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說明了基坑支護形式特點,分析了基坑支護設計主要原則,最后結合具體工程案例詳細闡述了建筑工程基坑支護設計的應用。
【關鍵詞】建筑工程;基坑支護;土釘墻;錨索
1、基坑支護形式特點
對深基坑來說,大多屬于臨時性結構且施工期較短、支護形式復雜多樣。深基坑支護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常會受施工環境以及現場地質、水文等因素影響,且現場不同位置土壤條件差異也會給施工帶來相應安全隱患。因此這就給技術人員勘察、設計及后續施工工作帶來一定困難。現階段深基坑設計工作大多在理想與假設條件下進行,因而與實際施工條件存在一定差異。再加上深基坑支護施工程序較多,不同工序間交叉影響大,給深基坑支護工作帶來較大復雜性。
2、基坑支護設計主要原則
基坑支護因條件限制如造價高,工期短,技術復雜,危險性高,且對周邊建(構)筑物和周圍環境影響大而使基坑支護設計尤為重要。基坑支護設計中主要應把握以下幾項原則:
(1)確定合理的基坑支護安全等級。據支護結構破壞、土體失穩或過大變形對基坑周邊環境及地下結構影響程度,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可分一、二、三級,對支護結構安全等級的確定可據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確定。
(2)確定合適的基坑支護形式。據基坑周邊環境及基坑支護工期和當地施工技術,選擇適宜的基坑支護形式,使基坑支護滿足各方面要求。
(3)選用合理的土力學參數。支護土體土力學參數選用對支護結構計算有重要影響。應據當地經驗和實驗成果合理選用。
(4)明確選用的支護形式結構方案。適宜的支護形式,選用合理結構方案,采用符合實際受力特征計算模型,是保障支護結構安全重要環節,合理的支護結構方案可通過技術經濟優比獲得。
(5)基坑支護變形控制。很多情況下,基坑主要控制條件是變形。基坑變形計算較復雜且不夠成熟。規范尚不能推薦一種滿意方法,尤其對超壓密土經驗更少。
(6)完善支護結構構造。支護結構構造是支護設計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構件最小尺寸,最低混凝土強度,最小鋼筋直徑,構件最小長細比限制,構件最小錨入長度等構造措施。
(7)施工要求。基坑支護施工及拆除順序應與設計工況一致,應遵循先支撐后開挖和替換支撐具備承載力后拆除原則。
3、建筑工程基坑支護設計的應用
3.1工程概況
本項目位于北京大興龐各莊,項目占地面積約209251.40m2,總建筑面積約652375.68m2。
目前場地西、北、南側及各地塊中間均為道路,東側為代征綠地,周邊無建筑物,周邊道路上分布有電力、電信、燃氣及熱力等管線,局部管線與基坑邊線相距較近,其中縱八路東側電力管線埋深約2~3m,電力管線檢查井埋深約4~6m,距離基坑邊線最近處3.4m,場地條件相對較簡單。
基坑支護深度暫定2.0~9.5m,支護長度約6207.5m(其中1、2號地庫支護長度約2280.8m,3號地庫支護長度約1150.7m,學校地塊支護長度約1074.2m,4、5號地庫支護長度約1701.8m)。
據相關規范,該場地周邊條件、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該工程北面基坑采用樁錨支護方案段(與既有管線相距較近)基坑設計等級為二級,其它部分基坑工程安全等級為三級。
3.2建筑工程基坑支護設計要點
據本項目特點,本著安全、經濟、環保和施工可行性等要求制定基坑支護
方案。據場地周邊環境條件和地質條件,本工程主要支護方案為土釘墻支護及樁錨支護方案。
3.2.1注漿土釘施工設計
(1)注漿土釘成孔直徑不少于100mm,傾角10~15°。注漿土釘桿體采用
Φ16或Φ20鋼筋。注漿土釘桿體鋼筋長度包含200mm彎鉤長度。
(2)土釘孔位允許偏差±100mm,孔深允許偏差±50mm,土釘孔徑允許偏差
為±5mm。
(3)常壓灌注普通硅酸鹽42.5純水泥漿,水灰比0.5,水泥漿應隨拌隨用,
強度M=20MPa,土釘孔注漿必須密實飽滿,注漿管應差至距孔底300mm處,采用孔底注漿法,初凝后補漿1~2次。
3.2.2鋼花管土釘施工設計
(1)鋼花管土釘墻支護坡度為1:1.5,采用兩級放坡,中間設置1500mm寬臺階。
(2)鋼花管土釘外徑48mm,鋼管壁厚3mm,管壁設置出漿孔眼,每隔30cm開設一個空,在鋼管長度方向上錯開120°,孔徑10mm。開孔范圍:在靠近鋼花管底部0.25m起至鋼花管頂部三分之一長度上。
(3)鋼花管土釘墻傾角10~15°,水平間距均1.50m。
(4)鋼花管土釘墻注漿采用純水泥漿,水灰比0.5,注漿體強度M20,水泥標號為普通硅酸鹽42.5.
3.2.3支護樁施工設計
(1)支護樁為長螺旋鉆孔壓灌混凝土后插鋼筋籠灌注樁,排樁樁經0.6m,樁芯距1.2m。
(2)樁身混凝土強度C25,鋼筋保護層厚度50mm。
(3)樁徑允許偏差50mm,樁為允許偏差小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并應高出設計樁頂面不少于200mm。
(4)樁身采用低應變進行完整性檢測。
3.2.4預應力錨索施工設計
(1)錨索采用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鋼絞線種類為1×7,直徑15.2mm,強度等級1860MPa。
(2)錨索注漿材料為普通硅酸鹽水泥42.5R,水灰比0.45~0.50,水泥漿應隨拌隨用,注漿須密實飽滿,注漿管應插至距孔底200mm處,采用孔底注漿法,初凝后補漿1~2次。
(3)二次注漿成錨,第一次采用常壓注漿,第二次注漿壓力不小于2.0MPa,二次注漿時間間隔據現場試驗確定。
(4)錨索水平間距為二樁一錨(間距2400mm),錨索入射角約15°,錨索鉆孔直徑150mm,采用土錨桿鉆機鉆孔,對鉆機成孔困難地酸采用根管鉆進。
(5)預應力錨索外露長度應滿足腰梁、臺座尺寸及張拉鎖定的要求,下料時預留外漏長度約1.0~1.5m,安裝前應認真清除錨索表面油污和鐵銹。
(6)錨索在施工前進行錨桿抗拔基本實驗,每層土內試驗數量不少于3根。
結語:
綜上,我國基坑支護設計技術水平要想不斷提升,要不斷提升相關人員自身專業素質。同時也要提高施工人員責任意識,這樣才能保證我國高層建筑質量。加強建筑結構支護設計能夠滿足我國建筑發展需求,能提升促進我國建筑行業進步。
參考文獻:
[1]張文峰.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9).
[2]蔡傳茂.結合工程實例探析建筑工程深基坑[J].城市建設,2012(18).
作者簡介:
鄧鵬,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