相關后澆帶,如此可以有效降低原本的約束標準。其次,還需要控制好養護時的溫度,確保混凝土的凝結強度能夠滿足實際要求,以此避免裂縫出現。
在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還需采取分層的方式進行工作,將其長度、寬度以及厚度的條件全部考慮進來。同時,還需要控制實際搭接的間隔,并在其上方大概5厘米的地方進行澆筑,并以此展開振搗工作。此外,振搗的時間應當控制在30秒上下,確認其沒有下沉的情況出現之后,則表明振搗工作已經完成。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建筑工程行業的不斷快速發展,大體積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得以廣泛運用,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體積也日益增長,這樣的實際狀況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就要求我國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更應該提出可行性的建議,采取科學的方法,全面提高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整體質量,以此來推進我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發展,讓我國的建筑工程在未來有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潘舒婷,凌晨.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研究[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2):00063.
[2]張正才.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研究[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2):00124.
作者簡介:
陳軍,江蘇卓爾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江蘇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